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六姊妹》里,老五劉小玲生動詮釋了“傻人有傻福”這句話。
在她身上,你看不出任何內耗、彷徨、擰巴、焦慮、憂郁和痛苦,她大大咧咧、風風火火、想一出是一出、敢愛敢恨、不管不顧,劉小玲做任何決定,旁觀者都看不出她有一絲“動了腦筋”的跡象,但她偏偏硬是把自己的路闖了出來,人生也偏偏過得最是肆意無悔。
劉小玲某種程度上也是個“神人”。
她心大,當女兒、當姐妹、當媽媽、當妻子、當員工,都不怎么靠譜,聽風就是雨,說干就是干,不管三七二十一,是直腸子也是直腦袋,不彎彎繞繞,不耍心機玩手段,她一以貫之的是,嚯嚯別人,從不內耗自己。
劉小玲頗有點“大智若愚”在身上。
她鈍感力超絕,行動力超強,敢想敢做,快言快語,不瞻前顧后,所以常常能把握機會,追上時代潮流。
不得不說,這一點讓其在生命的體驗值上遠超眾人——當別人還在死守一份崗位,她已經換了好幾份工作,別人還沒戀愛,她就已經離婚好幾次了。
性格決定命運,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劉小玲“轟轟烈烈”“快意恩仇”人生的另一面是,她每一次冒險的結果似乎總是不盡如人意。
這很正常,行動力強了,腦子勢必跟不上;只看眼前,當然就沒有遠見;如果情商智商跟不上,憑好運得來的終究也會因運氣耗盡而失去。
所以劉小玲總是很快速就得到了什么,也總是很快速地失去了什么,并且會一直循環往復,因為她的性格底色從始至終都未改變,畢竟,對抗人性并不容易。
不過,這不意味著她“慘”,甚至,劉小玲比其他五姊妹還活得瀟灑痛快,她深諳“要把自己活大,自己大了,別人就小了”的人生哲理,也身體力行詮釋了“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的道理。
人生是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盡可能精彩的體驗。
在同樣的時間里,有的人猶猶豫豫、糾糾結結、畏首畏尾,白白消耗了自己而紋絲不動,但劉小玲卻早已實現“成功——失敗”的好幾個輪回了,經驗值蹭蹭上漲,結果另說,但她絕對做到自己先爽了,過癮了,這何嘗不是一種智慧。
前者在意結果,過程則一直沒能開始,后者則只享受過程,而對結果無所謂,反正當嘗試會是無止境之時,那么總有一次結果會是如意的。
世界就是一個草臺班子,或許有時候僅僅需要像劉小玲一樣勇敢一點、有行動力一點,說不定就能取得預想不到的驚喜。
她不內耗,就不會被情緒束縛,就能不斷滿血復活,她心寬心也強,就能迎難而上,折騰不止,這也是成功需要的某種特質。
總體而言,劉小玲這個角色是立體且有血有肉的,惹人煩的同時也討人喜,演員曹斐然的演繹是可圈可點、錦上添花的。
明媚大氣長相的加持下,“劉小玲”一個“又虎又憨”的“笨蛋美女”形象“躍然紙上”,不得不贊嘆,劇作方選角的獨到之處,因為演員曹斐然劇外也頗有幾分“笨蛋美女”的意思。
因為她著實倒霉,連著好幾次成了“受害者”卻反遭潑臟水和污名化為“施害者”,遭受了幾次無妄之災。
1995年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市的一個家境頗為殷實的三口之家,曹斐然從小就備受呵護,宛如在溫室里長大的花朵,同時也被寄予厚望,因長相不俗而被父母培養成了多才多藝的明日之星。
能歌善舞,能言會道,彈鋼琴、拉小提琴也不落下風,她一直閃耀在聚光燈底下,被萬眾矚目當作焦點這件事,她也早就習以為常,表演欲是內化到了曹斐然的骨子里、血液里的。
有了成功的路徑依賴,她節節攀升,被北京舞蹈學院和解放軍藝術學院的舞蹈系不約而同雙雙錄取,而最終選擇了解放軍藝術學院。
只是,軍藝畢業后,曹斐然卻從0開始了,因為她意識到,舞蹈該就此畫上句號了,傷痛使然,她在舞蹈上的天花板已然到頭。
考慮再三,曹斐然另辟蹊徑,決定轉向表演,又一舉奪魁,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
可以預料得到,她的演藝之路注定不會順遂,畢竟沒人捧,沒資本買單。
而且都說“成名要趁早”,別的表演生一考上電影學院就立馬“下海拍戲”,而曹斐然輸在了起跑線,從舞蹈到表演,她多讀了幾年書,也多走了幾年的彎路。
于是,曹斐然早年間一直“游離于”各種粗制濫造的不入流網劇里,籍籍無名,看不到出路。
她就這么默默無聞沉寂了多年,直到一部黑馬劇——《夢中的那片海》的橫空出世。
隨著這部劇收視的飆升,在其中飾演女二“賀紅玲”的她得以水漲船高,嶄露頭角。
那是曹斐然演藝生涯的轉折點,《夢中的那片海》讓其“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下子助其漲粉40萬,令其演藝事業起死回生,真正在演藝圈有了姓名和代表作。
此后,她便找準了自己“年代劇女配”的定位,并于最近又憑《六姊妹》再度出圈。
曹斐然似乎一直都處于“晚熟”的人生定位里,事業上的起飛“姍姍來遲”如此,為人處事上“后知后覺”也是如此。
要說她的至暗時刻,莫過于前幾年的兩次近乎讓其名聲敗壞的無妄之災了。
曹斐然著實“憨”,2019年的“女飛賊事件”里,她明明是挨盜竊的,卻被反將一軍,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心大的曹斐然是“人善被人欺”的“典范”。
事情經過是,有一天,她從外地旅游回來,突然發現自己家里有十幾萬的東西不翼而飛了,曹斐然心慌不已,也如晴天霹靂,立馬進行了報案。
但當案件一水落石出,本就心有余悸的她更為震驚也難以置信,因為行竊者不是別人,而是熟人,并非遠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小偷是曹斐然親密無間的一個演員朋友。
對此,怒氣之余,她感受到更多的是不可思議的沖擊,因為平時她們不是親姐妹,更似親姐妹,所以曹斐然得知真相后不敢也不想承認,甚至開始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她開啟了對自己的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反省和審視,然后還是不解,因為捫心自問,自己一直對朋友能幫就幫到有求必應,也根本不存在什么爭執和仇恨。
但曹斐然不知道的是,她被保護得太好了,壓根不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財不外露”的道理。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心。
有時候人性的惡意是難以估量的,而曹斐然就低估了朋友對其日益膨脹的“嫉妒心”和其本身就不正當的貪欲。
但對方因面臨牢獄之災而悔之晚矣,連連求饒和服軟之時,她還是念及了昔日舊情而給其出具了諒解書,使其得到了從輕處罰。
只是,諷刺的是,息事寧人的處理并沒有獲得曹斐然以為的風平浪靜,好人也沒有得到好報,當此事被狗仔披露,她一個受害者被不少人(其中主要是對方粉絲)戴上了有色眼鏡觀看,倒反天罡地背上了不少罵名。
“最毒婦人心”“無底線炒作”“親手把朋友送入大牢的無情人”“毫無義氣”之類的“受害者有罪論”的逆天發言蔓延肆虐在曹斐然的生活里。
她性子剛烈,自然受不得這等顛倒黑白的冤屈,就忍無可忍地在朋友圈進行了“發聲”和“辯白”,而即使到了這個地步,曹斐然也依舊沒選擇在圍脖這個更為公眾的平臺發聲,她著實是個體面人,對朋友做到了仁至義盡。
但曹斐然著實沒混明白,她還是“太嫩了”,沒有深諳演藝圈的“潛規則”——輿論并不在乎真相,只在意是不是爆點,曹斐然的澄清并沒有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反而火上澆油,質疑其炒作的人更多了。
無獨有偶,2023年,在張繼科被曝私生活混亂、賭博欠債等丑聞之際,部分爆料還言之鑿鑿稱其與曹斐然存在“長期不正當關系”。
演藝圈造謠成本之低顯而易見,在“厭女”的大環境之下,女明星更是眾矢之的,曹斐然就是這樣“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地被造上了“黃謠”。
空口就來,捕風捉影,全靠一篇篇傳得神乎其神的“小作文”,她就被無根無據地進行了侮辱和誹謗,被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圍剿”。
但因為有了上一次的前車之鑒,曹斐然“學乖了”,她第一時間就義正詞嚴進行了明確否認:
強調了兩人并不相識,并力證傳言為不實信息。
這一舉雖沒有徹底堵住悠悠眾口,直到今天這個“黃謠”還“生生不息”,但這已然最大程度上維護了她自己的權益。
經歷了輪番的輿論攻擊,曹斐然對此已駕輕就熟,能夠游刃有余地進行應對,所謂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她不再那么對周遭“毫無防備”,也不似以往那么“傻白甜”,而真正變得強大和成熟了起來。
時間能證明一切,曹斐然30歲,她用扎實的演技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實現了逆風翻盤,也用低調和內斂力證了自己的為人,贏得了滿堂彩。
事實證明,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都不要輕易放棄,因為只要還活著,時間還在流淌,就能有改變的可能,就會有翻盤的、迎來轉機的希望。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