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五十而知天命”,其實,人在步入50歲之后,更是進入了人體最宜養壽的黃金時期。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人到了中年階段后,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會下降,身體各項機能都會有所衰退,因此更容易被外界的各種因素而影響和刺激,與各類疾病打上交道的概率也會增加。
因此,若想盡可能保障自身健康,避免身體在無形中被埋下“病根”,導致自身壽命受到影響,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一定要做好養生保健工作,要及時調整生活以及飲食等習慣,從多方入手改善健康。那么,對于50歲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醫生建議,過了50歲,要盡量做到“三不貪”。
1.不貪“肉”
通常情況下,人在“年過半百”之時,機體的消化系統會出現顯著的功能下降情況,此時,并不適合攝入過多的肉食,因為絕大多數肉食中的脂肪含量都比較高,平日里若是食用量過高,就容易促使機體出現營養失衡的問題,從而導致機體的新陳代謝產生不同程度的紊亂,而在此情況下,就會導致心腦血管健康受到較大的影響。
所以,50歲左右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積極調整飲食結構,一日三餐要做到葷素搭配,均衡補充營養,同時還要盡量多攝入一些更容易被身體消化與吸收的食材。
2.不貪“酒”
很多中老年人在退休或不參與工作之后,都非常喜歡飲酒,但對于過了50歲之后的人來說,還是要盡可能降低喝酒的頻率,或是干脆直接戒酒,以免導致身體健康的負擔大大增加。
要知道,當酒精進入到人體內部后,會加重肝臟的工作負擔,而且中老年人群的代謝能力本來就會明顯下降,在此情況下如果還過多的飲酒,不僅會導致肝臟受損的程度加重,而且還有可能會導致機體與肝硬化、酒精肝等病癥打上交道的風險增加,除此之外,長期飲酒還會導致心腦血管負擔加重,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誘發諸多心腦血管相關疾病。
3.不貪“晚”
對于50歲以后的人來說,在睡眠時間的需求方面,會呈明顯的下降趨勢,但這并不代表可以肆意熬夜,也并非說明睡眠時間不足不會增加身體健康負擔。相反,要想盡可能提高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中老年群體同樣應該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堅持早睡早起,避免高頻率熬夜,只有這樣,身體健康才能得到更多保障,同時也更有利于實現長壽的目標。
【本圖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蕗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