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評論
作者:曾玉婷,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
(正文約3300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當地時間2月26日,烏克蘭總理丹尼斯·什米哈勒(Denys Shmyhal)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表示,已與美國達成一項重要礦產協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于本周五赴華盛頓與特朗普簽署該協議。至此,美國尋求獲得價值 5000 億美元的烏克蘭自然資源的目標取得初步勝利。
隨著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美國近期頻繁攪動俄烏事務,似乎大有實現特朗普競選期間“上臺24小時內解決俄烏沖突”的承諾之勢。俄烏沖突這段長達三年的拉鋸戰在近日重新成為世界焦點。令人詫異的是,一周前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俄美高層會晤后的相互指責仍然歷歷在目,且22日有消息指出澤連斯基不會接受美國和烏克蘭的礦產協議草案,而美國對俄羅斯的“倒戈”也使美烏關系急轉直下,美烏礦產協議幾乎成為鏡花水月。然而,反轉到來如此之迅速,讓俄烏沖突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美烏關系是否會因為這份礦產協議緩和也令人期待。
美國“背刺”,烏克蘭處境尷尬
自2022年俄烏沖突發生以來,美國一直堅定地站在烏克蘭一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前任總統拜登是關系密切的盟友,拜登政府不僅在情感上表達對烏克蘭反擊俄羅斯的行為表示支持,更是與北約盟友一道在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援助烏克蘭,同時對俄羅斯開展全方位的制裁。美國民眾也密切關注俄烏沖突,并且大多數民眾傾向支持烏克蘭,不僅出于人道主義關懷,更認為俄羅斯在烏的“特別軍事行動”會嚴重威脅美國的利益。
但隨著沖突陷入僵局,民眾對于美國持續大量的對烏援助逐漸不滿,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7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9%的美國人認為美對烏援助過多(該報告調查時間是2024年7月1日至7日,當時正值前總統拜登宣布放棄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之前)。而在俄烏沖突爆發初級階段,民眾對美援助的看法卻大相徑庭。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3月的報告顯示:約三分之一的美國人(32%)表示,美國在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的斗爭中為其提供了適量的支持,更大比例(42%)的人表示,美國應該為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而只有7%的人表示美國提供的支持過多。
▲ 美國民眾手持反對援助烏克蘭的標語在國會山前抗議。
民眾觀點尚且如此割裂,可見對烏援助的黨派分歧則更為嚴重。在2024年7月的報告中,63%的民主黨人認為美對烏負有援助義務,但有62%的共和黨人表示,美國沒有責任幫助烏克蘭抵御俄羅斯。時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更是想盡早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甚至不惜承諾:“在上臺24小時內解決俄烏沖突”。
盡管澤連斯基對特朗普不會如拜登般積極支持烏克蘭做了一定的心理建設,但特朗普突如其來的“背刺”行為仍給予他一記重擊。2月12日,特朗普與普京進行了電話溝通。2月18日,美俄兩國高級代表團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會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沃爾茨等參與了此次持續約四個半小時的會談,這是兩國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高級別面對面交流。2月19日,普京在電視講話中稱贊美俄高層利雅得會談中“非常積極”,并表示他希望與特朗普見面。
一向緊張的美俄關系突然放晴,但美烏關系的暴風雨卻即將來臨。2月1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猛烈抨擊澤連斯基,指責澤連斯基以俄烏沖突為借口,利用烏克蘭憲法實施戒嚴而推遲選舉的做法,稱澤連斯基為“沒有選舉的獨裁者”,并建議烏克蘭應該舉行選舉,“否則他將失去整個國家”。且在隨后的會議中重申了對澤連斯基的許多批評,稱澤連斯基的工作“很糟糕”。面對特朗普的言論攻擊,澤連斯基也不甘示弱,他在自己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道:“我們看到了這些虛假信息。我們知道這些信息來自俄羅斯。”他說特朗普“生活在這種虛假信息空間里”,至此,兩位領導人關系迅速惡化,美國長久以來傾斜于烏方的天枰悄然發生位移,烏克蘭陷入尷尬的境地。
近水樓臺,尋求持續支援
美國向俄羅斯的“倒戈”不僅可能使烏克蘭陷入“斷供”的困境,也使美國的北約盟友們騎虎難下。在美國的號召下,北約在這三年中也持續地為烏克蘭提供了巨額軍事援助,同時對俄羅斯開展嚴厲制裁。面對急轉而下的形勢,北約盟國一方面表達了對特朗普“倒戈”行為的不滿,另一方面也盡最大努力挽回。本周,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斯塔默組隊訪問華盛頓,試圖說服總統特朗普不要為了結束與俄羅斯的三年戰爭而放棄烏克蘭。歐洲深刻地意識到假如美俄交好,而歐烏站在了對立面,僅憑北約的歐洲盟國恐怕不足以支持烏克蘭在戰場上取得勝利。
以2023財年為例,烏克蘭是美國2023財年援助的最大單一接受國,獲得了166億美元援助,以支援其在俄烏戰場上的力量并維持政府和社會運轉。而同年德國、英國、法國提供的援助金額分別為115億美元、134億美元和28億美元。如果美國與俄羅斯站在一處,歐洲國家用于援助烏克蘭的財政壓力就會極大增加,且烏克蘭在戰場的局勢會雪上加霜。因此,為了調整已然失衡的天枰,鞏固美烏歐三邊聯盟,烏克蘭破釜沉舟與美國達成包括稀土和其他自然資源在內的協議,試圖挽回美國,繼續尋求美國的援助。
恰好,美國“覬覦”烏克蘭的自然資源已久。根據烏克蘭的數據,歐盟認定的 34 種關鍵礦產資源中,烏克蘭擁有 22 種礦產資源,包括工業和建筑材料、鐵合金、貴金屬和有色金屬以及一些稀土元素。烏克蘭的石墨儲量占全球資源的20%,而石墨是電動汽車電池和核反應堆的關鍵部件;烏克蘭的鋰礦產量占歐洲鋰礦總量的三分之一;俄烏沖突爆發前,烏克蘭還生產了全球 7% 的鈦,用于從飛機到發電站等各種建筑;烏克蘭還蘊藏著大量稀土金屬礦藏,稀土是用于生產武器、風力渦輪機、電子產品和其他對現代世界至關重要的產品。
早在今年2月初,特朗普公開表示希望烏克蘭分享價值 5000 億美元的稀土和其他礦產,以換取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的援助。此后,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于2025年2月12日訪問烏克蘭,進一步推動礦產資源置換協議,但遭到了澤連斯基的拒絕。在澤連斯基看來,特朗普的提議幾乎等同于“霸王條約”。因為美國向烏克蘭索取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和其他礦產并不是作為日后美國將會提供的援助金額,而是對于過去三年美國援助的補償,用特朗普的話來說,這筆錢是“退還美國納稅人”的錢。但澤連斯基抗議其獲得的美國援助遠低于這一數額,而且該協議缺乏烏克蘭所需的安全保障,因此,澤連斯基一直拒絕擬定該協議,甚至在22日還公開表態不會簽署該協議。
▲ 澤連斯基會見美國財長斯科特。
然而,俄羅斯此時向美國拋出了橄欖枝。2月24日,普京表示他愿意向美國提供稀有礦產,包括來自俄羅斯占領的烏克蘭地區的礦產,并聲稱俄羅斯“擁有比烏克蘭多得多的此類資源”。據烏克蘭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里登科 (Yulia Svyrydenko) 稱,目前價值 3500 億美元的資源仍位于俄羅斯占領區。近期美俄關系解凍本就使烏克蘭及其盟友感到緊張,如果美俄在能源礦產方面進行合作,那么烏克蘭“挽回”美國的可能性更加渺茫。因為特朗普不會選擇一位對他來說失去價值且“不聽話”的人作為盟友,所以澤連斯基不管是出于挽救搖搖欲墜的美烏同盟還是阻斷美俄進一步合作的目的,他只能選擇資源置換這條道路示好美國,所以他發揮自己“近水樓臺”的優勢,搶先俄羅斯與美國進行自然資源方面的合作。
根據協議草案的條款,美國和烏克蘭將建立一個重建投資基金,用于收集和再投資來自烏克蘭礦產、碳氫化合物和其他可開采材料等來源的收入。烏克蘭將向該基金貢獻其收入減去運營費用后的 50% ,直至貢獻總額達到 5000 億美元。而當被問及烏克蘭將從礦產協議中得到什么時,特朗普表示,美國已經提供了3500 億美元“以及大量軍事裝備和繼續戰斗的權利”。雖然特朗普并未明確承諾,但保留烏克蘭“繼續戰斗的權利”在某種程度上也表達了特朗普政府會繼續提供對烏援助的可能性,而這種允諾對于現階段的澤連斯基也算是吃下一顆“定心丸”。
本周五,澤連斯基將訪美與特朗普進一步明晰該協議并簽署,當前階段兩國領導人會面也將為俄烏戰爭的走向帶來更多可能性,澤連斯基或許無法阻止美俄關系解凍,但他也會盡最大努力將美國傾斜于俄的指針撥正。
參考資料
[1] Tom Balmforth, Erin Banco & Jarrett Renshaw(February 26,2025)US, Ukraine agree to terms of critical minerals deal.Reuters.https://www.reuters.com/world/zelenskiy-plans-travel-us-meet-trump-minerals-deal-sources-say-2025-02-25/
[2] Abdujalil Abdurasulov, James Waterhouse, Jaroslav Lukiv & Anthony Zurcher(February 26,2025).Ukraine PM says minerals deal agreed with US.BBC.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337461n3xlo
[3] Evelyn Ann-Marie Dom (February 25,2025).Ukraine and US agree on minerals deal, Ukrainian officials say.Euros News.https://www.euronews.com/my-europe/2025/02/25/ukraine-and-us-agree-on-minerals-deal-ukrainian-officials-say
[4] SUSIE BLANN, HANNA ARHIROVA and VASILISA(February 26,2025)US strikes a deal with Ukraine that includes access to its rare earth minerals, officials say.AP.https://apnews.com/article/russia-ukraine-war-economic-agreement-us-72ee2cfa720f6a42455c5425007060e6
[5] Pew Research Center(July 29, 2024)War in Ukraine: Wide Partisan Differences on U.S. Responsibility and Support.https://www.pewresearch.org/politics/2024/07/29/war-in-ukraine-wide-partisan-differences-on-u-s-responsibility-and-support/
[6] Pew Research Center(March 15,2022)Public Expresses Mixed Views of U.S. Response to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https://www.pewresearch.org/politics/2022/03/15/public-expresses-mixed-views-of-u-s-response-to-russias-invasion-of-ukraine/
[7] JUSTIN SPIKE and HANNA ARHIROVA(February 20, 2025).Trump and Zelenskyy trade barbs as US-Ukraine relations sour over the war with Russia.AP.https://apnews.com/article/russia-ukraine-war-kellogg-zelenskyy-437f4c8fa4531059007dd3ab00c23458#特與澤相互指責
[8] Drew DeSilver(February 6, 2025).What the data says about U.S. foreign aid.Pew Research Center.https://www.pewresearch.org/short-reads/2025/02/06/what-the-data-says-about-us-foreign-aid/
作者簡介:曾玉婷,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生,研習興趣為美國外交政策、中美關系、比較政治、選舉政治。
編務:劉怡德
責編:王加特
圖片來源:網 絡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民小智君
轉載:請微信后臺回復“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