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祥威 編輯|馬青竹
對著NOMI比個“噓”,車機靜音。蔚來這項交互技術,讓人想到電影《鋼鐵俠(參數丨圖片)》里的一幕。
手勢交互,其實寶馬早幾年就有。
寶馬設計了幾種手勢動作,比如,旋轉食指,調整音量;握一下拳,導航回家;伸出拇指,向右或左移動,音樂翻到上或下一首等。
但這些動作,用戶要先記住,并且打開手勢控制開關,并不如后來流行的語音控制來得簡單。CES 2025期間,寶馬宣布,不再提供這些手勢功能。
蔚來引入手勢,交互更自然,或許容易被用戶接受,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背后的多模感知大模型技術。
從簡單的語音控制,到應用大模型,再到紛紛接入DeepSeek的深度推理模型,發動機,座艙設計等等,傳統豪華車企擅長的,正在被中國玩家逐一換道趕上。
“2024年,國內乘用車智能座艙滲透率超過70%,預計2025年將達到76%。”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
國內卷出火花的的智艙,還在走向全球。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640.7萬輛,同比增長22.7%。
這些出口車輛,智艙與國內版本同源,不斷涌向巴西、澳大利亞、俄羅斯、挪威,攻城略地。
當它們進入海外,還能打嗎?
海外網友:有360全車影像、CarPlay,就很開心了
2024年,奇瑞海外出口汽車規模最大,出口最多的車型——瑞虎7,全年賣出23.8萬輛。這款車大多賣向了巴西。
上個月,當地媒體CARBRABUS發布瑞虎7和Jeep指南者對比視頻,網友評論踴躍。
“這兩款車都很漂亮且科技感十足。瑞虎7更氣派,它有360度攝像頭,而且便宜7.1萬。”
“這輛車內飾出色,改款提升了高品質音響系統、駕駛員座椅三檔記憶、語音控制等。”
“Jeep有名氣,有標簽,但當競爭對手到來時,事情就會改變,只需看看一個有什么,另一個有什么?!?/p>
巴西去年賣車263.49萬輛,瑞虎7一款車達到2萬輛,占比1%。這一比例,放在中國,相當于一款車年銷20萬輛,妥妥爆款。
性能、售價,固然是瑞虎7吃下巴西大片市場的因素之一,但360度全車影像、語音控制等智艙功能,已初露鋒芒。
馬來西亞市場,同樣注意到瑞虎7的智艙。
“瑞虎7中控屏最重要的點,是支持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這是目前馬來西亞人很需要的東西。”一名馬來西亞媒體人說。
他坐進瑞虎7,點開Apple CarPlay,音樂、地圖、Telegram、微信、Wave、WhatsApp、YouTube Music等應用,整齊排開。
同樣的24.6吋雙聯屏,瑞虎7馬來西亞版的車機界面,僅是蘋果手機內容的映射。
中國市場的瑞虎7,則基于自家LION車聯系系統,開發出更多車機應用,界面交互設計更為靈活,卡片鋪滿全屏。
除了瑞虎7,成批賣向海外市場的,還有比亞迪宋PLUS、海豚、上汽名爵ZS,以及坐著滾裝船發往海外的小鵬汽車G6、G9、X9等。
宋PLUS去年海外出口11.69萬輛,在墨西哥,年銷量突破 10000 輛,被評為“2025 墨西哥汽車展覽會年度 SUV” 。
“這個屏幕真的很酷,也很直觀,”宋PLUS可旋轉的中控評受到巴西本地車評人好評。
宋PLUS巴西版,中控屏的交互邏輯與國內版本相似。
下方是功能控制鍵,左側功能欄自上而下,分別是DiLink、DiPilot、車輛設置等。打開DiLink,子菜單包括互聯、音響、云控、顯示、版本管理等。
只不過,比亞迪將巴西版車型的中控屏語言,從中文翻譯成了英文。
其實,巴西官方語言講西班牙語,能熟練使用英語的大概不到10%。比亞迪宋PLUS自2021年開始出口巴西,但直到2023款宋PLUS車型,車機中控屏語言仍然是英語,這點或許今后可以改善一下。
360度全車影像、可旋轉中控屏、簡單的語音交互,這些還不是智艙出海的全部戰力。當擅長智艙的造車新勢力出手,才是真的秀肌肉。
小鵬汽車已開始向馬來西亞、泰國等海外市場發售,并計劃2033年實現半數銷量來自海外。
在馬來西亞,小鵬G6一度進入當地電動車銷量前五,雖然銷量不高,單月一百多臺,但這個數字超過了特斯拉Model Y。
小鵬G6馬來西亞版與國內版本相比,同樣基于小鵬XOS智能座艙系統,座艙芯片算力一致,這就讓UI、語音交互、系統快速響應等能力,能在海外繼續使用。
不同的是,海外車機版本增加了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更方便海外用戶無縫使用導航地圖、音樂等應用。
G6自然也被拿來和Model Y做對比。
“它比Model Y便宜5.3萬,我喜歡這臺車,它給的東西非常多,像Drive Mode(駕駛模式),你可以調整。Regeneration(動能回收),特斯拉不能調,小鵬有Low、Medium、High和X-Pedal(單踏板模式)?!?/p>
硬件多靠外商,軟件自主狂飆
智艙出海,背后是芯片、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一整套方案的海外競爭。
對于國內汽車產業鏈,智能座艙芯片工藝相對簡單,是國產芯片公司發力方向之一。國產智能座艙芯片產品,已有地平線征程3、芯馳科技X9、武當C1200等。
不過,上述幾款出海熱銷車型,智艙芯片大多來自高通,搭載高通8155/8295等芯片,說明國產智能座艙芯片仍有提升空間。
據悉,領克08 EM-P搭載吉利旗下芯擎科技自研的兩顆龍鷹一號座艙芯片,以及LYNK Flyme Auto車機系統,將在歐洲等多個國家上市。屆時,真正深度的智艙出海,將邁出第一步。效果值得觀察。
至于智能座艙域控平臺,除小鵬等選擇自研,其它車企多與博世合作。截至去年底,博世智能座艙域控平臺出貨量超200萬輛,助力五家車企的20余款車型走向海外。
《出行百人會/AutocarMax》從接近博世人士處確認,博世合作的五家車企中,奇瑞、長城在名單之內。
其實,國內車企具備智能座艙域控自研能力,選擇博世,更多在于座艙出海需要適配當地的應用服務生態。
博世是Google Automotive Services (GAS) 認證服務商,對于當地語言、導航地圖等本土化方案的開發,響應迅速。
據悉,基于GAS的開發需求由博世中國團隊支持。
也有車企如上汽,在嘗試智能座艙操作系統OS開源,希望更多開發者加入座艙應用生態的開發。
“海外市場的碎片化特征非常明顯,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需求、法規都不一樣?!鄙掀M獬鲂邢嚓P負責人此前告訴我們。
據悉,上汽的全球車可以支持全球32種語言,但要支持不同國家地區的小語種、方言等,滿足不同需求,開發成本相應提升。智艙出海,相當于在谷歌、蘋果CarPlay夾縫中尋路求生。
開源項目由此上馬,成為自研、合作之外的第三條路。
伴隨車企出海,本土科技公司如斑馬智行等展開協作,針對全新智己LS6海外版—IM6等車型,通過虛擬化提供座艙軟件的技術底座,解決不同生態接入問題,接入了Navi、YouTube、Lifestyle、JOOX、Spotify、TikTok、語音等多款海外生態應用。
總之,車企、座艙方案供應商的研發重心在軟件方案研發,智艙出海的核心之爭,也可以理解為軟件之爭。
軟件能力,離不開組織機制。
中國車的智艙卷得快,與國內車企、座艙供應商的快速組織迭代能力有很大關系,這也是大眾等海外車企慢一拍的原因。
如今,大眾在中國設立軟件公司CARIAD,在中國設立分公司,加快本土化研發,便是為跟上國內的智能化步伐。
在更敏捷的軟件組織下,諸如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的數據保護和隱私法規、生態應用等限制,最終難以阻擋智能座艙出海。
當然,不同國家智艙需求不同,車企、座艙方案供應商的出海路才剛剛開始。
Screens中國區副總裁張磊曾總結十條不同國家智能座艙需求迥異,比如,目前國內的智能座艙功能層級限制到第三級,汽車中控屏的功能層級,歐洲車可以達到四五級以上,甚至可達到七級。
其實,翻看海外對出口汽車的評價時,會發現性能、操控、內飾、售價等因素,仍然是與同級車對比時的關鍵打分項。
海外消費者對智艙的“魅力”可能還不敏感,比如,即便有小鵬的車已經實現可見即可說、多音區控制,用戶仍覺得,能通過波動方向盤滾珠控制空調風量,就是好的。
但當筆者看到海外車機中控屏里,鋪滿各類手機上的移動應用,還是對智艙出海的未來充滿信心。
國家不同,人的需求相通,從簡單的音樂、導航需求,到當作一塊大平板去使用,再到來一句“Hi BYD”等語音指令召喚車機,演進遲早會發生。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