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攝影技術的的傳入我國,給我們認識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提供了歷史照片,每一張照片都在記錄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本次選取14張百年前張家口歷史照片,一起回顧那個年代張家口的社會百態。
▲上圖拍攝于清末民初河北張家口大境門。城門上還寫著"大好河山"四個大字,足見當時張家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據說慈禧當時就是從這個門進入張家口,然后開始自己的南逃之路,讓人想起來,又可悲又可氣。
▲上圖是大境門內的街道,看得出來街道很熱鬧,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每輛車上都裝滿了物品。
▲上圖是外國人喬治拉克斯1946年拍照的八路軍,正在從大境門進入張家口。圖中可見八路軍裝備整齊,肩膀上扛著八二大長槍,背影中透漏出一股戰無不勝的氣息,現在我們國家軍隊的裝備要比那時好多了,一個東風導彈就可以鎮壓世界。
▲上圖是1946年4月,共產黨軍隊從大境門進入張家口,之前他們一直在在五臺山和太行山地區,圖中可以看得出來張家口的冬天有多冷,屋頂上堆滿了積雪,現在的張家口冬天沒有以前那么冷了。
▲上圖是宣化城門近照,城門上寫著"宣化"兩個大字,不知道現在的城門還在嗎?
▲上圖拍攝于1909年河北宣化城門外,這是一個遠鏡頭,從城門進出的人寥寥無幾,顯得很荒涼。
▲上圖拍攝于1938年,張家口鐵路局。看得出來建筑物很高大雄偉,門口前行人也很多,一位洋車小哥正拉著一位漂亮的婦女賣力地跑著。
▲美國地質學家拍攝從北京前往張家口的路上。當時交通條件不是很發達,大家都是用馬車出行,路途遙遠的話,還要換著馬拉車,旅途實在是痛苦不堪,為了滿足生活需要,車上需要裝滿好幾天的口糧。現在我們的交通方便多了,張家口到北京的高鐵也就一個小時路程吧。
▲上圖拍攝于1938年張家口路邊的公共廁所。很驚訝,沒想到那個時候大家已經開始注重生活的衛生條件,圖中的公共廁所也是第四區專屬的。即使到了21世紀,很多國家的衛生條件還是很差,在河里大小便,還要用這些水吃飯,大家肯定知道是哪個國家。
▲下花園清晨風景,后邊是雞鳴山。當時鄉間也沒有道路,泥濘一片,房子也是用土夯成的。
▲上圖拍攝于1909年,河北宣化的一家老字號客棧。當時從北京到張家口往返的商客很多,所以路邊也就產生了很多客棧以供他們休息。圖中看得出來幾個年輕人很開心,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而且房子布置也不錯。那會房間號的命名方式還是"東三號"等等,要是像現在的賓館幾百間房,這樣的命名豈不是很不方便。
▲上圖是美國攝影師張伯倫1909年拍攝于河北張家口街道,當時大家住的都是磚房,穿的粗布短衣,面對鏡頭,大家都神情呆滯,臉上沒有一絲笑容,這就是普通大眾的真實寫照,和清宮電視劇完全不同。
▲上圖是張家口一年一度熱鬧的馬市情景,每輛馬車上都裝滿了貨物,等待著看客上前咨詢,在物流、咨詢都不發達的年代,這是商品重要的出售渠道,不像現在網紅帶貨,一晚上隨隨便便幾百萬上下。
▲1909年建成的張家口火車站站房,直到現在100年過去了,這個站房還在使用,可見質量杠杠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