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的奇幻漂流》今日(2月28日)正式登陸國內院線,它已經提名了第97屆奧斯卡最佳長片動畫獎,與《頭腦特工隊2》《荒野機器人》競爭獎項。其實過兩天的3月2日答案就會揭曉,不過無論它是否獲獎,都是一部值得關注的動畫佳作。
這部動畫電影其實是比較考驗人耐心的,個人認為是有些觀看門檻的,不是因為故事晦澀難懂,而是因為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商業類型片(比如上面提到的兩部),是需要靜下心來去體會的那類影像作品。
導演兼編劇金茲·茲巴洛迪斯從2010開始創作,到現在也有15年了。而這部不到90分鐘的動畫作品是他創作生涯里時長最長的一部。上一部不到80分鐘的作品拍攝于2019年,此前的創作大多數是不到10分鐘的短片。
金茲本身是拉脫維亞人,所以片名Straume在拉脫維亞語中就是漂流的意思,對應英語的flow。而這部電影的氣質也和這漂流的狀態一樣,是比較意識流的創作方式。觀眾跟隨著以小貓為首的動物們一路順水漂流下去。正是因為猜不到下一步會發生什么,才更有了探尋的意味,帶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全片無語言和對白,這也是導演金茲一貫的創作方式。但通過動物的行為和動作,也能猜出它們的意圖,這種方式會讓觀眾更集中在角色的動作上,從而有效地帶動觀眾的主觀能動性。而這個故事,在有意無意之間,動物既有擬人的狀態,有時候又像是現實中動物完全自發的行為。
中文片名是把小貓作為主角,其實一起漂流的不止貓這一種動物。但也能明白,如果片名直接叫“漂流”或者“隨波逐流”這樣的名字,觀眾的興趣會減少,也相對抽象。而這樣一部本身就顯得小眾的影片,如果沒有更生動活潑的片名,估計看得人就更少了。
和小黑貓一起漂流的還有小狗、水豚、狐猴蛇鷲這些動物,它們的脾氣秉性各異,也就豐富了這個漂流的旅程。之所以它們會相遇,也是因為洪水淹沒陸地和森林后,林子里的陸地動物想要生存下去,就需要一條船帶它們離開,剛才提到的幾只動物就這樣相聚在同一條船上。
最初船上只有看起來很萌,比較懶的水豚,小貓來了之后,狐猴也跟著加入進來,它總忘不了那一筐視作“寶貝”的瓶瓶罐罐,特別是里面有一個可以照見自己相貌的鏡子,而這跌跌撞撞的旅程,鏡子也總有被打碎的那一刻。
在這些動物中,顯得比較高傲的就是蛇鷲。在相對平緩的故事中,有一場它保護小貓的情節,可以說是片中戲劇沖突最強烈的一場。這只蛇鷲為了小貓不被同類傷害,在和鳥群中一只蛇鷲對決失敗后遭遇族群的排擠,它完全可以飛走,但還是跟隨其他小動物隨船而行。
同樣帶有驚險意味的就是臨近結尾,洪水退去,重新回到森林陸地的狀態。那條帶著動物們漂流的船掛在樹上即將墜落。坐在船里的水豚還未逃出來,此時包括小貓、小狗和狐猴在內的動物一起幫忙將水豚救下來,歡快的相聚也帶來令人感動的時刻。
在相對寫實的劇情里,小貓和蛇鷲告別的場景卻是充滿神秘和夢幻色彩的。蛇鷲雖然保護了小貓,但在漂流的過程中,它其實和其他動物的關系比較緊張,甚至狐猴因為自己心愛的物件被蛇鷲踢到水里而與其發生肢體沖突。只有小貓會把從水里捕捉到的小魚放在蛇鷲腳下,正像當初蛇鷲為小貓所做的那樣。
蛇鷲和小貓的告別,以及小貓多次有驚無險地逃離險境,這些內容給動畫作品帶來某種神秘感,包括那頭巨大的倒在叢林中的鯨,也包含著神性和隱喻,某種程度上來說,它也是保護小貓脫離危險的動物之一。
直觀層面,本片對養貓養狗,或者說對喜歡寵物的觀眾會更友好。另外,不是很建議帶小朋友去看,因為不能理解這種表達方式的情況下,可能會覺得乏味。不過,如果有興趣培養孩子欣賞能力的家長,倒是也可以把本片當作一個有進階意味的欣賞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