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中國已進入高速發展期。
作者|萬德乾
你大哥還是你大哥!連續12年蟬聯全球500強榜首的沃爾瑪,再次向業界交出了一份優秀的財報。
2月20日,沃爾瑪公布2025財年(2024年2月1日—2025年1月31日)報告,沃爾瑪全球在整個財年取得相當于49335億元人民幣的營收額,同比增長5.1%。較受關注的的沃爾瑪中國業務,同樣取得1470億元人民幣的全年營收額,而且保持連續四個財季的兩位數增長,增幅分別是6.2%、17.7%、17%、27.7%。
可以看出,第四財季(11月1日—1月31日),沃爾瑪中國的同比增幅接近三成,這符合年底和春節前是全年市場最旺季的規律。
對于沃爾瑪中國全年1470億元的營收額,很多人會本能地覺得強者是其山姆會員店,而非沃爾瑪超市業務。的確,占沃爾瑪中國68%比例業務的山姆會員店,營收達到1005億元,確實領銜了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增長。
不過,對比沃爾瑪超市的業務情況,重會員店,輕超市的看法,可能未必客觀。
沃爾瑪積極轉型
截至本文完稿,沃爾瑪在中國總共擁有296家大賣場門店(如果算上還未正式停業的杭州古墩路店的話),這些門店在2025財年總共完成465億元營收額,平均到單店約為1.57億元營收。
熟悉大賣場業務的都知道,現如今一個大賣場全年能完成1.5億元以上的可比營收,已經屬于行業的翹楚和天花板了。
如果更為具體對比其他單店日商(日銷售額)不足30萬元,全年營收不足1億元的眾多老牌大賣場企業,沃爾瑪中國的超市業務,可謂對比自家兄弟山姆是沒法看,對比同行卻是難得優秀的少數幾家大型超市之一。
郭德綱十幾年前那句名言的含金量還在上升:都是同行的襯托。
傳統大賣場的發展態勢,雖說有眾多說法,包括針對供應商的不合理后臺毛利太多、商品創新不足、多渠道帶來的顧客分流,以及大賣場的房租、人工等固定運營成本太高等問題。
總體來說,大賣場客觀的業態老化情況,大于各家企業自身運營與管理的問題。
由于沃爾瑪中國有個如日中天的山姆會員店,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覺得,沃爾瑪中國并不需要太擔心業績增長問題。加上這幾年的山姆中國表現得過于優秀,優秀到可縱向對比其以前的發展過程,橫向對比全球各大國的山姆業務,的確,山姆在中國的業務增速遙遙領先被對比者。
因此,沃爾瑪中國非但不需要擔心,反而應該開心才對。
不過,熟悉沃爾瑪中國高層的都知道,包括沃爾瑪中國區總裁朱曉靜在內的沃爾瑪高層,一直都很重視大賣場業務的轉型和增長。
按照老掉牙的木桶原理說事,短板才是一個木桶最重要的關注點。沃爾瑪中國超市業務不算短板,但也需要轉型。
沃爾瑪不是沒有努力,其自建生鮮大倉,關掉不再續租的老店,提升進口品類,縮減賣場面積,精選店內單品,取消過多打折促銷活動,重視短平快的日常高頻購買,增加賣場多場景的營造,擴大線上業務的渠道(如不久前剛開通美團即時零售服務),創新新的門店類型等等的努力,
表明沃爾瑪超市業務的轉型,不可謂不多。
其中,沃爾瑪中國線上業務的發展值得一提。2025財年,沃爾瑪中國線上業務的增長雷同總體營收,連續四個財季取得增長,增幅分別為23%、23%、25%、34%,第四財季的增長依然最大。
很多人會認為山姆線上業務占到總體48%的超高占比,屬于沃爾瑪中國線上業務的增長引擎。不過,沃爾瑪超市的線上業務占比,同樣高于行業一般標準,尤其是其多年親密合作的京東即時零售渠道。
小店業態的可能性
對于沃爾瑪超市來說,小店業態的創新和探索,也許值得加大權重籌碼。2024年11月,沃爾瑪低調地在深圳、昆明兩地開展小店模式的測試和探索。
這兩個試點城市不是其隨意選擇的。深圳是沃爾瑪中國的中部所在地,昆明是沃爾瑪超市業務總體良好的城市。
沃爾瑪不是沒做過小店模式。2018年,受到彼時家樂福推出easy便利店表現不錯的啟發,沃爾瑪同樣推出了其社區店的小店業態,并在商品力方面主打生鮮,價值方面主打商品精選,競爭力方面主打優惠省錢。
不過,在測試開發了10余家店之后,這個業態只保留了3年時間就宣告關閉。再看同一時期的實體零售行業,包括盒馬mini、永輝生活超市等小業態,運營情況都不算很成功。
但從2024年開始,包括奧樂齊、大潤發Super、盒馬NB在內的小業態,卻呈現出快速崛起的趨勢。而這些新近崛起的小業態,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全新打造的供應鏈體系,重視線上業務的場景。
在線上業務方面,沃爾瑪中國可能是全世界最懂中國線上業務的外資企業了。除了上述提及的線上業務占比和增速,還有山姆基于前置倉點位創造的“店+倉”一體化的成功經驗。
山姆從4000個山姆店的商品當中,精選出2000個單品。目前在中國53家山姆店的周邊,部署了超過500個前置倉。一個前場倉單日可達1000個訂單,平均客單價超過200元,提供3至5公里半徑的一小時到家配送。
沃爾瑪中國這個電商老司機,顯然是將前置倉思維用到了沃爾瑪小店。不過,不同于山姆的前置倉模式,沃爾瑪小店首先是個可以讓顧客進店體驗的標準實體店。
山姆的前置倉,做的是山姆存量會員的增量業務,是對會員購買頻次做加法,挖掘會員的錢包深度。這種存量價值的深挖,能確保山姆線上業務從來不擔心流量問題。
沃爾瑪小店由于沒有現存的穩固會員關系,通過線下實體小店的顧客關系培育,才是這個新業態必須趟出的一條新路。只有先發展出穩固顧客體驗習慣,沃爾瑪小店才有后續充當前置倉擴大線上業務的可能性。
不過,針對小店業態重新再造一套新的供應鏈體系,而且是基于折扣低價的消費定位,或許更是小店業務繞不過去的核心能力。
眾所周知,沃爾瑪超市本身就是個善于打造低價自有品牌的企業。沃爾瑪在美國市場的門店,店內超過40%商品都是自建且獨有的自有品牌。
也就是說,沃爾瑪在美國本土的市場模式,就是沃爾瑪超市主打折扣低價自有品牌,山姆會員店主打高品質、高單價的自有品牌的雙向區隔戰略。
有了專屬自有的供應鏈和商品力,顧客才會有對沃爾瑪小店的認知,才會產生“我非買不可的一些商品,只有沃爾瑪才有”的認知。
這種專屬自有品牌的供應鏈特性,沃爾瑪小店的自建條件遠好于大賣場。大賣場由于營業面積過大,很難做到全場超過20000個單品,都以自有品牌為主。
畢竟,一旦自有品牌的商品比例太大,反而會使供應鏈過于復雜,出現單品專業度下降的問題。
對于消費者來說,沃爾瑪是大賣場的代名詞,但是沃爾瑪其實不一定需要看起來很大!
#往期推薦 點擊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