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在醫學上,許多過去難以被治療的疾病在現如今都能夠得到不錯的治療效果。比如:像以往難以被治愈的骨關節疾病,在現代醫療上就可以通過關節置換手術進行治療,而且許多恢復得比較好的患者還能在術后恢復到正常狀態。
但是,也并非是所有的患者在做完關節置換手術之后都能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許多患有骨關節疾病的患者若是在術后沒有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也同樣會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不利于患者的恢復。
那么,患者在做完關節置換手術之后就萬事大吉,什么事都不用管了嗎?一般來說,做完關節置換手術后的患者需要注意哪些常見的護理要點呢?于骨關節疾病患者來說,在做完關節置換手術之后,這些常見的護理要點建議牢記。
1.預防感染
對于做完關節置換手術后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注意預防感染,在護理時,要盡量保持切口周圍皮膚以及切口敷料的清潔干燥,并要定時地更換切口敷料,以此來保持引流管的通暢。與此同時,患者在護理時還需要盡量保持口腔以及全身皮膚的清潔衛生,并及時進行咳痰、排痰等工作。
除此以外,還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地服用一些抗生素。這樣才有助于幫助患者預防感染,有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復。
2.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由于做完關節置換手術后的患者需要保持長時間的靜臥狀態,因此,對于患者來說,在術后還需積極地觀察下肢的腫脹、疼痛以及血液循環的狀況,以此來預防下肢靜脈血栓。一般來說,患者在術后可以適當地將下肢微微抬高,讓下肢與上肢保持15到30度的斜坡。與此同時,膝蓋還需保持10到15度的彎曲,這樣或能有效避免下肢出現靜脈血栓的狀況。
除此以外,在恢復的比較好的情況下,患者還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早期的功能性鍛煉,必要時還可以對患者采取足底靜脈泵或是空氣波壓力治療儀等方式對患者的下肢進行按摩和疏通,這樣或也能有效地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3.功能鍛煉
對于做完關節置換手術后的患者來說,還需要注重對腿部關節的功能鍛煉。一般來說,患者在術后三個星期內就需要進行適當的早期功能鍛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功能鍛煉的時候,不要過早地進行直腿抬高的練習,而且每次的坐姿也盡量不要超過30分鐘,以免影響關節功能的恢復。
總之,患者并非在做完關節置換手術之后就萬事大吉,什么事都不用管了,患者若是想要更好更快地恢復正常,那么在術后的護理上就需要格外的花工夫,牢記以上三大護理要點,或能讓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復如初。
【本圖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葉小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