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17時20分,廣州莊頭公園籃球場再現驚險又溫暖的一幕:一名男子在運動中突然昏厥,伴隨抽搐并失去意識。危急時刻,現場游客迅速反應,向公園管理人員求助并撥打120急救電話。公園管理方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工作人員從公園配置的“紅十字應急救護一體機”中取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通過心肺復蘇配合AED電擊除顫展開施救,僅一次電擊便成功恢復患者自主心律,為后續救治贏得黃金時間。
這是這臺AED設備自2023年安裝以來,第三次成功挽救生命,創下“一機三救”的奇跡。
三次生死救援,見證AED“生命重啟”力量
莊頭公園AED設備的“救援檔案”清晰記錄著三次與死神競速的時刻:
2023年11月18日,一名中年男子在籃球場運動后突發心臟驟停,兩名體育老師聯手施救,使用AED一次電擊成功恢復其心律;
2024年11月22日,公園南區一名游客于象棋桌旁突然暈倒,市民與工作人員協同使用AED實施除顫,成功挽回生命;
2025年2月19日,同臺AED再度發力,以高效除顫為心臟驟停患者重啟生命體征。
“這臺設備如同一位無聲的‘急救衛士’,關鍵時刻總能化險為夷。”公園負責人感慨道。三次救援不僅展現了急救設備的重要性,更凸顯了工作人員與市民為挽救生命的快速反應與高效協作能力。
從“救命神器”到“城市標配”:多方共同守護生命與健康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要求,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標準,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機場、車站、港口客運站、大型商場、電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急救藥品、器材和設施,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莊頭公園AED連續成功挽救生命的案例是我國公共急救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
2023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攜手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為廣州莊頭公園捐贈“紅十字應急救護一體機”,依托一體機,公園管理方定期組織急救培訓,確保工作人員熟練掌握AED使用與心肺復蘇技能,為突發情況提供專業保障。
危急時刻,公園工作人員與市民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以專業素養與無畏擔當守護生命,與“救命神器”共同筑牢生命防線。當更多公共場所配備AED,更多民眾掌握急救技能,社會的“生命安全網”將愈發牢固。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于2021年起系統性開展應急救護工作,通過在公共場所配置應急救護一體機等急救設備、開展群眾性急救知識技能普及活動等方式,提升社會層面的院前急救效率,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供稿: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應急救護項目中心
執行主編:張一諾
本期編輯:肖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