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變京達,換裝不改命。
作者:鴻儒
編輯:文濤
擁有130萬騎手的京東達達,在京東集團的龐大體系中是一個特殊存在。
一方面,京東完全控制達達,達達騎手隨時被京東調用;另一方面,達達獨立于京東自營體系之外,員工不跟京東簽訂勞動合同。
在行業里,這種形式被稱為“眾包”,也有人叫“外包”。
達達一直是京東內部最大的眾包平臺,“承包”了京東到家幾乎所有配送任務,同時也向京東電商輸出快遞員。
在達達騎士版APP,交300元押金可以跑外賣,升級到500元或1000元檔,就能解鎖送快遞的權限。在618等大促期間,大量達達騎手被京東派往一線,和自營快遞員一起承擔高強度的配送任務。
京東站點日常也會主動招募一些快遞“臨時工”,以“長期兼職”的形式掛靠在達達旗下。一位京東站長告訴我,長期兼職工干的活和正式工(自營)一樣,唯一的區別是不簽合同、不交社保。這群人夾在京東和達達之間,統稱為“京達”。
從京東到達達,再到京達,京東在自營體系之外,構建了一個不交社保的“蓄水池”。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130萬達達/京達騎手,是京東物流體系內的邊緣群體。但近期的社保承諾大戰,卻突然將他們推出了水面。
京東變京達,六年未繳五險一金
在京東,配送員的工裝有兩種顏色,紅色為京東自營,藍色為達達眾包。紅色高藍色一頭,因為紅色有合同保障,交五險一金,屬于“編制內人員”,而藍色屬于臨時工或靈活用工。
消費者也認為紅色配送員更值得信任。曾有人在收京東快遞時,看到配送員未著紅色工裝(達達快遞),拒絕收件付款。
或許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京東特意另外定制了一套紅色工裝,乍一看跟自營快遞員一樣。但仔細對比你會發現,二者略有區別:工裝上的標識是“達達秒送 京東到家”。
一位干了六年的京達快遞員告訴我,京達和正式工干的活完全一樣,必須每天到崗,就是沒入職,“除了沒有五險一金,其他都一樣”。在京東送快遞六年,公司沒有給他繳納五險一金。
除非出現特殊情況,否則京達不會意識到自己是京東的“邊緣人”。比如和站長發生矛盾時,自營快遞員被辭退會有賠償,京達只能拍屁股走人;比如退休時,自營每月可領取養老金,而京達還要自食其力;再比如出現工傷時,相關花費需要京達自掏腰包。
曾有一些快遞員出現交通事故后沒有得到賠償而起訴京東,案件被法院判決敗訴,問題就出在他們是臨時工的身份,京東無需承擔責任。
一位京東站點的站長對我說,京達快遞員屬于第三方,前期先不入職,有些需要綁定三方賬號。但他接著補充道:“不過都是京東的。”
有京東快遞員在黑貓投訴分享過自己加入京東的經歷:他2021年在縣政府舉辦的招工會上聯系上京東,京東方面提出要先注冊達達騎士版,做一段時間才能轉做京東自營的快遞員。
“達達就是京東的子公司,閃送、外賣、快遞,啥都可以干,你來了之后既可以送外賣也能跑快遞。”另一位京東站長說。
按照這位站長的說法,京東的快遞業務,實際在變相使用沒有五險一金的“達達騎手”。求職者以騎手身份加入達達,然后被派往京東快遞站點,名義上騎手依然歸達達管理,但“使用權”其實在京東快遞。
這種模式有很多隱患。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案例顯示,曾有達達騎士起訴京東亂扣款、押金無法提現,法院判決騎士敗訴,理由是起訴對象搞錯了——騎士跟京東之間沒有勞動關系。
在黑貓投訴等平臺,有不少京達騎士投訴京東物流和達達客服的帖子,他們的痛點集中在離職不退押金、無故罰款等。
京東物流盈利了,但快遞員還沒轉正
京達和達達是消失在統計數字之外的一群人。
京東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京東物流經營著超過1600個倉庫、超過1.9萬個配送站及網點,并雇用了近35萬名自營配送等操作人員,其中自有快遞員超過20萬人。自有快遞員曾多次被京東拿來宣傳,劉強東許諾會給快遞小哥更好待遇,絕對不允許縣長的工資比京東快遞員高。
但實際上,如果算上京達快遞員和部分達達騎手,京東實際在用的快遞員數量要遠大于20萬。
要養活如此龐大的快遞員隊伍,全部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對京東是一筆沉重的成本負擔。行業里常見的做法是用外包降低用工成本,京東也不例外。
有調研發現,京東人工和外包成本合計占營業成本比重接近 8 成,外包成本占比近年來從 28.5%提升至 38.9%。京東快遞員的勞動合同簽訂比例,從2021年的97%下降到2024年的91.56%,整體呈現下滑趨勢。有分析認為,這一變化可能與京東近年來增加外包型快遞員的使用有關。
京東的外包快遞員,一方面為日常運力提供補充,可作為自營快遞員的儲備力量,另一方面重點投入到618等大促旺季,以應對臨時運力短缺的情況。
有網友公開評價:“京東也想學順豐,只學到了給自營快遞員上五險,工資全部來源于送件,沒有保底工資。大概看自營開銷太大了,弄出了許多京XX的外包勞務公司,跟外賣員一個性質。趕上活動以單價高忽悠生人入坑,活動結束限單,俗稱卸磨殺驢。”
對于京達這類非自有員工,京東也提供了轉為自營快遞員的通道,但各站點的申請難度差異很大。
一位前京達快遞員對我說,他所在的站點說是一到三個月轉正,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名額很難等。也有人公開表示:“我們那就有一個京達!五年了就是不轉正!轉正多個五險一金。屁事多得很。”
我也咨詢了幾個京東快遞站點,站長口頭表示,“原則上”最短7天可轉正,但具體要看個人表現。
通過在配送端控制成本,京東的盈利能力顯著增強。財報數據顯示,京東物流經歷多年財務虧損,在2023年成功扭虧為盈,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增長,京東集團2023年實現凈利潤242億元,創歷史新高。
京東的野心,騎手的無奈
京東一向反對外包,并以自營聞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明確表態,每個配送員、保安、保潔、快遞員,都必須跟京東公司直接簽勞動合同,不允許有一個員工做外包。他認為,“通過外包省錢是恥辱的。”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京東不僅雇用了大量外包員工,還創造了“長期兼職”這種規避五險一金的崗位,甚至將騎手“改編”為快遞員。
對于快遞員和騎手,京東采取了兩種不同的用工模式:快遞員大部分納入自營,覆蓋五險一金;騎手納入達達,無勞動合同關系。這導致京東快遞小哥與達達外賣騎手的身份、待遇、職業認同差別很大。
過去,這兩個群體互不干涉、各自安好,但隨著京東擴大業務版圖、進軍即時零售,快遞和外賣的界限逐漸模糊,越來越多達達騎手事實上參與到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中去了,成為沒有名分的“兼職快遞員”。
以2023年618為例,在京東官方宣傳稿中,“百萬達達快送騎士穿梭在全國2600多個縣區市的街巷,保障京東618小時達”,首筆送達訂單便是由達達騎手完成。
京東下定決心要拿下即時零售市場,火拼同城小時達業務,達達騎手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于是這才有了京東持續加大對達達的持股比例,然后高調入局外賣。
外界關注京東會如何解決外賣騎手的社保問題,京東給出的方案是將會覆蓋全職騎手,但如何定義“全職騎手”是個問題。既然京東快遞小哥可以“長期兼職”,那騎手必然也是可以的。
從達達騎手到京東騎手,就跟京達快遞員變身京東快遞員一樣,這個過程想必不會那么簡單。
如今,京東正在外賣、網約車等新領域瘋狂試探,京東外賣因社保話題吸引了大量關注,也引發了一些猜測和質疑。喧囂過后,對于京東這家公司,其實更值得關注的,不是風口上的外賣騎手,而是角落里的快遞員。那些默默為京東送快遞的京達小哥、達達騎士,他們至今還沒有一個正式身份。
作者鴻儒授權轉登此文
陶舜財經——明白人的集合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