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排序,你覺得女人最親的人是誰?
先給你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性讀者人到中年,第一次陷入到人生困境中,讓她痛不欲生的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我們暫且稱呼她為秀蘭,人到中年,有兩個孩子,與老公結(jié)婚近20余年,一路走來實屬不易。
有過風(fēng)雨的坎坷,也有過人生的困頓,最終都一一化解,她以為從此就能徹底與幸福同行時,沒想到自己的婚姻亮起了紅燈。
這么多年,她像《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一樣甘心成為一名家庭主婦,伺候著全家老小,將自己人生的全部重心放在了身邊人身上,尤其是老公與孩子身上。
為了讓老公在外面工作時有面子,她給老公買高檔的西服,自己卻穿著多年陳舊的衣服,還說自己在家無所謂。
為了讓兩個孩子能夠長大有出息,舍不得讓孩子做一點家務(wù)活,目的就是希望他們多學(xué)習(xí)。
這些僅僅只是滄海一粟,她唯獨忽視了自己。
按照她的話說,自己活成了這個家所有人的保姆,沒有學(xué)習(xí)、沒有進(jìn)步,讓整個人越變越老。
漸漸,她與老公的溝通越來越少,最終才發(fā)現(xiàn)他外面有人了。
秀蘭覺得老公肯定不敢跟自己離婚,沒想到對方非常痛快、沒有猶豫,給出的理由是:
“我們不是一類人,沒有共同語言。”
中年離婚確實是一出悲劇,自己想要出門找工作養(yǎng)活自己,才發(fā)現(xiàn)簡直比登天還難。
她回到娘家,年邁的母親還責(zé)怪她太沖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
但是秀蘭卻清醒認(rèn)識到,這所有的一切都因為這一路上心中沒有自己,如果能夠排序,女人最親的人并不是孩子與老公,而是自己。
1 心中有自己,才會讓感情更幸福
詩人羅伊·克里夫特在《愛》中寫道:
“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為我而做的事,還因為,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夫妻相處,想要讓感情歷久彌堅,從來都不是一方單純依賴,或者是對方持續(xù)付出,而是要保持同步、共同經(jīng)營,絕對不能相差懸殊。
太多人依舊抱著“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舊觀念,甚至還會錯誤認(rèn)為女人在家就是清閑,永遠(yuǎn)趕不上男人在外的奔波。
說實話,這是錯誤的認(rèn)知,不僅會讓男人從心中看輕女人,也會讓兩個人慢慢失去共同語言。
生活中的瑣事與家庭中的細(xì)碎,并不比在外工作有多輕松,反而整日在這些重復(fù)的勞累中更容易讓女人心神俱疲。
好好經(jīng)營家庭并沒有錯,重要的是不能失去自己,活成生活的配角,而應(yīng)該與男人共同經(jīng)營家庭,也要有自己的個人追求。
在這段關(guān)系中,你應(yīng)該先成為自己,才能換來對方的重視,而不是讓兩個人處在兩條平行線上,非但不會讓對方理解你,只會讓彼此的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yuǎn)。
2 心中有自己,才是生活的主題
作家楊絳說: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rèn)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
奧黛麗·赫本說:
“不去試圖摘月,要讓月亮奔我而來。”
陳粒說:
“不趕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要有自己的海。”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心中有自己,這才是生活的主題,也是一路上最好的修行。
心中有自己,從來都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懂得善待自己,要讓自己活得精彩、活得舒心,敢于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活成別人的附庸。
當(dāng)你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時,整個人往往會精神富足、內(nèi)心充盈,不僅有能力與另一半共抵風(fēng)雨,也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心中有自己,就是要懂得好好愛自己,就是以自律的方式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擁有健康、獲得快樂,才可以這世間更美好的一切紛至沓來。
真正心中有自己的女人,往往活得更加清醒,不讓自己沉溺過去,或者是憂慮未來,而是在當(dāng)下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慢慢前行,去遇到最好的自己。
不管在什么樣的關(guān)系中,你最先成為的應(yīng)該是自己,其次才是其他人眼中的角色,正因為如此才會讓自己熠熠生輝,讓關(guān)系更和諧,讓生命更多姿!
3 心中有自己,才能遇見最好的自己
法國作家波伏娃說:
“人們將女人關(guān)閉在廚房或者閨房內(nèi),折斷她的翅膀,卻感嘆她不會飛翔。”
在太多世俗的框架里,太多女人被柴米油鹽和一地雞毛的生活占據(jù)了身心,要力爭成為好妻子、好母親,唯獨忘記成為最好的自己。
但是,婚姻從來都只是女人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與所有。
要始終心中有自己,就是專注于自己的成長、關(guān)注自己的悲喜感受,明白自己的追求,只有讓自己越活越好,才能遇見生命中最好的自己。
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是,當(dāng)你成為最好的自己時,才能遇到最好的人,以及與最好的生活不期而遇。
最好的自己,代表著你變得越來越強(qiáng)大,讓自己在歲月的磨礪中閃閃發(fā)光,去擁有更好的心態(tài),不僅讓自己活得清醒不迷失,還能有能力應(yīng)對一路上的挑戰(zhàn)不躲避。
作家張愛玲說:
“所有的女人,終有棲息之地,不是他人,唯有自己。”
實話說,人生的每一個艱難時刻,最終都是要依靠自己挺過來,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無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正因為如此,成為最好的自己是一種善待與疼愛,而是自我進(jìn)取的路上最好的選擇。
畢竟生命的顏色有很多種,活在當(dāng)下不一定要姹紫嫣紅,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色彩。
很喜歡電影《出走的決心》中的一段臺詞:
“我讀那么多書從來都不是為了成為誰的誰,而是為了看這個世界,花是如何開的,水是怎么流的,太陽何時升起,夕陽又如何落下,我想,這才是我生命的意義。”
人生這一趟旅程,你會翻山越嶺不畏艱險,只為活成自己心中的樣子。
請記得,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與世界最美好的一切緊緊相擁!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