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是一種雙糖,由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半乳糖分子通過β方式縮聚而成,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的乳汁中。乳糖必須要經過乳糖酶的催化水解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體內缺乏乳糖酶的人會因無法正常分解乳糖而導致乳糖滯留在腸道內,增高腸道滲透壓;同時,腸道細菌也會將滯留的乳糖酵解成乳酸、二氧化碳等,這樣就引起腸鳴、腹脹、腹痛、腹瀉、排氣增多等乳糖不耐受癥狀了。
乳糖酶缺乏可分為先天性、繼發性和原發性。先天性缺乏較罕見;繼發性缺乏多見于小腸黏膜廣泛病變者;原發性缺乏很常見,與飲食習慣不同所造成的基因表達改變有關。一般來說,嬰幼兒腸道中的乳糖酶活性最高,所以很少發生乳糖不耐受;但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腸道中的乳糖酶活性會逐漸降低,從而出現乳糖不耐受的各種癥狀。
乳糖不耐受者如果想從奶制品中攝取蛋白質,可以選用酸奶和奶酪。酸奶和奶酪中的大部分乳糖會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成乳酸或其他有機酸,既有利于鈣的吸收,也能保護腸道,還能有效緩解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本文節選自《百科知識》2025.2B
點擊上圖,“百科知識知道”大擂臺,有問必答,有答必獎!
將好文“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