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特斯拉在中國正式推出了所謂的“FSD功能”,官方定義為“智能輔助駕駛功能”,這一舉措標志著FSD正式逐步進入中國市場,對于眾多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
然而,此次解鎖的功能僅對那些支付了6.4萬元人民幣購買FSD套件的用戶開放,并且初期只適用于特定車型。特斯拉在更新說明中特意加入了免責條款,強調“功能的時空有效性可能因車輛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換句話說,這個版本的FSD更像是一個“限量版內測副本”:價格高昂、風險不小,使用需謹慎!
與之前大家熟知的AUTOPILOT相比,這次進入中國的FSD更接近于之前宣傳中的端到端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也就是許多消費者期待已久的智駕系統(雖然依舊沒達到L3標準,頂多算L2+級)。美國的“黃金算法”首次登陸中國,其歷史意義不亞于當年麥當勞將巨無霸漢堡帶入中國市場的震撼。
盡管如此,在日理萬機的馬部長剛為此發表祝賀不久,這套FSD便遭遇了嚴重的“水土不服”。
國內知名車評人陳震在北京測試了特斯拉的FSD輔助駕駛的表現,結果FSD經常走非機動車道右轉、右轉道直行、壓實線等等,數小時內竟然產生了7個違章。嚇得見多識廣的陳震連夜跑去交警隊處理。
而另一位汽車博主更是直接經歷了“特斯拉FSD中國首撞”。這年頭做博主進行產品測試確實不容易,看來這次FSD只能打88分,剩下的12分全給交警吧。
目前,整個網絡上的汽車媒體平臺、博主以及愛好者們都在爭先恐后地測試FSD,倒是給了特斯拉不少深度學習中國路況的機會,不過普遍充滿了失望。
綜合多方測試結果來看,本次引入中國的特斯拉FSD具有明顯的優點,比如整車感知和控制能力強大,提供了非常流暢的體驗。
缺點同樣顯著,由于缺少大規模國內路況專門訓練,它的尋路能力差,甚至會產生逆行,還不太懂得遵守國內交通法規,比如喜歡壓實線、喜歡闖臨時設置的紅綠燈,同時對行人的反應太大,經常在很遠處就一腳剎車,容易釀成追尾事故。
歸根結底,特斯拉FSD尚未完全適應中國的國情:美國大路、高速多,地廣人稀,出門代步都是開車,導致開車幾小時都遇不上幾個行人,更別提自行車和老年代步車了,況且美國人開車“認死理,不太懂變通”。而中國人口密集,行人、非機動車數量龐大,市區有林林總總的公交車道、分時限牌、左右轉和掉頭專用車道和實線,監控探頭和交通燈設置也極為復雜,更別提路上一些不遵守交規的小可愛了。
面對交通狀況復雜的中國,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本地化調整。特斯拉若想在中國推進自動駕駛技術,最理想的方案是在本土建立超算中心和數據中心。但是,由于美國政府的限制,特斯拉的核心AI模型和算法無法在中國境內進行訓練,這成為了最大的挑戰。
至于國內車企是否準備好迎接特斯拉PSD的競爭?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專家媒體交流會上表示:“我曾經也擔憂特斯拉FSD的到來會‘贏者通吃’,會把中國自動駕駛市場攪得‘天翻地覆’,不過現在我的擔心大幅下降。”
歐陽明高直言,中國汽車企業廣泛接入DeepSeek,這讓他對特斯拉FSD入華后,國內企業在智能駕駛領域仍能居于領先地位增強了信心。
不過,這場游戲才剛剛開始,自動駕駛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在見證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