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上演了一場緊張而又驚心動魄的“生命救援”,四川大學華西春熙醫院·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與麻醉科醫護團隊憑借精湛醫術和緊密協作,成功完成一例內鏡下十二指腸水平部異物取出術,為一名誤吞種植牙工具的患者取出異物,讓患者轉危為安。
異物誤吞,緊急送醫受阻
當日12點,醫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迎來一位特殊患者。患者在進行種植牙手術過程中,不慎吞入一個尺寸為2.4x0.5cm的不規則金屬異物。緊急進行的腹部CT檢查顯示,異物位于胃腔之中。然而,由于患者在上午9點進食,CT影像清晰顯示胃腔內存在大量胃內容物,這使得急診胃鏡取異物無法立即實施,患者只能先留院觀察。
異物移位,多科聯合施救
飯后6小時,即2月18日15點,復查腹部CT結果顯示,異物已移位至十二指腸。情況緊急,內鏡中心與麻醉科醫護人員迅速對患者病情展開全面評估,決定立即為患者施行無痛胃鏡下異物取出術。麻醉科陳祖權醫生迅速為患者實施靜脈麻醉,為手術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內鏡操作,艱難取出異物
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譚亞隨即投入緊張操作,她小心翼翼地操控內鏡,仔細沿著十二指腸球部、降部向下探尋。終于,在十二指腸水平部發現了嵌頓的異物。這一位置操作難度極大,不僅考驗醫生的技術,更需要高度的專注力與耐心。譚亞醫生在醫護團隊的緊密配合下,反復多次嘗試,先后使用異物鉗、網兜等工具,均未能成功抓取異物。但他毫不氣餒,最終選用圈套器,經過一番緊張操作,成功套住異物,并順利將其取出。手術結束時,譚醫生的額頭早已布滿汗珠。
技術精湛,守護健康防線
面對患者及家屬不住的道謝,參與救援的醫護人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持續完善,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內鏡中心常規開展內鏡下消化道異物取出術。這項技術不僅為患者免除了外科手術之苦,還具備安全、快捷、經濟、成功率高的顯著優勢。此外,醫院消化內科還穩步推進常規胃腸鏡檢查、息肉治療、ESD(內鏡粘膜下剝離術)、食管胃靜脈曲張治療、內鏡下內痔治療等項目,全方位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以專業的醫療技術和貼心的服務,在守護生命健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作者:譚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