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我國鐵路的快速發展,各個地區鐵路的客運量也在逐年提高。
據鐵路部統計,2024年,我國鐵路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43億人次,運輸總收入更是高達9901.8億。
可鮮為人知的是,在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后,是我國鐵路曾高達5.48萬億的負債。
那么,我國鐵路當時為何負債累累?如今,那些負債還清了嗎?
造鐵路真的那么費錢嗎?
五年前,我國鐵路欠下了5.48萬億的債務,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鐵路建設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眾所周知,要想建成鐵路,那鋪軌道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在鋪設軌道時,我們選用的鐵軌必須能承受巨大壓力與頻繁摩擦,這樣才能避免發生意外,或者安全事故。
所以,我們必須采用極為優質的鐵軌,而這種優質鐵軌的費用一般都不低。
優質的鐵軌單價一般在每米數千元不等,具體價格會因鋼材市場價格波動、鐵軌規格,以及采購規模而有所不同。
以每米鐵軌成本5000元計算的話,100公里鐵軌的材料成本約為5億元。
除了鐵軌的材料之外,我們還要考慮鋪設鐵軌的工程費用,其中包括鋪設施工、路基建設、道砟鋪設等。
據知情人士透露,普通鐵路的鋪設工程費用大約為每公里30萬至70萬元。以每公里50萬元的中間值計算,100公里鐵路的鋪設工程費用約為5000萬元。
我們都知道,鐵軌不是憑空產生的,鐵軌能按正常線路運行,那勢必會對周圍地區進行拆遷和征地。
所以,拆遷和征地的費用也是鐵路建設中成本較高的環節之一。
一般來說,普通鐵路的征地拆遷費用可能占總成本的10%到30%左右。假設總成本為每公里1000萬元,100公里的征地拆遷費用約為1億到3億元。
鐵路建設還包括信號系統、通信設備、車站設施等配套設施的建設。這些設施的成本,往往因鐵路類型和設計標準而異。
對于普通鐵路來說,每公里的配套設施建設費用可能在100萬到300萬之間。以每公里200萬元計算的話,100公里的配套設施建設費用大概是2億左右。
綜合以上各項費用,鋪設100公里普通鐵路的總成本可能在8億到10億元之間。
當然了,具體數值也會因項目的地理位置、設計標準、施工條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例如,川藏鐵路雅安到林芝段的建設成本高達每公里3.16億元,這就主要是由于當地復雜的地質條件和高難度的施工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與一般鐵路相比,高鐵的建設成本通常更高。
例如,鄭萬高鐵的造價為每公里1.44億元,而京雄城際鐵路的造價更是高達每公里3.61億元。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會提出質疑:
雖然建設成本高,但我們平時坐高鐵和火車時也買票啊,每年那么多人買票,難道這些錢不夠修鐵路嗎?如此高的收入,為何還會負債呢?
為什么會負債?
雖然我們平時乘坐高鐵和火車時有購買車票,這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收回些成本,但由于我國鐵路運營票價相對較低,鐵路的盈利空間還是有些不足。
以北京到廣州的高鐵為例,全程2298公里,二等座票價僅862元,每公里大概0.38 元。對比國外,美國高鐵平均每公里票價1.69元。
這種低票價服務讓更多人能享受到高鐵帶來的出行便利,促進區域間的人員流動與經濟交流,但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鐵路系統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鐵路運營成本也是負債的重要原因。
如今,隨著鐵路里程的不斷延伸,特別是高鐵的快速發展,運營成本也在顯著上升。
我們都知道,高鐵的高速運行需要大量電力支持,一列高速動車組列車每百公里的耗電量可能達到數千度。
以京滬高鐵為例,數據顯示,其每百公里耗電量約為3000度。
更重要的是,全國高鐵線路眾多,每日運營的列車數量也十分龐大,電力消耗總量極為驚人。僅電力成本一項,就占據了鐵路運營成本的一大部分比例。
隨著時代的發展,鐵路中的老舊信號系統,已經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列車運行密度需求。
為了保障鐵路的安全運行和提升效率,鐵路信號系統、通信設備等需要定期升級,而更換一套先進的信號系統就得需要投入數億元。
此外,高鐵的軌道、橋梁和隧道等基礎設施也需要定期維護和更新,這些也都增加了運營成本。
鐵路系統龐大,涉及從列車司機、乘務員到維修工人、管理人員等多個崗位,員工總數達數百萬。
所以,鐵路工作人員每年的工資支出,也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據估算,國鐵集團每年的人員工資支出可能超過1000億元,而且這一數字還不包括培訓、福利等其他相關費用。
更重要的是,鐵路建設往往具有超前性,一些線路在建設初期客流量未達預期,收入增長緩慢,但建設與運營成本卻持續產生。
例如,一些偏遠地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鐵路線路,投資回報周期可能長達數十年,這也進一步加重了負債。
以上種種原因加劇了我國鐵路的負債情況,雖然負債的情況不容樂觀,但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如今的鐵路發展,就會發現一個令人欣喜的局面。
如今我國鐵路的情況
根據2024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顯示,國鐵集團的總負債達到了6.21萬億元。雖然仍然存在負債,但其財務狀況正在逐步改善。
國鐵集團在2024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5794.31億元,凈利潤盈利17.3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扭虧為盈,負債率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如今,我國鐵路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高鐵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鐵路運輸的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舒適性更好。
同時,我國的鐵路建設也在不斷向偏遠地區延伸,為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我國鐵路的國際化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中國高鐵以其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信任和認可。
從埃及到埃塞俄比亞,從尼日利亞到其他非洲國家,中國高鐵的足跡已經遍布全球。這不僅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形象,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回顧過去的鐵路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盡管負債規模依然龐大,但我國鐵路的發展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高鐵里程不斷增加,鐵路網絡日益密集,運輸效率顯著提高,服務質量大幅提升。
這些成就的背后,是國家對鐵路建設的高度重視,是對鐵路事業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是鐵路人不懈努力、勇于創新的結果。
展望未來,我國鐵路的發展依然充滿希望。
隨著鐵路資產的不斷增加和運營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我們相信,鐵路的負債規模一定會逐漸得到控制。
未來的中國鐵路,將在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信息來源:
{1}澎湃新聞:【財智】高鐵也虧錢?國鐵集團負債破6萬億
{2}界面新聞:國鐵集團上半年虧損110億元,資產負債率小幅下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