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春雨,大理的花又該開了不少吧?
夢醒花間坐,酒醉花下眠,承南詔習(xí)俗,大理人愛花蔚然成風(fēng)。我想,再沒有一個(gè)地方會像大理這般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然而,在大理賞花是一種情調(diào),養(yǎng)花是一種情操,食花已然是一種情愫。
漫步古城街頭,隨處可見的白族菜館熱情地歡迎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細(xì)細(xì)一看,即是活色生香的花食宴。杜鵑花、石榴花、馬桑花都躍然于餐盤,讓人既垂涎欲滴又于心不忍。
在被譽(yù)為“杜鵑王國”的大理地區(qū),2500米海拔線以上的山林間,五顏六色的杜鵑花漫山遍野,其顏色多達(dá)100多種,但大多有毒,唯有花冠大而潔白、肉質(zhì)厚的白杜鵑花可以食用。
雨后初霽,霧靄從蒼山間一點(diǎn)點(diǎn)升騰起來,水汽未散,在山間彌漫,漸亮的天空極富層次,白杜鵑顯得更加靈透。白族人民便在這時(shí)候從山中采擷,一束束小心裝入背簍,回到集市即變?yōu)橐坏烂朗场YI回白杜鵑后,通常要一朵一朵除去花蕊,留下花冠,趁新鮮放在水中煮沸幾分鐘,取出泡在冷水中三五天,漂去苦澀味后,才進(jìn)行烹飪。白杜鵑盛開時(shí)節(jié)恰是青蠶豆上市時(shí),大理人便用翡翠般的青豆米和火紅的火腿絲大火同炒,爆出火腿香味和蠶豆清香,隨后加入白杜鵑花花瓣,再次滾沸即可出鍋。其色來說,杜鵑白得動(dòng)人,豆米綠得輕盈;其味來說,火腿提味避免花瓣的微澀使得湯味寡淡,加以青蠶豆更是鮮亮清爽,白杜鵑花瓣入口即化,唇齒清香。
若說白杜鵑吃得頗為艱辛,那么石榴花即便在白族人家的院子里都能采食。石榴花是大理人家常會栽種的品種,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春夏之交,院子里的石榴花陸續(xù)開了,有些小有些紅,跟隨著每一縷光線和風(fēng),躍動(dòng)著。再過五六日,就怕是看著滿樹的紅了。待到石榴花落了一地之時(shí),孩子們就滿院去撿,大人們把石榴花拿進(jìn)廚房去掉花蕊,只保留花瓣部分,用清水浸泡兩三天,火紅的花瓣變?yōu)榈S色后,其澀味已去,此時(shí)擠去水分即可下鍋。石榴花入菜味道清香,我家常配臘肉、火腿片等各種肉類炒。裝盤起鍋,可見燦爛如星星的石榴花和陳香紅艷的火腿,入口清脆,咸香回味,別有一番滋味。
清明掃墓時(shí)節(jié),挑幾道野菜盛春盤是一定的。馬桑花、金雀花新鮮水靈顏色漂亮,曬在陽光下讓人心里踏實(shí)。 更惹人喜歡的是蠶豆米,剝開豆莢,鮮嫩佳美的蠶豆如翠玉般舒服地躺在純白的海綿里,玲瓏剔透。再配一碗涼米線,如坐在河邊聞到春水的味道,如雨后聞到青青草地的味道。
春天的音符在嘴里跳躍,奏出一首春天的樂曲。你看,生在自然里的我們以及植物,都是多么可貴而可愛的樣子,一點(diǎn)點(diǎn)的快樂就好像復(fù)蓋了整個(gè)生活。食物本身的味道,或許早已超出了感官,是一種對春天的向往。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花木,說來說去,花食之味終歸是大理的味道。山野鮮花的氣息會讓你忘記身居鬧市,誰不眷戀這一茶一飯?zhí)N含家的味道。
作者:楊文媛(作者系大理州作協(xié)會員)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shí)報(bào)》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