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溺在的老面饅頭的世界中。
——今天的編輯土豆兒
上月寫,開篇提到是因為去吃隔壁“花鳥魚”才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位寶藏師傅,看完推文住在附近的朋友說:花鳥魚我都收藏了幾年一直沒去吃。
于是前幾天又去二刷花鳥魚。
花鳥魚,三個字聽起來不太像個川菜館子,路過不仔細看會以為是一個老式的茶坊。
整個風格有點像2000年左右初四川人家里的常見裝修,帶花的米色窗簾,金邊框的油畫,原木色的門框包邊,還有20年前家里電視柜冰箱上常見的塑料假花。
這家店在東通順街開了11年,來的基本都是附近的居民,在隔壁戰(zhàn)旗住了30年的@黃老師 說,反正有朋友親戚來了,就帶到這兒吃,都習慣了。
花鳥魚的招牌菜有4個,花鳥魚、香糯鵝掌、香炒牛肉、青椒肥腸雞。
花鳥魚 有3種魚可以選,還可以做3個味道,剁椒、清蒸、豆瓣,還能選辣度。
裸斑38元、鉗魚58元、鱸魚68元。第一次吃我們選的裸板,適合兩人吃。
第二次選的鉗魚,稍大一點。口味都是剁椒味,雖說是剁椒但是一點兒都不辣,剁椒和蒜蓉汁水潑在蒸好的魚上,我猜最后還澆了一層熱油,才能激發(fā)蒜香,魚細嫩入味,蒜味突出,剁椒清新。
每桌一條的花鳥魚,一上來就讓我們頻頻點頭的,竟然讓老板先把飯打來,因為佐料太下飯了。
第一次吃的時候鵝掌和肥腸雞,我們選了后者,一開始以為是類似火鍋肥腸雞的做法,沒想到是青椒小煎雞里加了肥腸。
肥腸應(yīng)該是提前鹵過,跟小青椒和雞肉爆炒之后,焦脆彈韌,雞肉不柴干香十足,此刻應(yīng)抿一口小酒。
第二次就心心念念必須嘗 香糯鵝掌 ,上來一盆糊糊。
這道菜也是讓人吃起來有驚喜,一抿就化的鵝掌不用多夸,妙的是里面的配料,有松軟化渣的蕓豆和顆顆香濃的水豆豉。
再一挑,下面蓋著面條,已經(jīng)洗飽了醬汁,我們拍大腿,早知道就先不吃米飯了。面條上有層豆子留下的沙沙口感,邊吃邊感嘆,這個老板的點子還多喃!
最讓我們?nèi)丝滟澋氖?絲瓜炒蛋,簡直就是濃墨重彩后的一陣清風,絲瓜清爽滑脆,沒有點兒絲瓜的土腥味。
我們最先光盤的竟然是這道絲瓜,邊吃住在太升路附近的朋友就決定要把全家?guī)?strong>,特別是要把熱愛廚藝的老爸帶來。
對了糯米愛好者,一定要點它家的手工糍粑,切成菱形的糍粑每個都裹滿了像不要錢一樣的豆面,點睛之筆是中間的黑芝麻醬,粗粒的黑芝麻讓糍粑香上加香。
非常罪惡的連吃了三塊兒,都不想打住。
還有很多香炒牛肉、螞蟻上樹、涼粉燒牛肉這些菜都是相當下飯,總之兩次點的菜都無一踩雷,還沒吃完,我就在盤算下次天氣再熱一點要來點花鳥雞、漢源花椒魚、小炒土豆........
這個小巧玲瓏的店,挺打動人的:一是孃孃們熱情,雖然就三個孃孃,但都穿著統(tǒng)一的店服,店里角角落落都干干凈凈;二是用料不錯,牛肉用的牦牛肉、雞是劍閣跑山雞、茂縣的花椒。三是很多菜都有大小份,想多嘗幾個都沒壓力,四當然是最關(guān)鍵的,性價比極高,兩次吃下都吃撐了,還打包帶走都才人均50多元!
對了,上菜很快這個也很拉好感。
不過本來還想挖挖這個店背后的小故事,只是知道是唐姓的兩兄妹開的,女老板說:你的這些問題我不好回的。于是再沒理我。
如果帶外地親友小聚,這里是個不錯的地方,家常溫馨,又不過分火辣。
今日編輯 | 土豆兒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Fion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