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在西安市臨潼區新市街道新市村的新市奶牛養殖小區里,工人們正在給奶牛投放草料、打掃牛舍衛生、擠奶、加工奶制品……一派繁忙的景象。
“給牛推草料時要多留意里面有沒有夾雜塑料,這被牛吃下去,可是大麻煩,關乎奶牛健康的咱千萬不能馬虎?!毙率心膛pB殖小區29歲的負責人阮謹一邊檢查奶牛生長情況,一邊給工人叮囑喂養奶牛注意事項。
“我從小就看爺爺和父親在牛棚里忙活,對奶牛養殖有著很深的感情。尤其大學學的是畜牧獸醫專業,對養殖也比較熟悉?!?018年,從大學畢業后,阮謹放棄了大城市優厚待遇,毅然回到家鄉,接過爺爺和父親手中的“接力棒”,投身奶牛養殖事業,成了新市奶牛養殖小區的第三代“牛官”。
在剛接手奶牛養殖小區時,阮謹發現傳統養殖方式不但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還難以適應現代化發展模式需求。于是,他邊養牛邊學習,通過查閱資料、參加各類養殖技術培訓,最終引入了智能養殖系統。
“我們為每頭奶牛都佩戴了電子項圈與耳標,建立了識別可追溯系統,通過科技產品極大保障了每頭奶牛的選種、選配,以及牛犢的健康出生。”阮謹說。
“在養殖過程中,我們經反復試驗和觀察,發現玉米秸稈粉碎發酵后,是適口性很好的粗飼料,可有效提升牛奶品質?!睘榱藦脑搭^上保障飼料的品質,阮謹采用訂單式收購模式,每年從周邊村民家里收購玉米秸稈5000余噸。
阮謹說:“奶牛場產生的污水和糞便經發酵處理后還田,還能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通過種養結合的方式,既實現了綠色養殖、健康養殖、科學養殖,又解決了秸稈處理難題,增加了村民收入。”
2021年,為了擴大奶牛養殖規模,在新市街道支持下,阮謹投資了300萬元加蓋牛舍10000平方米,奶牛存欄量增至500余頭,日產鮮奶也實現了從2000公斤至6000公斤的飛躍。
“小區前面是加工廠,后面是養殖場,每天的鮮奶都是自產自銷,無縫對接進入加工車間,用于生產巴氏鮮牛奶、巴氏酸牛奶等奶制品?!痹谀讨破芳庸ぼ囬g,工人孫小榮一邊查看生產線上巴氏牛奶的質量一邊說,“我在這兒干了8年,主要負責洗瓶、灌裝、打包,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還能顧上家。”
在阮謹的不斷探索和科學管理下,新市奶牛養殖小區已發展為集奶牛養殖、牛奶加工、銷售服務等三產融合的現代化農牧企業。如今還打造了“牛媽媽”牌乳制品,每天可生產1.2萬余瓶巴氏酸奶、牛奶,實現了年產值300萬元。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還為周邊200余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帶動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新市街道是傳統的農業街道,轄區像新市奶牛養殖小區這樣的家庭農場共有18家,其中奶牛養殖7家、肉牛養殖6家、羊養殖3家、生豬養殖2家?!毙率薪值擂r業科科長楊奔說,“2025年,我們將加大對家庭農場的扶持力度,積極對接上級部門,爭取各類農業專項補貼項目,降低農場運營成本,推動綠色高效發展。同時,通過搭建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保ㄓ?者:羅文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