2025年2月28日,極星汽車中國區裁員的消息引發行業廣泛關注。據多家媒體報道,極星科技在春節假期結束后啟動了一輪裁員計劃,涉及約50名員工,主要為銷售和運營人員,被裁員工將獲得N+1的經濟補償。此次裁員標志著極星科技在中國市場的全面收縮,僅留下少量售后人員處理后續事宜。也有知名人士表示,這是極星汽車的最后一波裁員,全員撤退!
極星科技成立于2023年6月,由極星汽車與吉利旗下的星紀魅族聯合成立,旨在加強極星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運營能力。成立之初,約有200名員工從極星中國轉入極星科技,涵蓋銷售、營銷、售后等關鍵業務部門。然而,盡管極星科技在成立時被寄予厚望,但其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未能達到預期。
2024年,極星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為1612輛,雖然較2023年有所回升,但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這一數字仍顯得微不足道。與此同時,極星在全球市場的銷量也面臨壓力,2024年全年銷量為4.49萬輛,同比下降15%。
極星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低迷表現與其戰略定位不清晰、管理權限受限密切相關。盡管極星旗下的量產車型均在中國首發,但其管理權限一直集中在瑞典總部,中國區的決策能力有限,導致其錯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此外,極星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定價和品牌競爭力也存在問題。例如,Polestar 3(參數丨圖片)的起售價高達88萬元,且國內售價比海外市場高出20萬元,這使得其在面對特斯拉、小米、極氪等品牌時缺乏優勢。
隨著極星科技人員的全面收縮,現有門店經營權暫時回歸極星中國,未來可能重建銷售職能,但規模將大幅縮減。極星中國官網顯示,目前在中國共有37家極星空間,其中21家已暫停營業。
盡管面臨挑戰,極星汽車并未放棄中國市場。2025年1月,極星公布了最新戰略,計劃在2025年至2027年間實現年均零售銷量增長30%至35%,并期望在2025年實現盈利。極星首席執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表示:“我們預計2025年將是Polestar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年。”
極星汽車中國區的裁員是其全球戰略調整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困境。盡管極星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相對亮眼,但其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銷量規模仍需進一步提升。未來,極星能否通過戰略調整和產品優化重振中國市場,仍有待觀察。
此次裁員不僅是對極星科技本土化嘗試的一次反思,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提供了新的啟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定位、產品力和本土化運營能力將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