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13個市場的30,026名受訪者的新洞察發現,全球范圍性睡眠質量不佳正在對人們的健康、工作和人際關系帶來影響。
全球每10位在職受訪者中就有7位在職業生涯中至少一次曾因睡眠不佳請假。
22% 的中國伴侶因打鼾和睡眠不安影響睡眠。
女性優質睡眠夜晚更少,入睡困難比例高于男性。
中國,2025年2月27日。全球領先的健康科技公司瑞思邁(ResMed)(紐交所代碼:RMD,澳交所代碼:RMD)發布其第五屆年度全球睡眠調查。本次調查覆蓋13個市場的30,026名受訪者,揭示了全球持續性的睡眠危機——人們每周平均損失3晚高質量的修復性睡眠*。
瑞思邁2025年全球睡眠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受訪者的睡眠狀況在全球范圍內表現良好,中國人平均每晚睡眠7.46小時,不僅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標準,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9 小時。其中,Z世代的睡眠時間最長,達到7小時44分鐘,而“銀發族”(78歲以上)的睡眠時間最短,僅為6小時46分鐘。
盡管整體睡眠時長較為理想,但睡眠質量仍然面臨挑戰。受訪者平均每周僅有4.13個夜晚的睡眠質量較好(包括時長和質量),相比澳大利亞(3.68晚)和新加坡(3.8晚)該數據仍具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午睡文化在中國依然盛行,數據顯示中國受訪者平均每周感到需要午睡4次,而實際午睡頻率更高,達到每周6次。
盡管人們對睡眠重要性認知呈上升趨勢,但仍有數百萬人繼續默默忍受,陷入疲憊不堪的惡性循環。調查結果顯示,近四分之一(22%)受訪者選擇默默忍受睡眠問題而不尋求幫助。鑒于睡眠質量不佳會影響我們的工作1、人際關系2,甚至心理健康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人們對睡眠健康的認識并采取行動迫在眉睫。
全球睡眠危機
約三分之一的全球受訪者表示,每周至少三次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主要影響因素:
壓力(57%)。
焦慮(46%)。
經濟壓力(31%)。
充足睡眠者往往情緒更穩定、注意力更集中、工作效率更高,幾乎所有中國受訪者(99%)都認為良好的睡眠能帶來積極影響:
45% Z世代認為“情緒改善”是最顯著的好處。
45% 千禧一代認為“良好睡眠可增強身體健康”。
睡眠不足的人則感到容易白天過度嗜睡、易怒和注意力不集中。盡管睡眠問題普遍存在,仍有許多人選擇不尋求幫助:
全球 89% 的受訪者表示充足睡眠讓他們感覺更好,但只有24%的人會立即采取行動改善睡眠問題。
全球有 22% 的人選擇“忍受”睡眠不佳,澳大利亞的這一比例更高達41%。
全球 45% 的人從不監測自己的睡眠情況,從而錯失了可以改善睡眠質量的寶貴信息。
在中國 78% 的受訪者會使用睡眠監測器、智能手表、手機應用或日記來記錄睡眠情況,其中不乏“經常”“大多數夜晚”或“每周幾次”的用戶。從性別來看,男性比女性更傾向于每天監測睡眠(17% vs 13%)。
“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不亞于飲食和運動,但許多人仍在沉默中忍受睡眠問題。”瑞思邁首席醫療官Carlos M. Nunez博士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睡眠健康意識與行動之間的巨大差距。需要立刻敦促人們重視睡眠,以改善全球睡眠狀況。”
睡眠不足: 職場生產力的隱性消耗
睡眠質量直接影響工作表現,在快節奏的職場環境下,工作時長也正悄然影響著中國上班族的睡眠。調查顯示:
21% 的中國受訪者表示,睡眠不足會導致缺乏工作積極性,影響工作效率與專注度。
71% 的中國職場人士每天工作 7-9 小時,仍有20% 的人每天超過 10 小時,加班已成為不少人的常態。
53% 的職場受訪者需要輪班工作,包括經常、定期或偶爾上夜班,進一步擾亂了他們的睡眠。
許多職工因睡眠不足而苦苦掙扎:
全球有 71% 的受訪者因睡眠不足而請過病假,其中印度的比例最高(94%),其次是中國(78%)、新加坡(73%)和美國(70%)。
中國有超過22% 人從未因此而請假。全球近一半(47%)的受訪職工認為雇主并未將他們的睡眠健康作為優先事項,這為企業推動健康睡眠習慣提供了機會。
枕邊人難題:睡眠影響人際關系
睡眠對人際關系有重大影響,并呈現出引人注目的趨勢:
全球18% 的伴侶長期選擇“睡眠離婚”(由于打鼾和睡姿不安穩而選擇長期分房睡覺)。
45% 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睡眠每周至少一次被伴侶干擾。
22% 中國受訪者認為伴侶的打鼾、大聲呼吸或喘氣是主要的睡眠干擾因素16% 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伴侶的翻身動作影響了自己的睡眠質量。
在分床睡的伴侶中:
31% 的人表示他們的關系有所改善,而30%的人則認為他們的關系惡化了。
28% 的人表示他們的性生活得到了改善,而22% 的人則相反。
全球睡眠質量存在性別差異
女性的睡眠質量比男性差:
女性每周優質睡眠夜數比男性少(每周 3.83 夜比 4.13 夜)。
38% 的女性難以入睡,而男性的這一比例為 29%。荷爾蒙變化--尤其是更年期是影響睡眠的一個主要因素,但卻常常被忽視。
44% 的更年期女性表示每周至少有三次難以入睡,而未更年期女性的這一比例僅為33%。
Carlos M. Nunez博士認為:“長期睡眠質量不佳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系和工作效率,并增加認知能力下降、情緒障礙以及心力衰竭和中風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對于未得到治療或管理不善的睡眠呼吸暫停患者而言,這種風險甚至更高。因此,及時就醫并尋求改善睡眠的方案至關重要。”
為睡眠健康采取行動
您的睡眠充足嗎?閱讀完整的《2025年全球睡眠調查》,將您的睡眠習慣與全球趨勢進行比較。如需評估您的睡眠健康狀況,請使用瑞思邁睡眠風險自測或訪問 resmed.com.cn。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由瑞思邁委托PureSpectrum于2024年12月12日至28日進行,共調查30,026名受訪者,涵蓋美國(5,000人)、中國內地(5,000人)、印度(5,000人)、英國(2,000人)、德國(2,004人)、法國(2,001人)、澳大利亞(1,501人)、日本(1,500人)、韓國(1,500人)、泰國(1,519人)、新西蘭(1,000人)、新加坡(1,000人)和中國香港(1,001人)。各市場樣本均按性別和年齡比例進行代表性抽樣。
*指能夠幫助身體和大腦充分恢復、提高身心健康的優質睡眠。這種睡眠不僅僅是足夠的睡眠時長,還包括良好的睡眠質量,如深度睡眠時間充足、睡眠周期完整、夜間無頻繁覺醒等。
Jean-Philippe Chaput 和 Judy Shiau:《定期評估患者的睡眠健康是值得投入的時間》,發表于《預防醫學報告》,第14卷,2019年6月,論文編號100851。
Gordon A.M. 和 Chen S.:《睡眠在人際沖突中的作用:失眠之夜是否意味著更激烈的爭吵?》,發表于《社會心理學與人格科學》,2014年,第5卷第2期,頁碼168–17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