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經過上色處理的張愛玲老照片緩緩鋪陳開來,透過這些珍貴影像,曾經那位才情橫溢的張愛玲鮮活的模樣,如畫卷般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
兩三歲的張愛玲,坐在古樸藤椅凳上,臉蛋圓嘟嘟,像白面饅頭般可愛。她咧嘴露出乳牙,綻放燦爛笑容,眼睛彎成月牙,滿是孩童的清澈好奇。腦袋俏皮地歪向一側,幾縷柔軟發絲滑落,在那一刻,定格成歲月里純真美好的畫面 。
天津故居的小院前,陽光輕灑,張愛玲與弟弟張子靜(右)并肩而坐。他們懷里抱著從英國寄來的玩具,張愛玲抱著湛藍眼睛、金發碎花裙的精致洋娃娃,滿是喜愛。張子靜則緊擁憨態可掬的毛絨玩具狗,頭戴俏皮草帽,親昵地把臉貼在玩具狗身上,笑容燦爛。此刻,他們沉浸在玩具帶來的歡樂里,成為故居記憶中溫暖的片段。
天津的法國公園里,日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光影。張愛玲身著素色連衣裙,與身著簡約童裝的弟弟張子靜(左),安靜坐在古樸木長凳上。公園中綠樹、花草環繞,姐弟倆靜靜享受時光,成為公園獨特風景。
8歲的張愛玲(中)與表姐、表弟們合影。當時,他們搬去上海等母親和姑姑回國,舅舅家在張家浜。街口樓下的寶德照相館曾很時髦,舅母讓表姐表弟們帶著張愛玲去合拍了這張照片 。
上世紀30年代,正就讀中學的張愛玲,與姑姑張茂淵(右)留下了一張合影。從照片里兩人的神情不難看出,她們關系極為親密。
彼時張愛玲身著繼母孫用番給的舊旗袍,在一眾同學穿著嶄新衣裳的校園環境里,這些舊衣讓張愛玲深感自卑,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這段經歷深深烙印在她心底,此后成為張愛玲的一塊心病,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張愛玲成年后對服飾有著近乎偏執的執著。
1943年上海園游會上,張愛玲與日本影星李香蘭(山口淑子)相遇合影。張愛玲穿的是一件用被面改做的連衣裙,裙上有大朵鳳凰圖案。由于張愛玲身材高挑,若并肩而立,畫面難免失衡,顯得有些滑稽。于是,旁人找來一張椅子,張愛玲優雅落座,而李香蘭則姿態溫婉地側身站立一旁,留下這張特色合影 。
1944年,彼時張愛玲在上海文壇已嶄露頭角,其作品風格獨特,深受讀者喜愛,個人也頗具知名度。業余攝影家童世璋和友人張君聽聞張愛玲的才情與風采,出于對攝影藝術的熱愛以及對張愛玲的興趣,經人介紹,獲得了為張愛玲拍照的機會。
張愛玲一貫對服飾極為講究,此次拍照,她選擇了自己僅有的一套清裝服飾。清裝大襖有著獨特的款式與質感,或許色彩、圖案或工藝上有其特別之處,而內里搭配的薄呢旗袍,既貼合當時的時尚潮流,又展現出張愛玲的個人品味。
拍了幾張后,因單色呢旗袍在鏡頭中效果欠佳,為豐富照片風格,張愛玲在旗袍外披上浴衣。匆忙間,她脖子上留下了旗袍領的陰影,卻意外為照片增添真實感與故事性,生動記錄了她的風格與當時的文藝氛圍。
20世紀60年代,在舊金山寓所,張愛玲坐在堆滿稿紙的桌前,臉上綻放出極為燦爛的笑容。大眾印象里,她清冷孤傲,難得這般開懷。這也許是現存唯一一張她大笑的照片,讓我們得以窺見她內心的熾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