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終極目標不是取代人類,而是以‘人工精神’為指引,讓技術更有溫度。”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教師孫永存在開學第一課上以“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新”為主題,和同學們開展了一場關于突破、創新與成長的對話。近日,學院千余名學生在人工智能和哪吒精神為主題“開學第一課”上,開啟了2025年春季學期的新征程。
“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碼,是帶著溫度的人文理想。”課堂上,信息工程系教師李洪斌立足能源行業智能化轉型背景,分析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前沿領域趨勢,從職業規劃上與學生們分析了當下如何選擇適應AI發展的職業方向以及如何提升職業適應能力。“只有通過多元化的學習和實踐,激發自身的創造力,才能夠更好地融入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李洪斌說。
當國產動畫《哪吒》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臺詞響起時,智慧黑板上哪吒逆天改命的畫面令學生沸騰,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張潔以“借哪吒精神,燃開學斗志”為主題為同學們開啟一場思想深度與文化溫度并重的開學第一課。“哪吒面對偏見與困境的破局之志,正是我們職業院校學生打破‘學歷焦慮’、錘煉技能的生動映照。”張潔結合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通過介紹《哪吒》團隊自主研發“動態水墨渲染引擎”, 為展現東方美學攻克1900個特效鏡頭等背后的故事鼓勵學生:“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國家戰略賽道上,我們也能以技能人才成就‘大國工匠’之路。”
“申公豹的角色讓我意識到,我們不能讓別人的偏見定義自己。”礦產資源與建工系學生陳立偉在上完開學第一課后感慨道,“導演餃子從醫學生轉型動畫導演,用十年打磨作品,讓我知道了什么叫做‘興趣驅動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潛力,只要我們敢于挑戰、勇于突破,就一定能夠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新學期伊始,教室里書聲瑯瑯,實驗室的機床也已開始轟鳴,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子們用勤學、修德、精藝與求新的態度與新時代雙向奔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