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廣東中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南沙研發總部暨廣州南沙特色種業創新中心、種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種業中外合作創作中心(以下簡稱“種業三大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南沙中國鐵建環球中心舉行。
這不僅是南沙種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南沙貫徹落實《關于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南沙意見》)的務實舉措。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揚,區委副書記麥潔萍出席。
種業三大中心現場揭牌
現場了解到,此次向廣東中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種業”)授予“廣州南沙種業創新中心(畜禽)、廣州南沙種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畜禽)、廣州南沙種業中外合作創作中心(畜禽)”三塊牌子,標志著南沙在落實國家戰略、深化種業改革上邁出關鍵一步。
其中,廣州南沙種業創新中心(畜禽)聚焦生物育種、基因編輯等核心技術攻關,整合粵港澳科研資源,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研發高地;廣州南沙種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畜禽)將構建“實驗室—中試基地—產業化應用”全鏈條轉化體系,加速種業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廣州南沙種業中外合作創作中心(畜禽)依托南沙自貿區及廣州(南沙)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深化國際種質資源交流,推動中國種業“走出去”與全球先進技術“引進來”。
在中芯種業的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在儀器邊有條不紊地進行基因檢測。
據了解,本次揭牌的實施主體——中芯種業聚焦克隆、胚胎培養等前沿技術,通過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畜禽生物育種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突破種源“卡脖子”難題,核心種源自給率超95%,打破對進口種豬的長期依賴。
以新質生產力
賦能農業科技提質增效
2023年底,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南沙意見》,明確提出在南沙建設種業三大中心,旨在通過制度創新、營商環境優化破解種業發展瓶頸。
南沙一直秉承“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精”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區位政策、產業集聚、資源優勢等,高標準建設好廣州(南沙)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科技提質增效。
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沙從“金、木、水、火、土”五元素入手,大力引進培育以中芯種業為代表的種業塔尖企業,打造種業創新高地。
“金”——穩產增產的“真金白銀”
兩周前,在南沙區企業家和高層次人才茶話會上,南沙發布了2025年首批惠企政策矩陣,涵蓋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商貿服務、現代農業等多領域,以真金白銀支持創新發展。
“木”——加速聚焦的“人才森林”
在南沙,無論是企業家還是科學家,都將站上灣區之心的“C位”。南沙肩負著建設全省唯一的國際化人才特區的使命,“國際化人才特區新九條”為全職高層次人才提供最高300萬元獎勵,對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實施15%的個稅優惠政策等。
“水”——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南沙擁有世界級海港資源,貿易通達全球120多個國家的310多個港口;24列中歐、中亞班列在此實現港鐵聯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以及在建的獅子洋通道聯通大灣區五大機場,“海陸空鐵”一體化交通網越織越密,“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在南沙逐步成為現實。
“火”——科技引領的“創新火種”
1月初,南沙發布“創新驅動27條”系列政策,突出全鏈條全要素創新導向。中芯種業聚力培育“華系”種豬,核心種源自給率超95%;揚翔創新立體化全產業鏈養殖模式,土地利用率較傳統模式提升3倍以上。同時,南沙與香港城市大學共建實驗室,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開展前沿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
“土”——悉心厚植的“政策沃土”
南沙區在全市率先推出“強信心8條”,助力第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年初發布的“雙倍增15條”從產值增長、市場開拓到投資獎勵、設備更新等全方位支持企業發展。近期出臺的“商貿9條”“現代農業8條”持續助力區域經濟發展等。
南沙產業進駐咨詢
來源:南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