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迎來了《六姊妹》38集的全劇終,看完后,讓人多少有些感慨,雖然劇情是一如既往地大團圓結局,大姐圣母般地付出與原諒,老六因病懺悔獲得同情,最后全家幸福地在一起,但是,這不得不讓人想到,劉美心去世后,這個家還會如現在這般有向心力嗎?何家麗的號召力和凝聚力,還能持續嗎?
這部劇基本上是非常遵從原著的情節了,但依然有五個不同,大家可以做個參考對比:
1、原著里的何家歡,小時候被鞭炮炸瞎了右眼,而不是只傷了右下眼角,留了一道疤,所以她才會自卑,性格怪異,在劇里看上去臉臭臭的,從來沒怎么笑過的樣子,這也是大家不喜歡這個角色的原因,觀眾們不知道罷了。
2、原著里何家麗生了二胎小冬,取名張學平,比何向東小三歲。劇里取消了小冬的戲份,大概原因是,那個時候已經實施計劃生育了,不能再出現小冬。
有關小冬的情節是這樣的,小冬也是來討債的,家麗和建國這么好的一對夫婦,卻生了兩個討債鬼。
小年欠債遠走他鄉后,小冬一直對父母傾囊為小年付出有怨言,把家里所有的錢都給了小年,讓他的日子過得緊巴,就連工作結婚都比不上小年。
建國因為小年退居二線,在小冬的工作上,資源大不如從前,最后勉強動用所有的關系,將他安排在了食品衛生監督崗,這個崗位倒把他養得肥頭大耳的,娶了個研究生畢業的大學老師,小冬只是個高中生而已,對方看中的也是他這個鐵飯碗的工作。
婚后兩人一直要不上孩子,一直在醫院的路上跑著,不知后來兩人的關系會如何發展?
3、原著里家喜懷著二胎得了白血病以后,不要命也堅持要生下孩子,只因為她還在憋著一口氣,抱著希望要生下兒子,為了得到婆婆的笑臉,也為了在六姊妹中也要生出個兒子,可惜,為了“爭口氣”拼死也要生下的,依然是個女兒,給她取名“小晚”。
在劇里,家喜最后為了保命,還是流掉了孩子,沒有不顧生命危險也要保孩子。
一開始,覺得家喜嫁給了閆宏宇,他是個好男人,但看到后來才發現,宏宇一味地縱容家喜作惡,他其實也是抱著得利的心態,一方面因為懦弱,在老婆和娘之間都不敢挺身而出,只能躲在背后和稀泥;另一方面,家喜鬧騰出來的,他也是既得利益者,不出面,不得罪,但卻在背后縱容,也是一種惡,完全是一個沒有擔當,沒有責任的小男人。
4、原著里對幾個晚輩長大后的發展,交待得很清楚,但在劇里,沒有詳細的交待,只演了小年在上海以送貨為生,湯洋在上海工作,光明考上了研究生,至于湯洋做什么工作沒有講,還有歐陽楓更是沒有講了。
小說里是這樣交代的,湯洋在上海的一家超市工作,只是艱難地維持生計。
歐陽楓在大專畢業后,被家里安排進了礦務局,但因為基層要下礦,歐陽楓吃不了這個苦,就私自辭了職跑到北京去圓他的演員夢了,結果北漂了沒幾個月,在一家酒吧混了一些日子,終于混不下去就回了家,繼承了家業旅館,又打著娛樂圈混過的聲名,辦起了藝考培養班,居然報名的人還挺多。
何家歡和方濤的兒子方志成,大專畢業后,還是張秋林在上海幫他找了份工作。
還有張秋芳的女兒湯小芳,劇里她和洋人馬克結婚后就沒有了下文,但在書里是這樣交待后續的,湯小芳和馬克生了個女兒,定居上海,后來也離了婚,馬克回了英國,把女兒留給了小芳,秋芳帶著劉媽在上海住著,一方面照顧小外孫女,一方面照顧劉媽。
也托人給小芳介紹過對象,但小芳帶著女兒,也不太好找到一個合適的,四個女人,四代人,就這么住在一起,相互照應。
5、發現看到全劇終時,才恍然大悟,里面最幸福,最清醒,活得最通透,也“大獲全勝”的,居然是一開始大家都最討厭,看上去也最市儈的王懷敏。
原著里最讓人驚訝的,就是王懷敏老來得子這一幕,四個孩子都成家立業,抱完了孫子后,結果她給大家來了個大驚喜,她還能當媽,生的兒子比孫子們都還小。
雖然劇里把王懷敏老來生子這幕刪掉了,但王懷敏卻毫無疑問,成了全劇最大的贏家。
為什么這么說?
王懷敏看上去很刻薄,很難纏,但她做對了兩點:
第一點:她沒有把工作讓給家喜,好像不近人情,但從她的分析上來看,是對的。家喜比她年輕,出來闖蕩的可能性和勝算比她高,她這個年紀再出來,機遇太少,她只能求穩,守著一份能糊口的穩定工作,比靠兒女養活,要來得更加踏實硬氣。
第二點:雖然王懷敏重男輕女,和家喜住在一起老是有矛盾,但這個矛盾點,大部分根源在家喜的沒教養,用著婆家的一切資源,還不懂得尊重與節約,老年人哪里看得慣懶惰和浪費,自己又不掏一分錢,卻還大手大腳地用,還要嘴上占盡便宜,再明理的婆婆遇到家喜這樣的兒媳婦,也沒幾個能忍受的。
在家喜慫恿宏宇以裝病找王懷敏借錢這事上,王懷敏知道后,也大大方方地拿出了八萬,雖然打了個借條,但她也出了錢,在最后的關頭,她沒有吝嗇。
在原著里的王懷敏,是為了自己的兒子有個更好的生活條件,才搬到新房住的,不是為了孫子,小說里的王懷敏更讓人氣憤,但看完劇下來,覺得王懷敏也沒有什么大毛病,到最后,她反而是那個笑到最后的人。
家喜和她都從老房子里搬出來了,各住各的,逢年過節的,閆家兒女都回她家團聚,熱熱鬧鬧的,家喜以前是裝的,但在大病之后,她才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以前的糊涂,轉變后的家喜,無論是對娘家還是對婆家,都會以另一種心態來相處。
當初買房,王懷敏出了八萬塊錢成全了他們,盡管房子最終因為治病還是賣了出去,但病好后的家喜,會記得王懷敏的好,或許把錢也還了,家喜的轉變,也會讓王懷敏心生憐憫,與她和諧相處。
王懷敏住著新房子,每次出現都是春風得意的樣子,看上去生活得不錯,再加上家喜這里對她敬一丈,她也會對她好一尺,婆媳總算是遠香近臭,和和睦睦了。
雖然在全劇終時,是六個姊妹圍著劉美心的一張大團圓照結尾,但實際上從現實來看,王懷敏比劉美心更加幸福,她才是真正的“王者”。
不但因為王懷敏做人一直精明,雖然是有小算盤,會算計,但她的算盤打得也不是沒有來由,不是一筆糊涂賬,而劉美心,則是糊涂了一輩子,到最后才清醒過來。
我們覺得王懷敏精明,是因為她沒有什么都順著小輩們,看上去占盡了便宜,但實際上從她自身的角度出發,沒毛病,她的選擇,反倒讓她活得瀟灑,沒有劉美心這樣糊涂生出來的矛盾。
最后的王懷敏,一方面享受著住新房帶來的快樂,還有兒孫繞膝的幸福,最后,家喜也改過自新,對王懷敏也不會像以前那般挑剔,也會對她尊敬孝敬, 原來,最不看好的,居然才是活得最舒服的那個,所以啊,人的幸福,究竟該怎么爭???
當然不是算計,不是占盡便宜,而是一種活得灑脫通透的智慧,劉美心最后賣了醬菜,把錢平分了六份,房子拆遷后也是六姊妹共同平分,把一碗水端得平平的,才換來了全家的安泰友好,她才終于活明白了一個道理——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