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題。
本文成于2025年2月17日。
【正文】
本文聚焦31個省級行政區的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
一、整體分析
各地兩會按照層級從下至上依次召開,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等事項。整體來看,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系統對2024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并明確2025年目標任務。其中,各地政府工作報告還對財政、金融、地產、產業等領域的工作事項進行明確。
其中,財政方面,各地基本均明確要積極爭取資金、優化支出結構、推進化債工作以及防范化解債務風險;金融領域,基本均要求強化服務實體經濟、聚焦重點產業和項目;地產領域,普遍強調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構建房地產新模式;產業科技方面,各地亦普遍強調更加注重產業升級、培育新動能、加大投入以及積極推動成果轉化。
這 31 篇政府工作報告圍繞 2024 年的工作回顧和 2025 年的目標任務,從多維度總結各地發展情況與規劃。在財政上,各地積極爭取資金、優化支出結構;地方政府債務方面,推進化債工作,防范債務風險;金融領域,強化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創新;銀行聚焦支持重點產業和項目;地產行業,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產業發展注重升級、培育新動能;科技領域,加大投入、推動成果轉化。
二、各地對自身不足的總結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2024年工作后、部署2025年工作之前,均會有一段話剖析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經濟運行、產業結構、科技創新、民生保障和政府自身建設等方面,
(一)經濟運行方面主要包括消費回升慢、投資增長趨嚴、外貿形勢嚴峻、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就業增收存在壓力等。例如,廣西指出其經濟增長不及預期,黑龍江省指出其民間投資、制造業投資占比不高,北京指出其存在消費不振、外資下降以及湖南提出其穩增長壓力較大、地產和出口等領域下行壓力較大等。
(二)產業方面主要包括結構不夠優、基礎薄弱、新舊動能轉換承壓、科技創新仍有短板等。例如,北京指出其部分產業面臨增長壓力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不順暢、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不足,海南制造業投資較少、湖南新興產業規模相對偏小及成果轉化應用有待提升等。
(三)民生保障方面主要包括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體就業增收面臨壓力、區域發展不平衡、短板領域較多且較為突出、公共服務優質資源分布不均衡、市縣財力緊張、基層“三保”壓力較大等等。
(四)其它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治理、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等方面。
三、各地對財政與地方債務的闡述(一)近半數地區直指自身財政與債務壓力較大
十幾個省級行政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直指自身財政與債務壓力較大,如江蘇提出“財政收支平衡難度加大”、河南提出“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湖北提出“基層‘三保’壓力加大”、安徽提出“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河北提出“部分市縣財力緊張”、重慶提出“財政收支矛盾較大”、遼寧提出“一些地區基層財政困難”、云南提出“防風化債和基層‘三保’等壓力較大”、廣西提出“基層‘三保’壓力大”、貴州提出“財政收支壓力加大”、吉林提出“債務化解帶來的收縮效應仍會延續…部分市縣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以及湖南提出“地方債務還本付息持續承壓、平臺公司轉型有待加快,基層‘三保’壓力較大”等。另一些沒有披露的地區也存在類似問題,如甘肅、內蒙古、黑龍江等地。
(二)普遍將向中央爭取資金作為重要任務
各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普遍將向中央要資源資金,即積極爭取各類中央資金(如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政府專項債等)作為重要任務。例如,內蒙古提出爭取將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大盤子、搭上中央政府紅利的“列車”;廣東提出要積極爭取并用足用好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用好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浙江提出力爭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中央預算內投資等份額占全國比重穩中有升等。
(三)多地明確要推進財稅體制改革
當然這也是二十屆三中全會的任務,包括財稅體制改革與資產盤活等方面。例如,海南省本級全面推開零基預算改革,內蒙古自治區推進零基預算和績效管理改革,廣東提出要落實地方財政科學管理試點任務…推動“補改投”改革擴點帶面…落實“三保”支出責任制;湖北提出要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管理,促進國有“三資”分散變集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宏觀配置效率和微觀使用效益等。
(四)多地明確了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的任務和目標
主要路徑包括提升政府債務管理水平、健全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強化全口徑債務監測監管等,如通過多種方式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壓減融資平臺數量等。例如,內蒙古指出其政府債務化解任務依然艱巨,繼續優化“四個一批”舉措支持基層化債,壓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數量,壓實基層“三保”責任,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江西提出落實防范化解經濟和金融領域重大風險“1+7”工作方案和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1+9”實施方案,用好債務風險監測機制,持續壓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數量和存量經營性金融債務等。
這其中有些提法值得進一步關注,如湖南特別提出要嚴控村級債務,江西提出其保持全國唯一債券零違約省份,寧夏提出“六個下降”和“六個嚴防”等。
四、各地對金融與地產方面的闡述:部分地區的一些提法值得關注
(一)金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存在感不強,主要體現在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等層面。不過有些地區的提法值得關注,如廣東提出“深化粵港澳金融機構互設、金融產品互通、投融資渠道雙向擴容…支持深交所建設大灣區債券平臺…打造全牌照金融控股平臺”,河南提出實施省管金融企業“五定”改革,湖北提出“堅持股權投資做引導、債權融資做增信、資本市場募資做培育”,湖南提出“穩妥推進農信社改革,打造現代農村金融企業”,遼寧提出“推動存量風險早日出清”,廣西提出“高水平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新疆提出“新疆農信統一法人改革方案獲國家批準”,天津提出“用好消費金融牌照”,吉林提出“農信系統綜合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寧夏提出“金融風險處置做法被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肯定為‘寧夏經驗’”等。
(二)地產方面,基本沒有增量信息,普遍將“保交房”“白名單”項目投放及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作為重點方面,最終落腳點基本均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五、各地對產業方面的闡述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普遍強調要在產業與科技方面積極布局。例如,產業方面,提出要聚焦新興產業培育與傳統產業升級,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加強產業集群建設;科技方面,提出要注重創新平臺搭建、核心技術攻關以及人才培養引進,以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等。具體看,
(一)廣東提出其新能源汽車產量、工業機器人產量、智能手機產量和集成電路產量分別貢獻了全國的1/4、44%、40%和18%,同時其低空經濟還聚集了全國30%以上的產業鏈企業;在外貿方面,廣東亦提出要擴大電子信息、智能家電、電動汽車等產品出口,穩住歐美日韓市場,拓展東盟、中東、拉美、中亞等新興市場,挖掘非洲、南太平洋島國等市場潛力。
(二)江蘇提出要重點打造智能電網、工程機械等10條具有國際優勢 ,生物藥、集成電路等10條具有全國優勢,飛機配套等具有發展潛力的重點產業鏈。
(三)湖北提出搭建科創、金融等4大功能類平臺和汽車、醫藥等8個產業類平臺。
(四)福建提出要推動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突破30%;鞏固新能源汽車、電動船舶等全產業鏈優勢,積極發展電動飛機等新能源航空器,全面推進“電動福建”建設…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新材料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氫能、新型電池、未來顯示、低空經濟、智能機器人等產業,建好福州、廈門、泉州3個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
(五)安徽提出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推進智能終端、工業軟件等技術攻關,高質量建設中國聲谷、視谷、傳感谷…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
(六)青海提出要構建以汽車鋁合金輪轂、高端鋁箔等為主的優勢產業集群。
六、其它(關注國央企改革)
其它一些值得關注的表述包括但不限于:
(一)廣東提出“在港口、航運等領域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江蘇提出“加快能源、礦產、種業等領域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上海提出“推進一批集團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營業收入占比提高到30%左右”,陜西提出“推動文化、金融等領域企業重組,提高水務、農業、經貿等重組企業核心競爭力”,重慶提出“推動建筑、房地產、酒店、類金融等板塊業務整合”。
(二)浙江提出“支持優質企業增資擴產,確保項目投資增速快于GDP增速、制造業投資增速快于面上投資增速、民間投資占比穩定上升,實際使用外資占全國份額保持基本穩定”,安徽提出“支持優勢行業龍頭企業橫向組團、縱向共鏈、資本合作,合力拓展海外市場”,河北提出推動鋼鐵等優勢產能“走出去”。
(三)內蒙古提出“去年央企在我區投資有所下降,今年一定要追上來”。
七、附件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發布當日的判斷。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本公眾號所載信息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本公眾號對所載原創內容保留一切權利,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本公眾號所載的任何原創內容。如征得本公眾號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對相關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