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蒙古懵了,號稱基建狂魔的龍哥,只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就在蒙古邊境建好了電子圍欄。某些事情怕是干不成了……
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面對這得天獨厚的優勢,蒙古國卻選擇自謀生路。
有了中國和俄羅斯的保護,蒙古國豈不是可以高枕無憂嗎?為何卻偏偏想要試著撞一撞南墻呢?
實際上,蒙古國認為自己也“委屈”的很,雖然有困難的時候,中國總會不計前嫌,第一個伸出援助之手幫助自己,可自己也想要謀求更大的發展啊。
海陸空,全部都要經過中國或者是俄羅斯的海防、陸地、航空,這么一看,蒙古國反倒認為中國掌控住了自己的命脈,是中國和俄羅斯“遏制”了自己國內的發展。
這個時候,蒙古國的“異心”被一直等著鉆空子的美國看到了,既然蒙古國迫切地想要從中國地羽翼下“獨立”出去,那美國何不順水推舟,從而撕開一道口子呢?
美國不會無緣無故地幫助蒙古國,這一點,蒙古國總理怎么會不知道呢,那么美國除了想要在國際社會上擴大影響力之外,就真的別無所圖嗎?
別看蒙古國只是一個小國家,國內的資源卻是豐富的很,光是礦產資源,就足以讓蒙古國國內群眾衣食無憂。
蒙古國的礦產資源豐富,煤礦、鐵礦、銅礦、黃金、石油、天然氣……幾乎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國土面積雖然不算特別遼闊,但耐不住人口少啊,歸根結底,還是占據了“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優勢。
除了礦產資源以外,蒙古國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畜牧業資源也是相當豐富了,最重要的是,蒙古國國內也發現了大量的稀土資源。
在國內發現大量的稀土礦,更是讓蒙古國喜出望外,當今科技的發展、時代的潮流,已經和稀土緊密相連,若是沒有稀土,一切免談。
若是擁有稀土,那就相當于擁有了未來科技的主動權,比如電子設備方面、航空航天領域、人工智能方面。
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電子設備……這些哪一個不是未來發展的重頭戲,稀土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而這或許也是蒙古國“飄”的原因。
美國當初可是承諾從蒙古國購買大量稀土,還支付了非常可觀的押金,可到最后呢?結果呢?當初說好的事情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蒙古國稀土也開采了,環境也污染了,人力、物力都出了,結果卻是被“放了鴿子”。
吃了虧,蒙古國并沒有吃一塹長一智,反而繼續選擇與美國就稀土領域方面進行合作,尤其是總是選擇在中國面前蹦跶、在太歲頭上動土。
中國抱著大國風范與蒙古國相交,多次雪中送炭,換來的卻是蒙古國的“不識好人心”,那么中國現在也明白過來了,不能一味的做好人,應該適當“亮亮劍”。
中國為了保護稀土資源,不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導致稀土流失,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就在中蒙邊境修建了電子圍欄。
無死角攝像頭、監控、無人機,一天24小時不停歇進行監看,想要在中國的眼皮子底下將稀土運出去,蒙古國還真做不到。
想要搞一些小動作,中國根本不費任何心思就可以輕而易舉知曉,有了這層保護,蒙古國還會如此明目張膽的和美國進行稀土交易嗎?
美國也有稀土,為何老是想著從別的國家引進呢?或許就在于兩點:其一、沒有技術;其二、開采稀土的過程過于繁瑣、麻煩。
引進的稀土價格又算不上多昂貴,美國自然不愿意花費過多的心思,直接從中國引進不就好了,畢竟中國的稀土提純技術在世界上可是杠杠的。
可美國處處“針對”中國,動不動加征關稅,中國就不能反擊嗎?在稀土方面稍微動一下腦筋,就夠美國喝一壺。
因此,美國只能將眼光放在蒙古國,可現實的問題又擺在眼前,蒙古國有稀土不假,卻沒有技術,就算單純想要將稀土運出去,也必經中國和俄羅斯所在的路線。
況且,中國未雨綢繆,又增設了電子圍欄,美國和蒙古國想要再搞小動作就更難了!
信息來源:光明網《巴彥淖爾移動:為中蒙邊境偏遠嘎查架起“信息橋梁”》2024-11-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