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fā)布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拋出了兩條硬性規(guī)定:一是城鎮(zhèn)居民不許到農村買農房或宅基地;二是退休的領導干部不能在鄉(xiāng)下占田蓋房。
簡單來說,就是城里人別想著去村里建豪華莊園養(yǎng)老,退休老領導也別指望回鄉(xiāng)下圈地享受田園生活。
這背后透露出一個信號:農村宅基地的“含金量”正在節(jié)節(jié)攀升。對于祖籍農村的人來說,不管現在戶口落在哪兒,宅基地可能都是一筆不容忽視的財富。
那么,宅基地到底是個啥?為啥要嚴防城里人和退休干部染指?它能不能變成現金、傳給下一代,或者被征收時有回報呢?別急,咱們慢慢聊。
宅基地是個啥?
宅基地是村里集體分配給村民用來蓋房子的地盤,土地的所有權屬于村集體,村民拿到的是使用權。舉個例子,你可以在上面建個家,房子歸你,還能辦個產權證,但地皮本身還是村里的,性質上只能用來住人。
宅基地能換現嗎?
理論上,宅基地的使用權是可以“變現”的,但門檻不少。你可以把使用權賣給村里的其他鄉(xiāng)親,或者直接交回村集體,換點補償金——不過這錢多錢少,得看當地政策,差別挺大。
另外,你蓋的房子是個人財產,可以拿去銀行抵押貸款。從2022年開始,政策還放寬了些,允許你把宅基地使用權租出去,或者跟別人合伙搞點生意,比如開個農家樂。
不過得提醒一句,不管是賣、租還是合作,干完這一票,你再想申請新的宅基地基本沒戲了。這東西有點“一次性”的意思,不到走投無路,最好別輕易出手。
宅基地能傳下去嗎?
這得分幾種情況看:
情況一:孩子是城里戶口,爹媽是農村戶口
孩子能繼承房子本身,只要房子還在,就能名正言順歸孩子。但如果房子老化塌了,孩子沒權利在原地上再蓋,宅基地就得還給村里。所以,趁老人還在,趕緊去村委會申請翻新或者重建,別等塌了再后悔,更別自己動手拆,程序得走正。
情況二:孩子是農村戶口,跟爹媽一個戶口本
這最好辦,房子和宅基地的使用權都能傳下去,孩子想修修補補或者推倒重來都沒問題。
情況三:孩子是農村戶口,但跟爹媽分了戶
如果分戶后沒拿到新宅基地,孩子能繼承爹媽的宅基地和房子,還能接著用;但如果已經分到新地,房子還能繼承,宅基地卻不能重建,房子沒了地就歸村集體。
宅基地被征收有回報嗎?
當然有!不管你戶口還在不在農村,都有份兒。以小紅為例,她戶口早就遷到城里,但老家的房子是她的財產,拆遷時能拿房屋補償。
要是戶口還在農村,除了房子錢,還能額外分到宅基地的補償,可能是現金,也可能是安置房,有些地方甚至會再劃一塊地。
為啥不讓城里人和退休干部插手?
核心是為了護住農民的飯碗。如果宅基地隨便買賣,城里的有錢人或者公司可能會大肆圈地,農民的地就保不住了。
現在的政策是既讓農民手里的地有保障,又通過租用、合作等方式吸引外來資金,比如搞旅游開發(fā),既保住根本,又能讓大家一塊兒賺錢。
最后說兩句
如果老家條件還不錯,你或者爹媽名下有塊宅基地,那可真是塊寶貝,未來說不定還能增值。
建議家里留個農村戶口,這樣宅基地就不會被收走,想翻新房子也方便。不管你在城里混得咋樣,知道老家還有塊地,心里總歸踏實點。
總之,有農村戶口的朋友,可要抓緊機會,趕緊回村把上面說的三件事情辦了,不然真有可能后悔十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