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胸科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對患有“馬凡綜合征”的姐妹,她們的生死經歷為這一罕見病敲響了警鐘。專家提醒,馬凡綜合征雖罕見卻極其危險,早期發現和科學干預是避免悲劇的關鍵。
什么是馬凡綜合征?
馬凡綜合征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結締組織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患者的典型特征包括身材高瘦、四肢修長(如蜘蛛指趾)、高度近視以及易發氣胸等。但最危險的隱患藏在心血管系統——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內層撕裂)和心臟瓣膜關閉不全等問題可能悄然發生,嚴重時會引發猝死。
一個家庭的生死接力
56歲的小玲(化名)因突發胸痛轉入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十病區,被確診為“急性B型主動脈夾層合并主動脈根部瘤”。在她的家族中,已有三位親人因心血管疾病猝死。
入院后,經病區主任肖長波檢查發現,小玲的主動脈“從頭到尾”都存在問題,主動脈根部中度增粗瘤變,主動脈瓣也有中重度關閉不全,左心室輕度擴大,降主動脈更是在主動脈瘤變基礎上出現急性的夾層,隨時破裂。
“如果做全主動脈置換,患者身體恐難以承擔巨創手術的高風險,所以在制定手術策略時,我們決定先處理最為致命的部分,這對患者來說也是最適合的手術方案。”肖長波說。面對復雜的病情,肖長波團隊決定先行胸腹主動脈置換,主動脈根部后期隨訪觀察,必要時再進行處理。
小玲的手術在我國著名心外科專家、河南省胸科醫院名譽院長王平凡的指導下,肖長波帶領副主任醫師張亞飛等,在麻醉、體外循環、手術部通力協助下,耗時8小時成功為小玲實施了全胸腹主動脈置換術。手術置換了小玲體內2/3的主動脈,盡管創傷不小,但后續康復順利,術后3小時清醒,16小時順利撤除呼吸機,目前已痊愈出院。
然而,噩運并未遠離這個家庭。
僅一個多月后,小玲57歲的姐姐大英在外地突發“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生命垂危。因有前期求醫的經歷,小玲第一時間聯系肖長波尋求救治。
肖長波評估轉運風險后,立刻安排河南省胸科醫院急危重癥轉診團隊驅車400公里前往接診,帶領張亞飛等團隊人員連夜實施高難度手術,耗時5小時成功完成“主動脈竇部成形+升主動脈置換+全弓置換+支架象鼻術”,術后11天康復出院。
專家呼吁:早篩查、早干預
肖長波表示,馬凡綜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病變往往進展迅速,家族中如果有馬凡綜合征或猝死病史、身材異常高瘦且四肢細長的人群,可進行心臟超聲、CT血管造影檢查進行排查。
張亞飛提醒,如有以上典型體征或者家族中已經有動脈瘤或夾層猝死的此類人群,應及時前往專業醫院做全面的體檢,盡早發現心血管等多系統病變。同時要避免劇烈運動,及時干預,警惕發生動脈瘤或突發夾層破裂猝死。因馬凡綜合征是一種持續進展的結締組織疾病,患者術后也應定期復查,當殘余的主動脈出現瘤變時及時手術避免破裂。
目前,姐妹倆雖已出院,但仍需長期隨訪。小玲的主動脈根部仍存在瘤變風險,未來可能需要二次手術。馬凡綜合征雖然罕見,但絕非不可戰勝。科學認知與醫療技術的進步,正在為更多家庭點亮希望之光。(張亞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