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打了三年的烏克蘭,最終還是走到了這一步——被擺上了談判桌,成了各方勢力博弈的籌碼。
最近,一則重磅消息悄然引爆輿論場:烏克蘭和美國,這兩個看似命運共同體的國家,竟然要簽署一份礦產協議。協議內容更是勁爆:烏克蘭要拿出未來油氣資源收益的一半,成立一個重建投資基金,而美國則以其他方式注資,基金由美烏共同管理。
更扎眼的是,烏克蘭還要優先向美國企業開放稀土、石油、天然氣等關鍵礦產資源的開發權!作為交換,美國給出的安全保障承諾,聽起來卻顯得那么飄渺無力。
這哪是合作?這簡直是赤裸裸的資源掠奪!
一紙協議,烏克蘭的自主性被無情削弱,地緣價值被加速稀釋,而歐洲國家,再次被邊緣化,話語權更是被碾壓在地。美國這一手釜底抽薪,不僅能牢牢控制烏克蘭的稀土等戰略資源,減少對中俄的依賴,更是在全球資源版圖上,狠狠地插了一刀!
想想三年前,俄烏沖突爆發,歐洲國家前赴后繼,又是輸送武器,又是經濟援助,口口聲聲保衛烏克蘭主權。可如今呢?美國一聲令下,直接繞開歐洲,和俄羅斯談起了烏克蘭的未來。歐洲大陸,再次淪為看客,只能眼睜睜看著美俄瓜分烏克蘭,心里的苦澀,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別忘了,自從特朗普上臺后,這世界局勢就變得詭譎莫測。美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勢姿態,直接插手俄烏沖突,把烏克蘭和歐洲都晾在一邊,徑直和俄羅斯對話,甚至和普京政府達成了某種共識——推動烏克蘭盡快舉行總統大選!
延宕的大選:烏克蘭總統的魔咒
烏克蘭總統,似乎真是一個被詛咒的職位。五年任期,能連任兩屆的,屈指可數。細數歷屆總統,除了庫奇馬時期,烏克蘭還能勉強維持多元外交,在俄羅斯、歐盟和美國之間,小心翼翼地走鋼絲,尋求微妙的平衡。
可庫奇馬之后,隨著俄羅斯國力復蘇,烏克蘭民族主義抬頭,這種平衡,注定難以為繼。烏克蘭內部的撕裂,也愈演愈烈。難怪有學者悲觀地認為,烏克蘭,是一個民族國家建構失敗的活生生案例。
澤連斯基,本是一個例外。他以戰時總統的身份,硬生生續期了自己的任期,雖然沒有連任,但卻巧妙地利用了戰時戒嚴狀態禁止大選的法律漏洞,繼續穩坐總統寶座。
可這一招,卻落人口實,俄羅斯直接指認澤連斯基為非法總統。在莫斯科看來,即便要進行和平談判,澤連斯基也不夠格,他們要和代表烏克蘭民意的烏克蘭拉達談判,言外之意,直接把澤連斯基踢出局!
更有甚者,特朗普政府也和莫斯科遙相呼應,開始在烏克蘭大選問題上發力。美國俄烏特使,基思·凱洛格,竟然用命令的口吻說,烏克蘭大選必須進行,還說什么大多數民主國家都在戰爭時期舉行選舉,簡直是霸道到了極點!
就連馬斯克也來補刀,嘲諷澤連斯基烏克蘭人民對舉行總統選舉不感興趣的言論,一句啊對對對對,充滿了不屑和玩味。
無論是共和黨,還是特朗普,都對澤連斯基厭惡至極,他們天真地相信,只要換一個民選總統,烏克蘭就能更好地和俄羅斯相處,這簡直是一廂情愿的政治幻想。
被出賣的烏克蘭,被遺忘的歐洲
外部勢力如此急迫地推動烏克蘭大選,其真實意圖,昭然若揭——削弱烏克蘭的獨立性。俄羅斯直接不承認澤連斯基的合法性,擺明了要和無政府狀態的烏克蘭談判,這等同于,直接把烏克蘭從談判桌上抹去!
而美國呢?看似態度曖昧,實則心懷鬼胎。他們既想出賣烏克蘭的利益,又想在國際道義上裝好人,真是既要又要的虛偽嘴臉。特朗普政府更是陰險地玩起了兩步走策略——先是含蓄地表示,烏克蘭需要在停火后舉行大選,然后,再由美國直接和莫斯科私下達成?;鸩輬D。
在特朗普的如意算盤里,只要美俄劃好?;鹁€,凍結戰火,美國就能順勢推動烏克蘭大選,扶植一個比澤連斯基更聽話的新總統。到時候,無論是像三八線一樣長期凍結沖突,還是為了換取俄羅斯的重大利益,徹底出賣烏克蘭的主權領土,對特朗普政府來說,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畢竟,他要的是兌現對選民的承諾!
事實上,這個劇本已經開始上演了。特朗普直接給普京打了電話,長達90分鐘的密談,又是歡迎普京重返國際外交舞臺,又是宣布可能在沙特舉行面對面會談,美俄兩國,儼然要撇開所有中間商,直接私定終身了!
更諷刺的是,美俄打完電話,白宮才慢悠悠地給澤連斯基補了個電話。澤連斯基本人,也只能無奈地向記者表示:這并不愉快。據說,特朗普和普京煲電話粥90分鐘,留給通知澤連斯基的時間,只有區區十幾分鐘,這輕描淡寫的態度,簡直是對烏克蘭赤裸裸的羞辱!
美俄暗通款曲,不僅甩開了烏克蘭,也把歐洲徹底排除在外。美俄直接談判,意味著歐洲,連旁聽席都沒資格坐!歐洲大陸,再次被遺棄!
歐洲各國的態度,也變得微妙起來。曾經援烏最積極的東歐國家波蘭,已經開始見風使舵,認為烏克蘭?;鸷蠹尤氡奔s已經不是選項。而那些援烏不給力的西歐國家,則似乎被特朗普的粗暴行為徹底激怒。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痛心疾首地呼吁,德國國防軍必須變得更強大,國防預算必須遠超2%,因為新一屆美國政府的世界觀與我們不同了,他們不再優先考慮既定規則、長期伙伴關系以及相互信任。歐洲國家,終于意識到,自己不過是美俄博弈中的小配角,隨時可以被犧牲的棋子。
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強硬表態,德國不會接受一場被強加的和平。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疾呼:如果和平意味著投降,那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壞消息!言語中,充滿了對美俄背信棄義的憤怒和無奈。
就連北約秘書長呂特,在特朗普上任后,在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也變得越來越口風松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苦口婆心地警告特朗普,讓烏克蘭成為一個失敗國家,不僅會削弱歐洲,也會削弱美國,并呼吁特朗普致力于實現公正的和平,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歐洲命運的擔憂。
民主黨執政時期,歐洲(尤其是西歐),還能亦步亦趨地追隨美國的拱火政策,還能在美俄博弈中渾水摸魚。可如今,共和黨變臉比翻書還快,歐洲突然發現,自己竟然面臨著被美俄聯手拋棄的慘淡局面。歐洲大陸,這次是真的被逼到了墻角!
被逼到墻角的歐洲,會做出什么反擊?歐洲大陸,能否有足夠的力量,參與甚至左右俄烏局勢?歐洲的反應,或許將成為俄烏和談是否會徹底淪為美俄和談的最大變數!
而身處暴風眼中心的澤連斯基,也敏銳地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多次強調,和談不僅要給烏克蘭安全保證,更要給整個歐洲安全保證。他試圖將烏克蘭的利益,和歐洲的安全捆綁在一起,以此來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可這捆綁,又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誰將成為鴿派總統?
美俄兩國,都在明里暗里地逼迫烏克蘭舉行大選。俄羅斯的目的,是削弱烏克蘭的團結,而美國,則更直接,他們希望選出一個立場更軟的新總統,一個能更好地和俄羅斯相處的乖寶寶。
可烏克蘭人民,真的愿意配合美俄的劇本嗎?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烏克蘭人,都反對在沖突持續的情況下舉行大選。畢竟,槍林彈雨之下,誰還有心思搞選舉?
民調也顯示,澤連斯基的支持率,確實面臨著下滑的風險。2023年,他的支持率還高達47.4%,位居所有潛在候選人之首。可到了2024年,經歷了反攻失利,以及解職總司令扎盧日內等一系列風波后,他的支持率,已經跌到了23.7%。而被他解職的扎盧日內,反而成了聲望最高的潛在候選人,支持率高達41.4%。
更耐人尋味的是,最近,澤連斯基竟然對潛在的總統候選人,波羅申科,實施了制裁。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在美國敦促烏克蘭大選后,澤連斯基開始未雨綢繆,鏟除異己,鞏固自己的權力。
事實上,澤連斯基和波羅申科,本就是積怨已久的政壇老對手。波羅申科也一直試圖團結極端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以及軍隊內的反對派,來挑戰澤連斯基的地位。但波羅申科真的能對澤連斯基構成威脅嗎?恐怕未必。畢竟,波羅申科的黑歷史也不少,經濟弊案纏身,民意基礎早已大不如前。澤連斯基對他的制裁,或許更像是一次清理門戶,清除異己。
即便波羅申科真能咸魚翻身,重新當選總統,也未必有利于俄烏和談。畢竟,當年波羅申科當政時,對俄羅斯的態度,可是出了名的強硬。
目前民調最高的扎盧日內,和另一位潛在的軍方候選人西爾斯基,都是軍人,而非傳統的政客。扎盧日內至今都沒有明確宣布參選,只有一些蹭熱度的政治老油條,不斷試圖拉攏他。他之所以聲望高,恰恰是因為他的軍人和政治素人身份,一旦宣布參選,反而可能會跌下神壇,失去一部分支持。
目前來看,澤連斯基已經宣布競選連任,在目前的參選人中,他依然是最有力的競爭者。即便軍方候選人真能黑馬逆襲,軍人總統,恐怕也很難比澤連斯基更鴿派。至于其他的在野黨,目前都不成氣候,難以對澤連斯基構成實質性威脅。
俄烏雙方在和談中,都執著地要求對方提供安全保障,這無疑是明斯克協議的慘痛教訓——曾經試圖凍結烏東戰火的明斯克協議,最終還是淪為一紙空文,戰火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全面沖突。前車之鑒,后事之師,誰也不想重蹈覆轍。
而要獲得安全保障,俄烏兩國,都不得不求助于美國。對烏克蘭來說,最好的安全保障,莫過于加入北約,退而求其次,也希望外國駐軍來保駕護航。而對俄羅斯而言,所謂的安全保障,除了邊界問題,最重要的,恐怕是要求美國全面解除制裁,讓俄羅斯重返國際社會。
俄羅斯想要的,遠不只是一場停火,他們要的是重返國際社會的通行證,而這些,都不是和烏克蘭能談出來的,必須要直接找美國掰手腕。而特朗普政府,雖然不吝于出賣烏克蘭的利益,但真的會輕易接受俄羅斯的漫天要價嗎?恐怕未必。
烏克蘭是否會舉行總統大選?俄烏沖突是否能在近期結束?烏克蘭,這盤大國博弈的棋局,最終又將走向何方?一切,仍然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沖突中,烏克蘭,早已淪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