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永輝超市新迎新城店的一紙停業公告,宣告了昆明二環內這一開業近五年的商超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作為曾經的“生鮮之王”,永輝的敗退不僅是企業自身經營困境的投射,更是昆明乃至全國傳統大型超市生存危機的集中爆發。公告中提到的“資源整合優化”看似冠冕堂皇,實則難掩其背后的無奈——昆明市場已容不下這家夾在沃爾瑪與盒馬之間的“高價超市”。
永輝超市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虧損,累計虧損超94億元,2024年預計凈虧損14億元,扣非后虧損高達22.1億元。昆明新迎新城店的關閉,只是永輝全國關店潮中的冰山一角:2024年關閉超220家門店,2025年計劃再關200家,門店總數從巔峰期的上千家縮水至776家。
況且,昆明零售市場已形成兩極分化格局。一方面,沃爾瑪憑借全球供應鏈優勢穩居低價王座,沃爾瑪昆明門店常年以“天天低價”策略吸引家庭客群,生鮮品類價格更是比永輝低10%~15%;另一方面,盒馬鮮生以“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模式搶占年輕客群,依托阿里生態,昆明盒馬線上訂單占比超60%,夜間配送需求激增200%。夾縫中的永輝新迎新城店既無沃爾瑪的價格優勢,又缺乏盒馬的配送效率,最終淪為消費者“路過但不買單”的雞肋。
再者,昆明獨特的零售生態進一步擠壓大賣場生存空間。遍布街頭的零食折扣店(如零食優選、零食很忙、零食很能嗨)以“低價+爆款”模式分流傳統超市的零食和日用品需求;社區生鮮店則憑借“最后一公里”的便利性,截流家庭采購客群。一名昆明消費者直言:“同樣的薯片,永輝賣8元,零食店只賣5.5元,我為什么要去超市?”
尼爾森IQ報告顯示,2024年昆明社區便利店數量增長23%,大賣場客流同比下降12%。
加之昆明核心商圈商鋪租金年均漲幅達8%,而永輝新迎新城店所在的負一層面積超8000平方米,年租金成本逾千萬。與此同時,員工薪資上漲壓力顯著:調改后永輝員工平均工資增長20%,但昆明最低工資標準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5%,人力成本與營收增長的剪刀差持續擴大。
胖東來在許昌為員工提供超5000元的基礎薪資和帶薪年假,而永輝調改店員工薪資僅從2500元提升至4500元,且因罰款制度實際到手收入更低。
2024年永輝啟動“學習胖東來”的調改計劃,試圖通過商品精簡、環境升級、服務優化重獲消費者青睞。然而,昆明市場卻成為調改的“盲區”——全國41家調改店中無一落地昆明。
并且,永輝調改店引入胖東來自有商品,但昆明消費者更青睞本地特色產品(如鮮花餅、普洱茶),供應鏈適配性不足。調改后永輝宣稱“優質優價”,但昆明消費者普遍認為其價格仍高于大潤發和本土超市。
當樸樸超市在福州實現日單量20萬、盒馬在昆明試水24小時配送時,永輝的“24小時配送”試點卻僅限于福州倉山區,昆明市場仍依賴傳統到店模式。這種滯后直接導致其在“懶人經濟”競爭中敗北。
一位零售分析師指出:“永輝的倉儲式模式在物流成本高企的當下已成負擔,其‘大而全’的賣場設計反而成為體驗短板。”
最初,永輝的定位就是以“民生超市”自居,但會員黏性持續走低。數據顯示,其2022年會員數突破1億,但人均消費貢獻值同比下滑15%。在昆明,這一矛盾更為突出:老年人嫌貴轉向社區菜市,年輕人被盒馬的“帝王蟹自由”吸引,中產家庭則選擇麥德龍或跨境代購。一位從業者坦言:“永輝的會員卡除了積分兌換衛生紙,幾乎沒有差異化權益。”
然而,新迎新城店的閉店絕非孤立事件。2024年永輝凈利潤預虧14億元,連續四年累計虧損超百億元,其背后是多重結構性矛盾的交織:
一是線上化遲緩,永輝線上業務占比僅17.69%,且履約成本高企,自營到家客單價僅76元,遠低于盈虧平衡線。
二是管理層動蕩,三年內5位高管出走,創始人張軒松與資本方的戰略分歧公開化,數字化轉型淪為口號。
三是業態創新失敗,超級物種、mini店等探索無疾而終,對標胖東來的“調改店”僅占總數5.28%,且昆明無一入選。
那昆明這座城市需要什么樣的超市呢?
首先應重構“性價比”定義:大潤發在昆明屹立不倒,核心在于“低價+剛需”定位清晰。永輝若想重生,需放棄“全客群通吃”的幻想,聚焦細分市場——或學習Aldi(奧樂齊)打造硬折扣店,或像山姆一樣用會員費篩選高凈值用戶。
其次擁抱“社區化”與“小而美”:昆明零售生態已呈現“大賣場萎縮、社區店崛起”的趨勢。永輝可借鑒日本永旺的GMS模式,將部分門店改造為“生鮮社區中心”,嵌入洗衣、繳費等便民服務,與零食連鎖店錯位競爭。
最后數字化破局:從“人效”到“體驗”盒馬的成功證明,數字化不是簡單的上線APP,而是重塑消費場景。永輝需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庫存,利用大數據分析昆明消費者的偏好(如對鮮花、咖啡的區域性需求),甚至引入AR試吃、智能購物車等體驗創新。
綜上,永輝新迎新城店的關閉,不僅是昆明超市行業的警鐘,更是整個傳統零售業轉型的縮影。當消費者用腳投票選擇更便宜、更便捷、更獨特的購物方式時,大型超市若不能徹底拋棄“規模至上”的舊思維,終將被時代淘汰。或許正如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所言:“零售的本質不是賣貨,而是經營人心。”昆明零售業的未來,需要的不是另一個沃爾瑪或山姆,而是一個真正懂得本地人心跳的“新物種”,否則,昆明零售業的“達爾文時刻”將快速趕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