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俄羅斯商談烏克蘭戰爭如何結束,把談判地點選在沙特,沙特這個局外國家也參與了談判,這讓外界很疑惑,沙特何德何能,為何能參與美俄這種巨頭瓜分烏克蘭的談判呢?
因為美俄的談判就是在談新的財富分配計劃,而這個計劃也需要讓沙特參與。
2001年中國加入WTO,當年美國的前十大出口產品分別為:通訊設備,顯像管,自動數據處理器,飛機,芯片半導體,汽車,大豆,醫療設備,石油和天然氣。
這十大出口產品中,有1個農產品,2個礦產資源,其他7個都是工業制造商品,當年的美國就是依靠制造業制霸全世界。
工業國要創造利潤,需要把產品價格賣高,把原材料價格打低,這個剪刀差越大,美國人的生活就越滋潤。對歐美日韓來說,有廉價的油氣資源,有廉價的亞非拉勞動力,有溢價很高的科技產品,他們的日子想不滋潤都難。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就這樣被他們壓制了20多年,進入80年代以后,油價一路走低,就算90年代經濟繁榮,油價依舊趴在20美元的低位,一直趴到中國經濟爆發為止。
奧巴馬說如果14億中國人都過上美國那樣的生活,將是世界的災難,他說這句話的時間是2010年,當時的原油價格雖然脫離了歷史最高的135美元/桶,但依然高達80美元,美國使用了各種辦法,都無法把油價打到曾經的20美元,因為中國的需求量太大了。
2000年以前,中國每年進口的原油不超過4000萬噸,2000年猛增到7027萬噸,隨后就是一路狂飆,到奧巴馬說那句話的2010年,中國進口了2.38億噸,相比于1999年,增長了550%,這個量相當于沙特每天出口量的83%,后面十年,這個進口量又翻倍了。
有中國這個大客戶在,美國就無法左右大宗商品市場,想要壓低原物料價格,難度太大了。
2010年美國出口前十大產品分別是機電設備,運輸設備,化工,礦產資源,農產品,石油,計算機,機械,化學品,賤金屬。2000年到2010年,十年荏苒,就好像經歷了滄海桑田,制造業在美國出口中的占比開始下滑,非制造業已經占到美國前十大出口項目的一半,盡管如此,美國還是有資本的,美國在尖端科技領域依舊優勢很大。
對美國來說,依舊需要打壓大宗商品價格,同時美國繼續大力發展高科技,還是可以讓美國人生活好。
到了2015年,隨著頁巖油革命的開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在科技領域的上升,讓美國的出口結構發生劇烈的變化,出口前三大項居然是包括成品油在內的石油產品,原油和天然氣。所有制造業產品加一起的出口 金額都趕不上原油和石油加工品。
這幾年中美貿易戰,很多人發現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居然是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其實早在2015年就是如此了,只不過大眾對美國的感覺都被幾個科技巨頭影響。
從出口結構來看,美國和俄羅斯,沙特,委內瑞拉,伊朗這些國家的矛盾只會越來越深。
?2010年歐洲原油進口中俄羅斯的占比高達50%,非洲22%,而中東是20%,沒有美國什么事。
?到了2021年,美國占歐洲原油進口比例8.4%,已經是俄羅斯份額的三分之一。
?2024年,這個比例進一步擴大到15.1%,美國成了歐洲原油進口的 最大來 源。
全世界的主要油氣資源進口市場,歐盟是第一,中國是第二,雖然美國進口也多,但是出口也不少,兩者抵消之后的凈進口沒那么多。
中國的進口來源很多,歐盟就不同了,歐盟沒有軍事和政治的全球制衡能力,自然就缺乏經濟的自主能力,因此,歐盟就成了主要產油國的爭奪焦點。這也是上次沙特王儲放棄參加金磚峰會,而去參加歐盟會議的主要原因。
中東國家在60年代成立了歐佩克,想拿住全球油價的定價權,一開始還好,后來俄羅斯的威脅越來越大。
1993年俄羅斯石油出口量不到3000萬噸,葉利欽執政期間始終不怎么好,普京掌權以后,僅僅三年時間原油出口就翻倍,1999年出口原油才1.1億噸左右,2002年就超過2億噸,后來長期徘徊在2.4億噸左右。
美國想盡各種辦法,始終無法壓制俄羅斯,最后沙特迫不得已,于2016年和俄羅斯一起搞出了歐佩克+。要注意這個組織可是在克里米亞事件之后成立的,也就是說沙特根本就不怕美國制裁俄羅斯。
這里還有一個事情就是在2016年俄羅斯幫助敘利亞扭轉了阿勒頗的局勢,導致美國在中東經營了十幾年的心血徹底白費,也導致沙特和美國徹底分開。
沙特的想法是只要俄羅斯愿意,那歐佩克+也可以控制世界能源價格。但是隨著美國頁巖油革命導致石油產量大增,來自美國的威脅越來越大,這幾年三家之間的爭奪逐步激烈,甚至到了以身入局的程度。
中國原油進口來源國前兩個就是俄羅斯和沙特,雙方在中國市場競爭激烈,沙特自己要在遼寧建設煉油廠,還參股煉油企業,以確保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沙特接近翻倍價格入股榮盛石化的條件就是后者保證每天進口沙特原油不少于48萬桶,這不就是沙特以身入局中國嘛。
除了中俄,美國也覬覦中國市場,特朗普第一任期和中國達成的經貿協定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在2020-2021年進口美國的油氣資源660億美元,實際進口310億美元,這里有疫情期間油價大跌導致我們進口其實已經滿足需要,還有就是拜登繼續制裁,我們就沒必要進口更多美國的能源,俄羅斯的更有性價比和戰略意義。
現在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客戶,我們當然要有話語權,要把市場份額分配給那些對我們好的。而美國想強賣給我們,這就要看它是否還有那個本事了。
化石能源這么萎縮下去,對沙特,俄羅斯和美國都不利,大家相互壓價,最后一地雞毛,便宜了工業國,特別是最大的工業國中國。
美國這些年對俄羅斯步步緊逼,導致烏克蘭戰爭爆發,結果中國成了最大的獲利者,能源價格比世界主要國家都便宜,促使工業成本大幅降低,在全世界大通脹的背景下,中國居然還有小幅通縮,中美制造業的差距越拉越大,美國想要通過加關稅彌補這個差距都實現不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來思考為什么美俄關于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會議要放在沙特舉辦,如果不知道這次會議的主題,新聞標題改成“美國俄羅斯沙特舉行會議”,我會不自覺的認為這是世界能源三巨頭在開會,這就是能源界的雅爾塔會議,商量的應該是油氣定價和市場份額分配問題。
特朗普上臺之后立刻廢止了新能源計劃,大力發展傳統能源,這個計劃的最大受益者其實是沙特和俄羅斯,要讓沙特在茫茫大漠之中建設未來新城,投資巨大不說,就算建成了又能怎么樣?
一個是前途未卜,一個是傳統的坐享其成,對沙特王儲來說,肯定是選擇后者。而俄羅斯地大物博,只要資源價格上去,俄羅斯的好日子不用打仗也可以到來,資源價格大漲也可以成就普京更大的野心。
前幾年拜登為了緩解美國的通脹壓力,跑到沙特低聲下氣求80后王儲增加石油產能,結果王儲穿拖鞋接待他,不但不增產,反而減產。年輕的王儲之所以如此羞辱拜登,既是因為當年拜登罵他“賤民”,更是因為拜登推行新能源,斷沙特的財路。
現在特朗普強烈反 對新能源,符合美國的利益,更符合沙特和俄羅斯的利益。
在deepseek出來以后,美國用科技辦法復興制造業的計劃完全破產了,微軟開始裁減2個算力中心,整個美國AI的融資開始降溫。特朗普需要考慮一個新的辦法,不僅是為了穩定美股,也是要挽救美國制造業。
拉高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就是這個新辦法。
如果油價壓不下去,那反過來把油價拉上呢?
我們現在一直認為美國通脹這么高,必須要把油價打下去,這是傳統的做法,但是反過來做,說不定有奇效。
美國的通脹之所以這么高,歸根到底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制造業不行,第二是貨 幣超發。東西少,錢還多,那當然會通脹。
現在貨幣超發的事實已定,不可能改變了,讓大家都去買美債的搞法行不通了,剩下唯一的辦法就是怎么讓商品變多,也就是大 力發展制造業。中國在2003年以后貨幣規模也是大幅增長,但是通脹穩定,就是制造業快速擴大的功勞。
要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發展制造業,美國人做不到,就憑美國那些沒有受過教育的勞動力,連5乘5都不知道算的人和中國競爭,那是絕對沒有贏的可能,無論投入多少錢都是打水漂。之前還有智能化這個辦法,現在deepseek開源之后全世界的AI成本都比美國低,那智能化這個辦法也行不通。
唯一的辦法就是搶,用高通脹去搶。
制造業也可以搶,不是只有資源。
歐洲經過烏克蘭戰爭這么一折騰,就仿佛70歲的人動了大手術,虛弱不堪,此時如果能源價格大漲,那就直接送走歐洲。
美國,俄羅斯和沙特合伙把能源價格推上去,一方面繼續制裁伊朗,委內瑞拉等產油國,限制產量。另一方面三方劃定市場范圍,然后美國自己增產,增加能源出口關稅,沙特和俄羅斯減產,抬高油價。結果就是美國能源價格低,穩定通脹,而全球能源價格大漲。
大家可以仔細推算一下,這一套組合拳完全是可行的。
只要美國把石油出口關稅提高25%,就能把美國增產的石油困在國內,這就導致全世界兩個油價,美國的油價比世界平均油價低25%。
這個方案前幾年中國也做過,疫情期間國內的動力煤價格是國外的一半,就是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的,而不是通過經濟手段。美國其實也想搞一個類似發改委之類的部門,而裁減沒用的美聯儲。
這一招就是和中國學的,和歐美傳統的經濟理論完全不同。
這個組合中的大股東美國是黑社會大哥,特朗普隨意就可以制裁別,俄羅斯和沙特又掌握歐佩克的話語權,這三個聯合推高,油價想不上去都難,只要油價上去,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都要跟著上去,世界大通脹。
三家合伙搶一遍,各取所需,沙特全世界搶錢,俄羅斯要錢和歐洲的地盤,美國要錢和歐洲的制造業。
其他產油國誰敢反對美俄聯手?
這個計劃真是好啊,特朗普還沒上臺就迫不及待的想這么干了。歐洲人就和傻子沒有區別,不管是被忽悠傻了,還是被嚇傻了,反正現在呆若木雞,如同行尸一般任人擺布,那些政客都是素餐之流。
能源價格走高,對美國來說最大的利好不僅僅是賺一些出口的錢,更重要的是迫使歐洲制造業轉移到美國。
除此之外,特朗普又要對歐盟加關稅,居然說歐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整美國。對歐洲連續捅刀,猶嫌不夠,還要對腦 門補上一槍,這是怕歐盟沒死透。反觀歐盟,就好像一個被押赴刑場的犯人,臨刑之際還在呼喊冤枉。
歐洲和美國語言相通,有共同的文化基礎,被特朗普連續打擊,歐洲那些企業跑到美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中國不是一個移民國家,很多歐洲人來到中國,就算認為中國很好,也無法留下來,這是物理隔離,我們也永遠不可能放開移民政策。
最后他們沒有選擇,大部分都會跑去美國,就如同當年衣冠南渡一樣,歐洲精英衣冠西遷,為美國制造業奮斗,而他們的母國歐洲,徹底 變成拉美第二,成了美國工業品的傾銷地。
這幾天特朗普居然推出了500萬美元的移民金卡,我們都認為特朗普是傻子,有多少人愿意花500萬美元移民到現在這個美國呢?很多中國人都從美國跑回國了。
其實特朗普不傻,他的這個500萬美元移民金卡不是給中國人準備的,也不是給亞非拉人民準備的,而是專門給歐洲富人量身定制的。特朗普要收割歐洲這件事是認真的,是要徹徹底底的,所有手段都是往歐洲身上加,歐洲是沒有活路的。
其實香港也可以搞出這種東西,和美國搶人。現在港股的起飛明顯快于A股,就是有很多資金不斷的涌入港股。
如果真的變成這樣,那就是對中國推行的多極化世界的重大打擊,多極化世界需要歐洲,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獨立的歐洲,而不是附庸于美國的歐洲。
歐洲真的完了,我們也沒有辦法。
歐洲人真的意識到現在面臨的是萬劫不復的絕境,痛定思痛,處死地而求生,與叛徒割席,凝聚人心,往東方來,求援華夏,我們必定不負所托,力抗美俄,奮力救援。
倘若渾渾噩噩,面臨歷史巨變,多把屠刀加身,依舊幻想美國人念及往日的友情,祈禱俄羅斯在烏克蘭勝利時刻忽然變得仁慈,指望其他國家不趁火打劫,那歐洲就這樣罷了吧,就算我們要去救援,歐洲人也不會感謝我們的,還有可能轉身相負。
《禮記》說:禮聞來學,不聞往教。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對于中國而言,不管外面如何變化,都無法改變我們復興的進程,如果美國真要推高能源價格收割歐洲,中國能源成本會比其他國家更有優勢,除了新能源我們優勢最大,還因為我們實力最大,類似伊朗委內瑞拉這些美國制裁的國家,只能把能源低價賣給我們,只有我們敢要,只有我們有實力要,只有我們不會看美國臉色,而日韓這種國家就慢慢享受高價資源的折磨吧。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昨日所因,終為明日所累,這是人生規律,所以中國人骨子里就有一種獨立自主的基因。
歐洲人快活了這么久,享受了美國人的保護這么多年,連個像樣的軍隊都沒有,現在被連本帶息的收回去,也是它該受的。
非天棄之,乃自棄耳,天棄猶可自救,自棄斷無可活。
歐洲完了,接下來就是美國,它享受的不義之財比歐洲更多,積的惡冠絕世界,最終一定會應驗《漢書》的這句話:千夫所指,無病而死。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