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個解放軍副師級將領“叛逃”到了臺灣金門!
本來以為,從此后,他會在國民黨的“溫柔鄉里”富貴一生。萬萬沒想到,等待他的卻是另外一種結局......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這個群體中,絕大部分都是一心一意為國家和人民做貢獻的人。但是,也有極個別的人,為了貪圖享受,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
這里,我們說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張清榮。
這個人,絕對算得上資歷深厚的“老兵”。
早在1938年,張清榮就參加了八路軍。
有人說:在那個戰爭的年代,只要不死,前途都不會差哪里去。
此話有理,誠不欺我!
1946年時,27歲的張清榮已經是解放軍的一個營長了。比起老革命,這晉升好像一般,但是,比起普通晉升,這已經很強了。
問題是,這不是張清榮的職務終點,僅僅過了四年,他成了炮兵師的一個團長了。
當過兵的都知道,團長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隊干部了,是幾千人的頭啊!
還沒完,1952年,三十出頭的張清榮參加了抗美援朝。這場戰爭,對一個軍人的淬煉是非常重要的。
還別說,人家表現不錯,兩年后的1954年,成了炮兵師副師長了。又過三年,在1957年8月,張清榮被調到了福州軍區,擔任了高炮第63師副師長。
彼時,軍銜改制已經完成,軍隊的工資改革也全部完成,一個副師長的待遇,比起普通軍人,不知道強了多少。
當時的張清榮,中校軍銜,年僅38歲。這個年齡,還能往上走一走。
但是,萬萬沒想到,就在1957年的年底,此人選擇了一條很有誘惑性的道路,他乘漁船“叛逃”到了金門。
去了之后,臺灣當局馬上授予他“炮兵上校”軍銜,要比解放軍時期高一級。他本人的名字也改了,叫張春生。
但是,僅僅一年之后,他就被槍斃了,國民黨的理由是:此人可能是間諜,他到了臺灣,竟然倡導“國共走和平之路建設中國”,還對身邊的戰士們,大做統戰工作。
【看完張清榮的這一段歷史故事,有兩件事我是沒有想通,一是,已經擔任解放軍的副師長了,這個職位不低啊,為何要冒險“叛逃”臺灣?二是,既然“叛逃了”,為何還要提倡“國共應該走和平之路建設中國”?這怎么有點想要說服別人的意思?問題是,靠一己之力,怎么能說服蔣介石等人呢?】
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有個叫“王叔銘”的臺灣人,在日記中記錄了這么一段話:
【張春生其實就是「意見很多」,并公開發表“和平之路倡導國共合作建設中國”……因而致禍,在臺北車站被憲兵逮捕。】
王叔銘是張清榮的同事,知情較多,他還曾表示:張春生「似有精神病」,經憲兵司令部審訊后,能確定不是詐降,但也無什么利用價值了。最后,王叔銘等幾人建議槍斃,并交由情報局執行了。
從“叛逃”臺灣,到最后被槍斃,僅僅一年。
王叔銘的話如果是真實的,那么,張清榮死得不冤。怕就怕,另有隱情。
人已經死了幾十年了,但“叛逃”的罪名,是深深嵌入在張清榮39歲的人生里了,成了很難除去的一個標簽了,或許,永遠不能除去了!
你怎么看這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