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剛踏入性治療行業,老師就斷言我干這行肯定得餓肚子。
在我之前,國內并無性治療師這一職業。一方面,“性”本就容易遭受污名化;另一方面,它無法像其他正常職業那樣維持生計。
我最初學的是護理專業,在醫院當了15年護理師。后來,我在臺灣樹德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進修,我是該研究所第三屆學生。研究所的課程有三種:性教育、性咨詢和性治療。大部分同學畢業后都去從事性教育工作,有醫護經驗的同學則繼續回醫院做老本行。
我是第一個專職性治療師,就連研究所老師都不看好我以此為生。
那時,大眾對性治療師誤解頗深,認為這是一種“另類的性工作者”,覺得我們有豐富的性經驗、掌握很多技巧、喜歡調情,甚至可能會勾引別人的丈夫之類的。
我并不怪他們,當時的我確實不知如何證明自己。來找我的人也不知該怎么描述自身問題,有人為了讓我了解他的狀況,甚至提出要和我“實戰”一次。
家人也極力反對我做性治療。父親對我說:“你花了那么多錢讀書,放著好好的穩定工作不做,這不是讓家里蒙羞嗎?”
我之所以成為性治療師,完全是出于對性的好奇,我渴望深入探究。
我的性啟蒙大概在小學三年級,當時我看到哥哥姐姐房間抽屜里的小冊子,翻開一看是色情書籍。在我成長的八十年代,父母對“性”絕口不提,學校雖有相關課程,但總是被考試學科占用。
后來在醫院當護理師時我也發現,其實很多病人都有性需求和性障礙,然而在醫院里,這是被鄙視甚至漠視的。
這就是我念性學研究所的初衷。并非有性經驗就能做性治療師,還需要結合醫學、心理學、咨詢學知識。“性”是一個難以啟齒又容易被誤解的難題。
讀完性學研究所,我覺得自己準備就緒,便想離開高雄老家去臺北闖蕩一番。只要是正確的事,我就愿意嘗試,即便失敗,也沒什么可失去的。(童嵩珍,華人第一性治療師,擅長解決心因性的男女X功能障礙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