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三菱重工澳大利亞公司(三菱重工的子公司)宣布擴大在當地的業務,支持參與澳大利亞下一代通用型護衛艦項目的競標。這一舉措標志著日本在增強與澳大利亞防務合作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同時將“最上”級護衛艦作為與德國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競爭的有力選項。
“最上”級護衛艦
此次業務擴展旨在加強與參與該項目的政府機構和澳大利亞企業的聯系。三菱重工澳大利亞公司計劃通過提供靈活的商業支持,收集并傳遞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信息,快速響應政府需求。日本政府全力支持這一舉措,強調在印太地區海軍能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至關重要。
“最上”級護衛艦是專門為日本海上自衛隊設計的多用途艦艇,結合了先進技術、隱身設計和自動化系統,可優化運營成本并減少對船員的需求。“最上”級護衛艦全長132.5米,滿載排水量為5500噸,配備有源電子掃描陣列 (AESA) 雷達、電子光學和紅外傳感系統,以及拖曳式和可變深度聲納,飛行甲板和機庫可容納一架SH-60直升機,專為反潛戰和水雷探測而優化。
“最上”級護衛艦的武器裝備包括1座127毫米MK45 Mod4艦炮、1座用于近距離防空的11單元“海拉姆”系統、遙控操作的12.7毫米機槍和輕型魚雷發射器。“最上”級護衛艦可攜帶8枚射程為400公里的17式反艦導彈,并安裝了16單元Mk 41垂直發射系統。“最上”級護衛艦采用柴燃聯合動力推進系統(CODAG),航速超過30節,由于高度自動化,艦員人數減少到約 90 人。
澳大利亞的通用護衛艦項目計劃采購7到11艘專為反潛作戰優化的艦艇,該項目是澳大利亞現代化戰略的一部分,旨在減輕“霍巴特”級驅逐艦和未來“獵人”級護衛艦等高端水面作戰艦艇的作戰負擔。這些新艦艇將逐步取代“安扎克”級護衛艦,為海上貿易航線和北部通道提供安全保障。該項目預算為100億澳元,日本三菱重工和德國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公司的競爭非常激烈。
日本從2016年競標澳大利亞潛艇項目失敗中吸取教訓,采取了更為系統化的策略以避免重蹈覆轍。當時,由于缺乏本地產業基礎和與澳大利亞決策者的有限接觸,導致日本的提案被否決。如今,通過在堪培拉設立臨時辦事處并促進與澳大利亞行業工業伙伴的合作,三菱重工加強了在當前競爭中的地位。
為了支持這一努力,日本海上自衛隊已派遣一艘“最上”級護衛艦前往澳大利亞進行聯合演習。該項目對日本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有可能成為日本最大的武器出口項目之一,并增強日本在整個印太地區防務領域的影響力。對澳大利亞來說,選擇下一代護衛艦不僅涉及技術考量,還涉及工業和戰略因素,例如供應鏈整合和采購兼容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