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萍工作照 受訪者供圖
“刺繡是‘針尖上的國粹’,應該促進它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借助它進一步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2025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蘇州高新區鎮湖刺繡研究所藝術總監姚建萍正在進一步完善建議內容。過去一年,她聯合刺繡領域的傳承人、從業者、專家與行業協會等開展走訪調研,了解各個繡種的發展情況。
姚建萍聚焦刺繡的傳承與創新,并在蘇繡領域不斷深耕。在推動蘇繡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她發現旅游領域對非遺的保護利用缺乏系統性標準,因此,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姚建萍提出了加強非遺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標準建設的建議。
2024年9月,調研小組來到江蘇省蘇州市,考察當地刺繡的發展生態,并根據姚建萍的建議召開座談會?!澳壳埃沁z領域標準化建設工作正在推進中,全國文化藝術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都增加了非遺領域的專家?!币ㄆ颊f。
在助力非遺融合發展相關標準建設的同時,姚建萍也對蘇繡進行了創新,并不斷加強人才培養、促進蘇繡文化傳播。過去的一年里,姚建萍刺繡藝術品牌館成為江蘇省美育推廣基地;“生生不息——姚繡母女三人展”展示了蘇繡兩代傳承人的奮斗成果;她的作品《荷露嬌欲語》亮相法國巴黎,借奧運會舉辦之機向世界人民傳遞蘇繡的魅力。
然而,姚建萍也注意到,不只是蘇繡,中國的各個繡種雖然在發源地取得了一定的保護和發展成果,但因為較為分散而缺乏應對發展風險和問題的能力。此外,中國刺繡也有待進一步“走出去”,提升其在海外的知曉度、傳播力。
因此,姚建萍擬提出建議,一是推動中國刺繡聯合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希望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刺繡類非遺以“國繡”品牌形象走向世界。
“想要更好地傳承、弘揚中國刺繡,還需要繼續提高保護水平,并使各個繡種形成合力,共同加強生產性保護、促進文化出海?!币ㄆ颊f。
來源:中國文化報 記者:李欣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