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27日,侵華日軍占領武漢三鎮,歷經4個多月的武漢會戰結束。此戰中,中國空軍和海軍力量損失殆盡,但陸軍大部分主力還在,日軍本想在武漢會戰中與中國作最后決戰以消滅國軍主力結束戰爭,但事與愿違。此戰日本已經用盡全力,國內只剩一個師團了,戰局不可避免的走向戰略相持階段。本期我們就來盤點下至此之后中日雙方所進行的重要會戰,結果如何。
1.南昌會戰(1939年3月 - 1939年5月)
1938年底武漢會戰結束后,日軍在短暫的休整時日過后,計劃消滅長江中下游的國軍主力,而作為當時第9戰區(薛岳)指揮部且為江西省水陸交通重鎮的南昌,便成為日軍下一波攻勢的主要目標,1939年春,岡村寧次指揮日軍第11軍向南昌進攻,中國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羅卓英將軍率部迎戰,日軍在南昌附近修水防線遭受重大傷亡后使用細菌武器突破中國防線,隨后攻陷南昌。后中方反擊,但在日軍頑強阻擊下付出重大傷亡后失利撤退。戰役結果日軍勝利,中方傷亡約5萬人(參戰20萬+),日軍約2萬人(參戰11萬+)。
2.隨棗會戰(1939年5月)
日軍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為鞏固武漢及周邊占領區,指揮所部向桐柏、隨縣、棗陽方向發動進攻,企圖圍殲國軍第5戰區(李宗仁)主力部隊,隨棗會戰爆發。1939年5月1日日軍在飛機、戰車及火炮支援下,向鐘祥以北中國軍隊陣地發動進攻,初期攻勢順利,相繼攻占棗陽,新野,唐河,并一度占領南陽。后國軍增兵南陽,先后克復唐河、新野,并于5月19日收復棗陽。日軍退回鐘祥、應山等原駐地,恢復戰前態勢,隨棗會戰結束。戰役結果中方勝利,中方傷亡約2萬人(參戰22萬+),日軍約1.3萬人(參戰11萬+)。
中國軍隊陣地
3.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 – 10月)
9月17日,日軍第11軍(岡村寧次)從江西省北部向西進入湖南省,目標為捕捉并殲滅第9戰區主力部隊。9月19日,日軍沿新墻河對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國軍隊向南撤退以吸引日軍,同時中方增援部隊到達東西兩翼以實施包圍,9月29日日軍到達長沙外圍,但因補給線被切斷而未能攻占長沙,10月6日,岡村寧次宣稱在達到作戰目的后撤軍。10月8日,雙方恢復原有的態勢。戰役結果中方勝利,中方傷亡約4萬人(參戰24萬+),日軍約3萬人(參戰12萬+)。
4.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940年2月)
1939年2月,日軍占領海南島,并以此為跳板進攻廣西,切斷桂越國際通路。1939年11月上旬,日軍在海南島三亞灣集結,11月15日,登陸欽州灣,11月24日占領南寧,12月4日占領昆侖關后改取守勢。12月18日,中方反擊,當日攻克昆侖關(后幾度易手)。后日軍從粵北抽調第18師團及近衛旅團2個主力師團前來增援,并加派戰機完全掌握制空權。1940年1月28日,日軍發動賓陽作戰,相繼占領昆侖關和賓陽,會戰以國軍后撤結束。戰役結果日軍勝利,中方陣亡2.7萬人(參戰25萬+),日軍陣亡8千人(參戰10萬+),受傷數目不詳。
發動攻擊的中國軍隊
5.棗宜會戰(1940年5月-6月)
1940年4月10日,日軍大本營決定對宜昌發動攻勢,企圖將國軍第5戰區主力圍殲于棗陽宜昌地區。5月1日,日軍進攻棗陽,第5戰區第33集團軍負責截斷日軍補給線,但慘遭日軍回合包圍,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英勇殉國。5月19日,日軍發動總攻,國軍戰線崩潰往北西撤退,6月1日日軍攻占襄陽并南下進攻宜昌。宜昌在中日雙方反復爭奪下數次易手,但最終被日軍占領,后雙方形成對峙局面,棗宜會戰結束。戰役結果日軍勝利,第5戰區損失慘重,中方傷亡約11萬人(參戰38萬),日軍傷亡數字不詳(參戰8萬)。
6.中條山會戰(1941年5月)
1941年春,日軍華北方面軍決定集中兵力發動晉南戰役,目標是消滅華北唯一剩余的蔣直系國軍部隊(中央軍),鞏固華北占領區。1941年5月7日,日軍由東、西、北三面“以鉗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進攻中條山地區,國軍為求突破包圍圈,分兵各自為戰,導致指揮受到嚴重影響。日軍在優勢的兵力和猛烈的炮火下,突破了中條山地區的全部防御陣地,并封鎖了黃河北岸各渡口,完成了對國軍的內外側雙重包圍。隨后對分割包圍的國軍進行反復掃蕩。5月底,國軍主力在遭受慘重傷亡后先后突圍退出了中條山地區。戰役結果日軍大勝,華北中央軍18萬人突圍后僅剩一半,眾多高級將領殉國,而日軍僅傷亡7千余人(參戰12萬)。
7.第二次長沙戰役(1941年9月 - 10月)
1941年4月,日軍制定了新的長沙作戰計劃,力圖在現有兵力的情況下,最大可能的摧毀重慶政府戰力。9月7日,日軍再從東、西、北三面進攻湖南,9月23日,日軍突破第九戰區數道防線向長沙進逼。28日占領長沙,并向株洲方面追擊第9戰區撤退部隊。29日占領株洲后日軍認為作戰已達到目的(真正原因是日軍占領的宜昌被國軍反復攻擊,留守的日軍第13師團處于崩潰邊緣,再不救援,將全體“玉碎”),開始逐步退軍,雙方恢復至戰前對峙狀態。戰役結果是平手,中方傷亡不詳(參戰30萬+),日軍傷亡7千人(嚴重有水分,保守估計為3萬人,參戰10萬+)。
長沙會戰中日軍機槍點
因篇幅過長,本次盤點只盤點到1941年12月(中日正式宣戰前),下期將接著盤點1941年12月至抗戰結束發生的重大會戰,喜歡歷史軍事的可以點贊關注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