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99)
抗日將領,國軍少將——馮士英
馮士英(1899-?),四川渠縣人。縣立高等小學校、上海浦東初級中學畢業。1924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
畢業后,任軍校教導第二團排長,后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排、連長,先后參加了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
1927年,升任第二師第六團(團長譚輔烈,黃埔一期)第一營少校營長。并擔任第二師黨部執行委員。同年調任第一軍第二十二師(師長胡宗南,黃埔一期)第一團團長,隨部參加了龍潭戰役。
1928年,參加二次北伐,后駐防徐州。同年8月,部隊編遣縮編,第二十二師縮編為第一師第二旅(旅長胡宗南),保留第二團李默庵(黃埔一期)部,第三團梁華盛(黃埔一期)部,師部各處及直屬部隊、第四團李鐵軍(黃埔一期)部全部撤銷,李默庵升任第二旅副旅長,第二旅轄第三、第四兩個團,李鐵軍、梁華盛分別擔任團長。而馮士英的第一團撥歸第九師,被改編為第九師第二十六旅(旅長李延年,黃埔一期)第五十二團,馮士英任團長。同年末,馮士英被免職,由陳琪(黃埔一期)接任團長。
1929年,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一期學習,1931年10月畢業。1932年6月,任第八十師第二三八旅(旅長歐陽珍,后陳明仁、何文鼎,兩人均為黃埔一期)第四七五團上校團長。
1933年4月,調任正在長城南天門抗戰的第二師(師長黃杰,黃埔一期)第四旅(旅長鄭洞國,黃埔一期)上校副旅長,參加了長城抗戰,戰后駐守北平長辛店。
1937年,調升第九十五師(師長羅奇,黃埔一期)第二八五旅少將旅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駐防河南的第九十五師,歸河南省主席兼綏靖公署主任劉峙直接指揮,師主力擔任鄭州警備,而馮士英的二八五旅,于1938年初,奉命單獨北渡黃河,到太行山南麓長治、潞城以東地區,進行敵后游擊。在太行山區與八路軍一二九師配合,并肩協同作戰。同年8月,奉命渡過黃河南撤,隨后又先后參加了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諸役。
1939年,為便于戰場指揮,國軍部隊陸續撤銷旅級編制。雖然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馮士英的少將旅長職務卻丟了。
在網絡文章和大部頭的專業書籍中,介紹馮士英,都是于1940年病逝了,我在這里做一下更正,他們說的都不對。1939年后,被免職的馮士英,擔任了駐四川綦江的軍事委員會戰時工作干部訓練團(后稱戰干一團,軍事總教官王公亮,黃埔一期)軍事教官,后又擔任了學員總隊總隊長(番號不詳),這段經歷由于馮士英不在戰干團初創時的官佐名單上,所以鮮為人知。
1946年10月,馮士英出任川中師管區(轄遂寧、三臺、南充3個團管區,司令王公亮)少將參謀長,民國史料中記載,馮士英的履歷上,還曾擔任過副司令(番號不詳)。
另據《渠縣文史資料 第6輯》中《民國時期將軍錄》一文記載,馮士英在任川北(原文川北,應為川中)師管區參謀長后,曾任少將憲兵團長。再以后經歷不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