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精心上色的老照片,宛如時光的綺麗織錦,將近代的風云變幻與現代的蓬勃風貌徐徐鋪展。從近代街頭巷尾的古樸煙火,到現代都市的繁華盛景,每一張照片都褪去了往昔的黑白陳舊,以鮮活明艷的色彩重新講述著歲月的故事。
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空軍從我國采購4架轟-6D轟炸機。一張珍貴照片顯示,身著我國制式綠軍大衣的伊拉克空軍人員,認真考察轟- 6乙。他們留意飛機細節,或交流探討。這張罕見照片,記錄了當時國際軍事合作的特殊瞬間。
1946年,二戰硝煙剛剛散去,世界局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也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重慶談判在這關鍵時期舉行,周恩來肩負著和平的使命,穿梭于各方之間。照片里,他站在石梯前,身著筆挺皮衣,頭戴禮帽,手里拿著記錄著和平希望的筆記本,抿嘴側身,眼神堅定而深邃,盡顯從容與睿智。這身裝扮即便放到當下,也不失時尚與風度,承載著那個時代的獨特氣質 。
1972年,“四人幫” 核心成員張春橋與身旁的姚文元。這一年,二人緊密勾結,妄圖篡權,在政治、輿論領域攪弄風云,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
1953年秋,朱德、彭德懷在北京十三陵對弈。朱老總愛棋,警衛員隨身帶象棋。此次對弈,兩人棋逢對手,局勢僵持不下。鄧小平等將帥元老在旁靜靜圍觀。彭德懷吃子時動作干脆,朱德則較為溫和,兩人偶爾因悔棋 “爭執”。
1925年4月,北方寬敞庭院里,清朝遺老家庭的畫面映入眼簾。一位身形富態的老爺,穩穩地坐在椅子上,神色間透著往昔的矜貴。一旁,少爺身姿前傾,蹲在地上,饒有興致地觀察著盛開的花朵,他與老爺的長辮子,在微風中似有若無地擺動,清晰可見。不遠處,兩位婦人靜靜佇立,她們是老爺的妻妾,面容溫婉,舉止間不失大家閨秀的風范,身后墻壁上大大的福字十分醒目,盡顯家族傳統與堅守。
1936年10月,南京城內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迎來了第四路軍(粵軍)軍事考察團。畫面中,一位軍官正專注操作著桌上的板凳,其舉動頗為引人好奇,周圍一眾軍官紛紛投去目光,或思索、或交談,讓人不禁揣測這一操作背后的意圖。
在隨后的另一張照片里,考察團成員與教導總隊相關人員一同合影留念,定格下了這段交流互鑒的珍貴時刻 。
這張照片記錄下了張愛玲的家人相聚的溫馨時刻。畫面中,地點是天津家中那座半舊花園洋房,院子里不見蔥郁草坪,張愛玲的父親、母親、姑姑,還有兩個大侄子圍坐在桌旁,桌上擺放著茶具,眾人正一同悠閑地喝茶。左二戴眼鏡的是張愛玲父親,右二斟茶的是她母親,右一戴眼鏡的是姑姑。照片無聲,卻將這一家庭日常場景鮮活地留存,展現出那個時代張愛玲家庭的獨特風貌 。
1936年,昆明美領館內,美國留學生俱樂部創辦典禮熱鬧非凡。毛云琴與林徽因在現場,和兩位美國友人留下合影。林徽因(右一)身著白色旗袍,手持別致手提包,腳穿時髦涼鞋。32歲的她,眼眸明亮,面帶溫婉笑意,兼具東方含蓄與西方優雅,盡顯成熟韻味,在照片中格外奪目。
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宋氏三姐妹在杭州的一張合影!左起分別為:宋慶齡(靠在椅子左邊)、宋靄齡(坐在椅子上)、宋美齡(靠在椅子右邊),孀居的宋慶齡身穿黑色旗袍以示悼念。
1919年的長沙,時代浪潮洶涌,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激蕩著這座城市。彼時,毛澤東正為傳播新思想、探索救國之路而奔忙。就在這一年,毛澤東與母親文氏、弟弟毛澤民、毛澤覃相聚,留下一張合影。
照片里,文氏面容和藹、滿是慈愛;毛澤民身形挺拔,初顯穩重;毛澤覃年輕稚嫩,朝氣十足;毛澤東身姿矯健,目光堅定,微笑中既有闔家團聚的喜悅,也有對未來的期許 。這張合影不僅是家庭的留念,更見證了毛澤東在革命初期的生活,以及他在家庭與理想間的堅守。此后,毛澤東和弟弟們都投身革命,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奉獻一生。
1953年寒冬,政務繁忙的毛主席抽出時間,帶著李敏、李訥和毛遠新來到中南海溜冰場。他滿臉慈愛,為孩子們整理圍巾,看著他們穿上冰鞋。孩子們興奮不已,迫不及待滑向冰面,或輕盈滑行,或蹣跚學步,摔倒了也迅速爬起繼續玩鬧。毛主席站在一旁,目光始終追隨著他們,臉上滿是欣慰,盡情享受這難得的溫馨時刻。
1919年,大腹便便的朝鮮第26代國王高宗李熙,在兩名隨侍攙扶下行動,這一幕被日本記者村上天真拍下。李熙出身李氏王族旁支,因宮廷內斗被選為哲宗李昪嗣子,從而繼承王位。同年,他暴病而亡,其充滿波折的一生就此落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