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將在3月15日起施行。該《條例》規(guī)定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宣傳教育,傳承古樹名木文化。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表示,古樹名木是自然生態(tài)與歷史文化的雙重遺存,五千年文明積淀下,中國的古樹名木早已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包羅萬象、兼收并蓄。
在北京市回民學校的校園中,有木本植物40余種,其中就包括兩棵320年樹齡的古槐。這兩棵大槐樹不僅是一代代回中人最美好的回憶,也是學校校本課程“校園里的科研——探秘校園生物”的源頭。該課程還被認定為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課程。
搭建“科研式”課程架構
《生物學課標》建議開設“地方特色動植物研究”“校園動植物分類”“植物組培”等選修課,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校園里的科研——探秘校園生物”校本課程依托國家課程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選題探究,對國家課程進行了拓展和延伸。
該課程搭建了跨段融通的內容框架,設計了分層進階的實施路徑和教學評一體化的多元評價體系。課程內容聚焦學生喜愛的校園,共包含初識校園植物、校園植物深入調查、校園植物調查應用三個階段,由初中生物學已學的植物分類引入,從初識到深入再到應用,采用螺旋樣態(tài)進行組織。
從開始階段初識校園植物的必選,到深入調查階段分組選擇不同校園區(qū)域,再到應用階段的完全自主選擇,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由起始階段的任務驅動式學習逐漸轉變?yōu)檎n題研究式學習,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得到提升,思維品質逐漸養(yǎng)成,核心素養(yǎng)逐漸發(fā)展。
在此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合作者。學生在校園實驗室、組培室、計算機房等地開展研究實踐,在不斷摸索中學會發(fā)現、質疑、研究、尋找答案,提升個人核心素養(yǎng)。教師也在挑戰(zhàn)一個個未知的過程中,逐步實現職業(yè)成就感、幸福感和價值感。
尊重生命的實踐課程理念
生命的自然特征是好奇心、游戲性和社會性,其中好奇心可以驅動探索與理解,游戲性可以驅動練習與創(chuàng)造,社會性可以驅動分享與合作。
高中生還處于自我認同和價值觀的形成期,他們的好奇心逐漸減弱,利弊分析能力增強,外因驅動越來越多,內驅力不足。游戲性逐漸轉變?yōu)槿蝿镇寗有裕谝?guī)定的范圍內進行有限的探索,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社會性方面容易受社會因素影響,社交壓力逐漸增加。因此,高中課程體系的開發(fā)不僅需要基于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起點,還要充分尊重生命的本性和階段特征。
這一理念的確定為課程開發(fā)指明了方向。生物學知識的誕生其實質就是實現創(chuàng)新人格、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過程。而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能夠促進創(chuàng)新人格的發(fā)展,科學探究的過程又能促進創(chuàng)新實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所以,校本課程的目標定為:在實踐中發(fā)展學生指向創(chuàng)新的核心素養(yǎng)。期待利用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通過完成科研任務拓展學生探索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
遵循實現自我的內驅課程
在“尊重生命”的理念指引下,實踐活動開展需要遵循規(guī)則性與自主性相結合、層次性與多樣性相結合、重過程輕結果評價、注重激勵與支架的原則。
規(guī)則性與自主性相結合要求學生遵守相應的規(guī)則,在此前提下進行自主選擇、自由探索。此時,學生是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既活躍、又警覺;層次性與多樣性相結合要求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平臺,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水平和喜好參與不同的活動;重過程輕結果評價可以讓學生在感覺安全的前提下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注重激勵與支架是指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通過提醒、暗示、激勵或其他形式為其提供學習的“腳手架”,進而激發(fā)內驅力。
尊重生命,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創(chuàng)造力,在滿足他們的底層需要的基礎上,使其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提升基于內驅的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fā)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劉娣 郝萍(北京市回民學校)
編輯:姜思瑤
校對:付磊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