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人民法院以司法之力繪就山水長卷,織就一張涵蓋“從山頂到海洋”、貫穿生態命脈的司法守護網。從長江之畔到天山之麓,從黃河腹地到南海之濱,千余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基地將司法裁判的剛性約束轉化為青山碧水的生動實踐。2月28日,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聚焦10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基地,通過人民法院報新媒體平臺慢直播、原創視頻等融媒體宣傳形式,展現人民法院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要求,一手抓辦案、一手促治理的實踐成果。其中,位于托克托縣的內蒙古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教育基地在今天的慢直播中向大家展示了基地的風貌。《人民法院報》今天同步推出“從山頂呼叫海洋”專版,敬請關注。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托克托縣人民法院
譜寫黃河“幾字彎”生態畫卷
內蒙古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教育基地成立于2023年,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部、黃河上中游分界點、“幾字彎”右上角的托克托縣。在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支持指導下,該基地由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兩級法院與托克托縣司法局、縣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聯合打造。基地以黨建為引領,圍繞沿黃九省區司法保護生態環境集中布展,下設工業園區法律服務區、荒漠化治理區、植綠復綠區、增殖放流區,旨在通過延伸環境資源審判職能,實現“生態理念宣傳、生態文化推廣、生態法治教育、生態司法保護、生態修復恢復”五大功能。
▌責任 編輯:何佳俊
▌校對:段麗娜
▌審核:郝新新
▌ 稿件來源:人民法院報
動動小手“一鍵三連”
就等你點贊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