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會有尿路感染的問題,喝一點點水就要上廁所,痛到難以忍受,特別煎熬。尤其晚上更是因為尿頻的問題,經常起夜,睡也睡不好。對于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調理呢?
尿頻尿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醫認為,尿路感染是因為外感濕熱之邪,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導致濕熱內生,下注膀胱,影響了膀胱的氣化功能。
如果尿頻伴隨有尿急、尿痛或夜間起夜多于兩次,可能不是簡單的生理現象。
不正常的尿頻不僅僅體現在排尿次數的增多,它還可能伴隨尿意緊迫、尿道灼熱或者是排尿后仍感不適。
很多人認為尿頻、尿急就是“上火了”,自行吃點抗生素或口服清熱利濕的中成藥,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尿頻、尿急需要辨證論治,不能一味地清熱利濕,更不能濫用抗生素。
此外,尿頻如果伴隨有尿痛、血尿或持續的腹部不適,那么這可能是尿路感染、糖尿病或其他健康問題的信號。
中醫怎么調理?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介紹尿頻、尿急不同類型的養生調護及防治:
膀胱濕熱
多見于中青年女性急性尿路感染,起病急,病程短,癥見尿頻、尿急、尿熱、尿痛,外陰瘙癢,小腹脹滿,無發熱惡寒,舌苔黃膩。可以用白茅根3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煮水代茶飲。
功效:清熱利濕,利尿通淋。
肝郁氣滯
多見于育齡期女性,癥見尿頻、尿急,無尿熱尿痛,情緒低落,容易緊張,有強迫癥,睡前必上廁所,但尿量不多。
注意調暢情志,勞逸得當,可以多吃一些疏肝理氣食材,如黃花菜、花菜等。可以用玫瑰花10g、月季花10g代茶飲。
功效:疏肝理氣。
心腎不交
多見于中青年女性急性尿路感染,起病急,病程短,癥見尿頻、尿急、尿熱、尿痛,外陰瘙癢,小腹脹滿,無發熱惡寒,舌苔黃膩。
多見于反復尿路感染患者,癥見尿頻、尿急,心煩急躁,失眠多夢,上熱下寒,注意規律作息,不要熬夜,可以多吃一些養陰清熱食材,如百合、銀耳等。可以用白茅根15g、黃連3g、肉桂1g煮水代茶飲。
功效:清熱利濕,交通心腎。
腎陽虧虛
多見于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反復使用抗生素或寒涼藥物,癥見尿頻、尿急,畏寒肢冷,夜尿頻多。
可以用肉桂3g,干姜3g代茶飲
功效:溫補腎陽。
瘀熱互結
多見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患者,癥見尿頻、尿急,排尿不暢,小便渾濁,小腹脹滿,陰囊潮濕,舌暗紅。
建議食用一些清熱利濕的食材,如生薏米、赤小豆等;代茶飲可以用梔子6g、生山楂6g、白茅根15g。
功效: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醫案
唐某,女,35歲。懷孕7月,因尿頻、尿急伴尿道口疼痛3小時來診。
主訴:患者今日晨起,無誘出現尿頻、尿急、尿痛,伴有小腹部輕微疼痛,尿道口灼熱疼痛,猶如刀割,坐立不安,彎腰弓背并腿稍覺舒服,痛苦面容。舌質淡紅,舌邊齒痕,舌苔薄白,脈沉數。
治法:溫陽解表、利水通淋
處方:豬苓湯加桂枝治療
茯苓15克,豬苓15克,澤瀉15克,桂枝10克,滑石20克,甘草6克,車前草30克。一副。
復診:患者抓藥回家,次日復診,上述癥狀已經明顯好轉,已無尿道口灼熱疼痛感,尿頻尿急癥狀也明細改善,仍以上方繼服1副,病愈。
專家介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