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作者|七步半
當大家嘲笑武漢無人出租車為“勺蘿卜”時,誰能想到,人工智能的落地是如此迅速,又是如此的猝不及防。
今天的熱搜話題里,有幾條AI話題格外醒目。先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的一段話讓人破防,他今天宣布停更他所有社交賬號,同時也談了AI碾壓他早前一部代表作的過程。他拿出曾經非常火爆的《皮皮魯傳》來對標。他設置好場景、人物和關系,讓AI完成一篇作品,AI僅用了4秒鐘。“看完之后,我承認自己寫不過AI的鄭淵潔。”
鄭淵潔說的話沖擊力非常強:“AI寫得真好,殺了我也寫不出,作家一定會被取代。”連寫了一輩子書的人,都承認自己不如AI。未來日趨強大的AI,還有什么事兒是干不好的呢?!
你以為“作家承認被AI碾壓”就完了嗎,今天的沖擊還未結束。緊接著的是“韓庚用AI復活盧靖姍父母”的熱搜。這是韓庚為了妻子而利用AI技術“復活”了其父母,與妻子深情對話的場景。你就說,誰受得了吧。工作你無所不能了,就連人類你也可以復活出來了。當然這個話題之所以引發熱議,中間牽扯到倫理問題以及生死邊界可否模糊的問題。
那么真正的人類,此刻的心情是什么?又該向何處去呢?
我想大家基本都會有焦慮感。不論你愿不愿意,AI還是會來,這已不可避免。而在這個AI時代,人類又該如何定義自己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鄭淵潔認為,人類要去做AI干不出來的事,那就會是時代的贏家。
“AI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想象力,它無法進行創造性勞動。”鄭淵潔說,“我覺得未來我們的孩子最需要保護的就是想象力,(這)是最重要的事。”
接下來,這個命題恐將是人類很長時間里需要思考的命題。就是人類如何在AI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哪些是自己可以奔向的方向,哪些又是走向衰退的亟需遠離的方向?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25年未來就業報告》。報告稱,有三項技術可能帶來最大影響:機器人和自動化、能源生產和存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和信息處理。這些技術的發展推廣共同推動了某些職業的快速發展。
報告預測,2030年前,增長最快的三個職業是大數據專家、金融科技工程師以及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專家。
與之相對的是,報告預測,某些職業崗位將急劇減少,包括如收銀員和票務員在內的各種文職崗位,以及行政助理、印刷工人、會計和審計員等。
大家擔憂的AI時代人類將失去工作的問題,報告也給了一些解答,即AI創造的新崗位遠多于被取代的崗位,這意味著人類需要考慮的重點,不是AI讓一些職業徹底消失,而是AI創造出來更多的新崗位,我們人類又該如何快速適配的問題。
報告認為,到2030年,不斷增長的數字訪問預計將創造1900萬個新工作崗位,但同時也會取代900萬個工作崗位。僅人工智能和數據處理技術就將創造1100萬個崗位,也將取代900萬個崗位。
與此同時,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預計取代的崗位將比其創造的還要多500萬個。
報告預測,到2030年,39%的工人的核心技能將發生變化,而在未來五年,技術技能的重要性將比其他技能提升得更快。
因此,從現在到本十年末,持續學習、技能提升和再培訓計劃將成為企業雇主持續關注的重點。
今天還有一個熱搜,便是“DeepSeek吃光了云端的閑置算力”,而與此同時,算力大廠們開啟了算力基建的巨大投入,單阿里一家前段時間就宣布未來三年要投3800億建設云和AI基建。
以往人們總以為“AI時代來了”,就像前兩次的“狼來了”一樣。沒想到,當AI來了,會是如此的猝不及防,會是如此的熱浪滾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