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春節假期,陽光還算明媚,只是氣溫偏低,“春寒料峭” 這個詞用來形容再貼切不過。
大年初六一早,我和妻子滿心焦慮,自駕車前往一江之隔的南通市。一路上,車窗外的景色快速掠過,可我的心卻被舅舅的病情緊緊揪住,無法釋懷。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無比漫長。終于,導航提示到達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我們好不容易找車位停好車,便和在醫院門口等候的表弟匆匆走進重癥病房。
“舅舅,外甥來看您了。” 我走到病床前,聲音不由自主地哽咽起來。只見處于深度昏迷中的舅舅,雖然已經在重癥病房待了十多天,卻依舊胖乎乎的,臉上還帶著那熟悉的慈祥,仿佛只是安靜地睡著了一般。我的心猛地一揪,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盡管心中有萬般不舍,我們還是不得不離開醫院。中午,表弟把舅媽接到預訂的飯店包廂,我們十位小輩陪著舅媽一起吃飯。飯桌上,氣氛格外沉重。熟知舅舅病情的表弟,臉上滿是哀怨,他緩緩說道:“老爺子辭世,恐怕就是這兩天的事?!?聽到這話,我的心猛地一沉。隨后,表弟還提及了我一直關心的相關準備工作。
午飯后,我和妻子踏上返程。或許是命運弄人,路上一車道被事故車輛擠占,又趕上春假返程高峰,原本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開了兩個多小時。下午五點多,剛到家的我們還沉浸在對病重舅舅的唏噓傷懷之中,這時,表弟的電話突然響起。我顫抖著接起電話,聽到的卻是舅舅去世的噩耗。
“我們離開病房時,舅舅的生命體征還是正常的,怎么會這么快?這是真的嗎……” 一瞬間,一股寒意如冰水般,從頭頂直灌腳底,我全身止不住地顫抖,淚水奪眶而出。
舅舅一生刻苦勤奮,是一位敬業專業、克己奉公的知識分子。他大名陸惠明,生于 1936 年 9 月,從小就聰慧好學,是上世紀 50 年代末的老大學生,學的是道路橋梁專業。大學畢業后,舅舅留在武漢工作。1972 年,舅媽一手牽著 4 歲的表妹,一手抱著襁褓中的表弟,不遠千里找到舅舅單位的領導,請求把舅舅調回南通工作。當時,單位領導看著這一幕,邊抹淚邊數落舅舅:“家里這么困難,咋一聲不吭呢?” 在組織的關心下,舅舅當年就調回了南通,被安排在交通部門。
在之后數十年的工作生涯中,舅舅始終不忘初心,任勞任怨,滿懷激情。他就像一顆螺絲釘,緊緊地鉚在自己摯愛的事業上,充分展現了一位中國式工程師的優秀品質。無數個日夜的操勞,無數滴辛勤的汗水,換回了一摞摞的獎證,也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敬重,為南通市交通、市政事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舅舅一生愛人以德,是一位中正無私、宅心仁厚的謙謙君子。作為外公、外婆的獨子,舅舅排行老大,下面還有四個妹妹。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五兄妹中只有舅舅一人有機會上學。相比之下,舅媽家的情況稍好一些,但也并不寬裕。舅媽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下有四個弟弟、一個妹妹。在舅舅和舅媽薪資有限的情況下,他們一家省吃儉用,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接濟雙方家庭中困難的兄弟姊妹。
在所有姊妹中,舅舅最體諒我那遠嫁江南農村的母親。作為單位的業務骨干,舅舅經常需要熬夜工作,煙成了他提神的依賴??杉幢闳绱耍瑸榱藟嚎s煙費支出,舅舅只抽幾分錢一包的煙,用舅媽的話說,“跟抽麻稈無異”。那些艱難日子里的故事,充滿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恐怕再生動的小說也難以描繪出其中的艱辛與溫情。
俗話說 “娘親舅大”,從讀小學起,我就喜歡在暑假時到舅舅家待上幾天。舅舅和舅媽待我如同親生子女一般,不僅在生活上對我悉心照料,還擔負起了教育我的責任。記得我讀初一那年的暑假,在舅舅家,一向早出晚歸的舅舅突然提前下班,他從單位抱回一大摞《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然后與我促膝長談,跟我講了許多 “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 的道理。那些話語,如同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后來,我考上大學,參加工作,乃至走上領導崗位,每次見到舅舅,他依然會和我促膝談心,重復著那些 “老一套”。但正是舅舅的這些教誨,讓我有幸領略到他為人處世的準則,為我系好了人生的第一??圩樱樟亮宋业恼麄€人生之路。其實,受到舅舅影響的不只是我,好幾個小輩也都是在舅舅的言傳身教下,考上中專、大學,在人生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舅舅家,就像我們小輩們人生的 “加油站”,給予我們力量和指引。
舅舅不僅是我們整個家族的核心人物,更是一位有口皆碑的暖男。他總是面帶笑容,那爽朗的笑聲仿佛能傳幾里地遠。他的愛,不僅僅局限于家庭,父母、妻兒、小輩們都能感受到他的關懷;但凡同事、朋友、老家鄉鄰家有難事、急事,他總是第一個出現,該出力就出力,該出錢就出錢,從不吝嗇。他為人坦蕩,做事嚴謹,待人真誠,疾惡如仇,凡是與他交往過的人,沒有不夸贊他的。
上世紀 90 年代末,我家搬入新居后,我請剛退休的舅舅、舅媽到我家小住了幾日。那幾天,他們格外開心,我們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以至于當時拍下的照片,他們都一張不落地完整保存至今。
聽舅媽講,舅舅病重期間,有一回,我大表哥去醫院看望他,舅舅拉著他的手,一個勁地問:“紅星??!你工作好嗎?身體好嗎?……” 舅舅錯把大表哥當成了我,是因為在他心里,一直特別牽掛我這個同樣是讀書人的外甥。
“去去逾千里,悠悠隔九天?!?得益于表弟、表妹的思慮周全和處事能干,也多虧了親友們的幫助,舅舅的后事進行得井然有序,簡潔而不失莊嚴,低調而不失隆重。
“昨日與你促膝談心,今日與你陰陽相隔……” 凝望著舅舅和藹的遺像,告別儀式上司儀的這句話,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撞擊著我的心,讓我悲從中來,淚水模糊了雙眼。
有位哲人說:“生命如果跟崇高的時代責任聯系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它永垂不朽。” 舅舅雖然沒有顯赫的地位,沒有耀眼的光環,卻用 90 年的熱愛、執著與堅守,書寫了一份 “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 的人生答卷。在我看來,舅舅的一生,沒有遺憾,不枉此生。
“品德且歸家譜錄,忠厚留于子孫傳”。蛇年年初六立春的那個傍晚,在料峭的春寒中,舅舅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雖然以后再也無法與他相見,無法再聽他談笑風生,但他的音容笑貌、高尚品德,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