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不斷上漲的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另一邊是企業招聘無人勝任的困境,在學生就業和企業需求之間劃下橫溝的,無疑是實習實踐教育的欠缺。高校作為連接企業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急需把實習實踐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實習實踐中提高教育質量。
就在近日,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社會實踐隊前往長汀,開展了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也是該校師生第十年來到長汀。
他們的工作不僅賦能長汀生態治理模式,助力“長汀經驗”成功入選聯合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其成果還斬獲了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三等獎福建省特等獎
就以最近2024年暑期的社會實踐項目為例,福建農林大學學生在長汀縣南坑村采用無人機等現代手段檢測了南坑村1800畝人工林病蟲害情況,采集長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狀調查問卷1000余份,并結合專業內容制定相關解決方案。換言之,通過福建農林大學為學生搭建的實踐平臺,該校學生能夠置身于專業真實的應用場景、接觸到行業內真實的問題,從而強化對知識的現實應用、對創新的切身感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不僅如此,截止到目前,福建農林大學建立了校外實踐、實習實訓基地604,與多家國有企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事業單位等簽署了校企合作戰略協議,進一步從學校層面拓展、落實大學生實習實踐場所。
近三年來,該校更是每年投入超過300萬元用于學校校外自有教學實踐基地運行與建設。也就是說,在實習實踐的渠道上,福建農林大學為該校學生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選擇空間,這也從另一角度助力該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福建農林大學近年來應屆本科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左右,其中有約一半的畢業生進入企業任職,進入國企央企的畢業生更是占到了20%左右,就業質量十分不俗。
總而言之,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福建農林大學能夠從實踐教育角度,為該校學生搭建起通往高質量就業的橋梁,僅憑這一點,就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