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鈺是一名初三年級的女生,這幾個月以來,阿鈺總是在晚上睡覺前多次跑廁所,有時竟達5次之多。
如果不去,她晚上很難入睡。
產生這種情況是在幾個月前,同宿舍有一名女生在晚上睡覺之前,總是要求阿鈺陪伴其上廁所,否則晚上難以入眠。
在陪伴了3周以后,那名女生不再需要陪伴,而阿鈺則養成了睡前需要上廁所的習慣,而且至少3次。
為此阿鈺感到很苦惱,她在母親的陪同下,走進了咨詢室。
看到阿鈺,她的臉上閃著羞澀的紅暈,但又透露出掩飾不住的焦慮和不安。
憑直覺,我猜到這名女生一定有事,而且是難言之隱。
我:看你的臉上顯得心事重重,我能幫上什么忙嗎?
阿鈺:我現在非常害怕。
我:能給我說說你所知道的表現嗎?
阿鈺:一個表現是反復做一個動作,但自己又控制不了。我就是這樣。
我:那你反復做什么動作自己控制不了呢?
我:看來有點難以開口。
阿鈺:我現在睡覺前總是上廁所,不上廁所就睡不著覺。
我:上廁所的次數多嗎?
阿鈺:多的時候能上五六次呢。
我:那一般能上幾次呢?
阿鈺:一般是三四次。其實我再次上廁所時就上得很少了,但如果不上就睡不著覺。
我:這樣多長時間了?
阿鈺:也就這幾個月吧。
我:之前上一次廁所能安睡嗎?
阿鈺:其實我以前沒這個毛病。我的一個舍友,晚上自己一個人去廁所害怕,讓我陪著她,而她就是睡前需要去廁所,后來她不用我陪伴了,但我卻變成這樣了。
我:那時你陪了她多長時間呢?
阿鈺:兩三周吧。
我:那我們假設一下,在晚上,周圍都沒有人,你自己去上廁所,會生什么呢?
阿鈺:應該也沒有事。其實我去廁所的次數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中間起夜影響自己的睡眠。
我:現在上廁所還害怕嗎?
阿鈺:現在也怕。盡管我們現在住的宿舍離廁所很近,但是晚上去廁所還是有人陪伴。我也知道沒什么可怕的,但就是害怕。
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讓阿鈺害怕的程度減輕很多,而這對于緩解她內心壓力和緊張情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的來訪者中,害怕黑暗都是與一定的負面體驗和感受相聯系。
可能就是與早期的創傷經歷有關,但有時這種經歷會被遺忘,有時會因為年齡太小而找不出原因。
我運用記憶重組干預,發現她的這種與黑暗有關的負面體驗,是在她未記事之前。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鈺的病理性記憶,在她兩歲的時候,她和母親看了恐怖片后,晚上一去廁所,她的頭腦中就會浮現出電影中比較恐怖的場面。
于是小時候在家時,盡管阿鈺居住的房間離廁所很近,但上廁所時她總是害怕,快點跑去,快點跑回。
我對阿鈺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她恐懼的情緒下降了許多。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鈺眼中充滿了自信和喜悅,之前眉頭的烏云已經不見了蹤影,因為她已經掌握了擺脫煩惱的鑰匙。
阿鈺已經不會因為晚上上廁所,而產生焦慮和不安的情緒了,而且上廁所的次數逐漸正常,我知道她回歸到了自然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