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第二個節氣雨水一過,生命萌發的季節就悄然到來了。
對吃貨們來說,留住春天的最好方式,或許莫過于吃——尤其是那轉瞬即逝、滿口綠意的時令春鮮。
△腌篤鮮,春筍代表菜。攝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薺菜、香椿、雞毛菜……雖說八仙過海各憑本事,但在這些“春菜”之中,常年穩居C位的非春筍莫屬,不管是那獨特的口感與香味,還是從泥土中破殼而出的滿滿生機,再考慮到產量和物種豐富度,其他蔬菜不得不甘拜下風。
中國是竹筍的原產地,也是吃筍歷史最悠久的國家。 這味橫貫古今的食材,早在3000年前就備受喜愛,又到了春筍的季節,今天就來盤一盤這獨特的春日限定美味。
△中國竹筍地圖(部分)。(制圖/劉耘碩)
作為世界上竹子種類、產量及占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成片竹林面積和年產竹材均占世界總量的1/3,我國的竹林遍布27個省份及地區,因著竹筍萌發需要溫暖潮濕的環境,所以多半分布在浙江、四川、云南、貴州等南方地區。基本每個南方小孩的記憶里,都少不了一片老家的竹林。
△大熊貓也愛竹筍!(圖/pixabay)
當然,我國年產竹筍的數量也當得上一句“遙遙領先”,占到了世界總量的1/2,以至于讓國人輕松實現了“奪筍”自由。竹筍的品類同樣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有多達80余種。
春天吃春筍,冬天吃冬筍,夏秋時節吃鞭筍;喜甜的首選云南甜龍筍,能吃苦的推薦粵北苦筍,愛吃火鍋的認準金佛山方竹筍,還有國寶熊貓都愛不釋口的天目山雷筍和箭竹筍......根據季節和地域的不同,筍也長成了不同的風味和性格。
春筍vs冬筍:誰最美味?
春冬兩季,是吃筍的主要季節。
△中國吃筍時令表,一整年都有筍陪伴。(制圖/九陽)
通俗來講,開春挖的筍都可以叫春筍,外觀苗條細長,內里潔白光潤。而大家通常所說的冬筍,其實可以理解為春筍的前身。它是冬季的產物,個頭較小,長相“敦厚”矮胖,通常深埋在土里,幾乎不怎么冒頭。春筍的纖維含量較高,口感脆嫩,帶有春的鮮香;冬筍始終潛藏地下,蛋白質含量較高,吃起來更加細膩肥美。
春冬之“爭”從未停息,但竹筍貴在“鮮嫩”二字是不爭的事實。高達90%的含水量解釋了筍的脆嫩爽口,而鮮味的秘密則是其中富含的高達18種的氨基酸,尤其是味精主要成分來源、極其鮮美的谷氨酸。
△鮮嫩的春筍。(攝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然而,筍一旦破土而出便會急速老化。隨著內部可溶性營養成分的減少,不溶性纖維和木質素從竹筍根部開始沉積,口感很快變得粗糙;再加上草酸含量大大增加,澀口的滋味也會加劇。“一夜變老”并非玩笑,畢竟春筍最快一天能拔高一米多。“萌筍”變“高竹”,限定的美味就不復存在了。也難怪食客們感嘆,比春光更難留住的是春筍的賞味期啊。
中國筍,吃不完,真的吃不完!
赤壁的水竹筍,也非常適合做筍干。(攝影/盧文)
中國筍丁興旺,但毛竹僅憑其一竹之力,就貢獻了每年約80%的竹經濟效益。
毛竹筍是中國產量最大、食用最廣的筍類, 主要出產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毛竹一年四季都會出筍,3-5月出春筍,6-9月出鞭筍,10月-次年2月則為冬筍。
相比易得的毛竹筍,《舌尖上的中國2》曾經造訪的雷筍是食客們更為稀罕的存在。
△鮮嫩珍貴的雷筍。(攝影/朱夢菲)
雷筍是雷竹的產物,得名于“早春打雷即出筍”,是春筍中最受歡迎的一種。盡管它也出秋筍,人們還是更愛那一口春鮮。春天的雷筍殼薄肉肥,筍尖潔白,筍身豐腴,吃起來甘脆相當,其中最有名的當數浙江臨安天目雷筍和安吉驚雷筍。
紅殼筍 可以說是接檔雷筍的存在,通常在4-5月上市,得名于紅色外殼,也叫紅哺雞筍。這種筍質地潔白,清香鮮嫩,纖維密度小,價格一般也較高。
麻竹筍 產自大綠竹,常見于廣東、廣西地區,核心產區位于廣東英德西牛鎮和廣東揭陽揭東縣,7-8月是出筍旺季。因其個頭大、肉質厚,是制作罐頭筍、筍干、酸筍等筍制品的優質原料。
火鍋局里不可或缺的方竹筍,得名于其形似四方,摸起來有棱有角。集中分布于重慶、貴州、云南、湖南等地,其中重慶南川金佛山方竹筍最為出名,通常在秋季上市。
△清爽的竹筍。(圖/圖蟲創意)
馬蹄筍 ,筍如其名,形似馬蹄,筍身短粗,主要產自浙江、福建,多在6-10月上市。因其氨基酸含量豐富,肉質細嫩,會比一般的竹筍更為鮮脆,適合燉湯和炒菜。
甜與苦,筍的兩極,萬物歸一
筍味之豐富,用一個“鮮”字來概括或許有些抽象。但當它同時占據甜、苦兩極,便很難不承認它的包容性。
甜龍竹筍被稱為是唯一能躋身“刺身”之列的寶藏竹筍,多見于云南西雙版納地區,屬于夏季限定。
由于無需焯水便可生吃,而且無澀無渣、爽脆甘甜,當地人又管它叫“水果筍”。筍的甜味主要來源于可溶性糖,隨著生長糖類會很快轉化成淀粉和纖維素,所以剛從地里挖出來就食用或者烹飪最佳,存放或者輾轉到外地大多就不甜了。
??????
有種特別的吃法是把甜龍竹筍切片冷藏2小時,蘸芥末醬油食用,山珍之味的肥美鮮甜在舌尖一一盡顯。
苦筍 則多見于粵北、閩東、贛南和四川等地區,通常是在清明前后長出。因其味甘苦得名,色白清香,質地脆嫩;不僅可以食用,還能入藥。
黃庭堅 是苦筍的忠實的擁護者,他贊蜀中苦筍“甘脆愜當”“苦而有味”,用來涼拌或與酸菜、肉片同煮一煲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愛苦筍的同樣還有客家人,這種苦后回甜的滋味,他們最是懂得。
△(圖/圖蟲創意)
其實甜也好,苦也罷,都是帶有強烈地域特色的限定呈現,實屬難得。
中國人食筍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歷代文人雅士大多是青睞有加。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一道筍燜肉,將蘇軾治服得妥妥帖帖。白居易則鐘情于將竹筍與米飯同蒸,如此竟連肉都不想念了。“吃筍專家”李漁給了現代人一些啟示,即“素宜白水,葷用肥豬”。
△鹵竹筍美食。(圖/圖蟲創意)
而如今筍的吃法當真是萬般皆宜,炒、煎、燉、炸、烤、燜、煮都不在話下,甚至可生食可腌制可曬干存放,說筍為蔬菜中的全能“C位”,可以說是絲毫不為過。
腌篤鮮:春季最不容錯過的一口湯
腌篤鮮 ,幾乎成了春筍的名片。殊不知,這道菜其實起源于徽州。春筍切薄片,和咸肉一起小火慢燉,滋味清鮮,稱“腌燉鮮”,這便是腌篤鮮的原型。
要想熬出亮白的湯,只能慢慢“篤”。行家會在煮至半程時將咸肉撈出,臨出鍋時再放進去,如此肉的口感和湯的咸淡會把控得更為精妙。
△美味的腌篤鮮。(圖/網絡)
一煲滾燙鮮香的腌篤鮮,靈魂在于能鮮到咬舌的筍。冬的況味和春的生鮮,全然交付給了醇白濃厚的湯汁。一碗熱湯下肚,乍暖還寒之時,瞬間暖到心底。
油燜筍:筍,也能擔硬菜大梁!
油燜筍 ,大概是筍的一場獨角大戲。不僅沒有其他食材作陪,而且用到的調料也十分簡單樸素。
取最鮮嫩的春筍筍肚,切寸段,焯水去澀;熱鍋寬油,將筍煸至微微焦黃,加入老抽、鹽和白糖繼續翻炒,小火燜至水分收干,筍塊金黃透亮,即可出鍋。
盡管外表看上去濃油赤醬,實際內里清口干爽。 筍的味道,在這油亮的外衣之下保存得完好無損,甚至被激發得盡顯無遺。 有味使之出,正是這道菜的可貴之處。此時來上一碗米飯,當真是金不換。
筍燒肉:肉的好搭子,筍
筍燒肉 ,可以說是實現了古今夢幻聯動。
眾人皆知當年蘇東坡有多癡迷于竹筍配豬肉,而如今說起吃筍時很多人仍然首選這個搭配。林語堂也曾一語道破其中的精髓:“筍燒肉是一種極可口的配合,肉借筍之鮮,筍則以肉而肥。”
△極致美味的脆筍炒臘肉。(圖/圖蟲創意)
無論是鮮筍還是筍干,用來燒豬肉都是良配。重點在于要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因為肥膘煸炒過后更能激發肉的醇香,同時也能減輕筍的澀口程度。當筍的清鮮與肉的醇香在齒間相撞,甜咸兼具,爽糯彈牙,好不快意。
苦筍煲:苦中帶甜,真是高級滋味!
苦筍煲 是客家的名菜,憑借苦中回甘的特性贏得了一眾老饕們的喜愛。
這道菜主要的原料就是苦筍、五花肉和客家咸菜。先將三肥七瘦的五花肉倒入砂鍋中充分煸炒,釋出油脂;而后加入苦筍一起慢慢翻炒,待苦筍吸夠油脂變得滑嫩;再加入高湯和咸菜,慢慢煲足1小時,湯色會逐漸變得清亮,肉、筍、菜三鮮互相成就卻又各自美麗。
整體甘苦可口,回味無窮,對于吃不了苦的人來說也是很友好的“吃苦”選擇。
酸筍:時間釀制的醇厚
酸筍大家都不陌生,沒了它,螺螄粉也沒了靈魂。
廣西的酸筍大多選用大頭筍,將筍放入干凈的密封容器中,加入山泉水或煮開晾涼的白開水沒過筍塊,密閉好置于陰涼處等待自然發酵即可。
未經腌制的筍通常自帶清香,這是源自其本身含有的揮發性香氣成分,主要是醛類物質和芳香類化合物,這在香料中很常見。而腌制過后的酸筍散發的那股濃烈的氣味,則是因為筍本身含有的大量蛋白質和糖分,在腌制過程中轉化為氨基酸和有機酸,二者進一步發生反應,便催生了讓人上頭的“香氣”。說到底,還是筍鮮惹的“禍”。
△螺螄粉里,酸筍是重頭戲。(攝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除了柳州,南方愛吃酸筍的城市其實很多,而且各有特色。貴州的酸筍除了酸,辣味也很突出;閩南的酸筍則以酸為主,甚至帶點兒甜;云南的酸筍風味獨特,吃不慣的會覺得有點臭,喜歡的大概一秒上頭,常用來做當地酸筍魚和酸筍雞。
△酸爽美味的酸筍絲炒肉。(圖/圖蟲創意)
除此之外,筍的吃法還有太多太多……比如竹筍雞湯、春筍雜醬、冬筍片兒川、云筍燴鱸魚,甚至剁餡做成包子、餃子,筍還有萬般吃法,樣樣都美味而特別。
如此想來,為何文人墨客從愛竹詠竹到愛屋及烏,對竹的萌芽——“筍”愛得熱切,倒是有跡可循了。也難怪清初美食家李漁會將筍位列“蔬食第一品”,贊其如同“藥中甘草”,做菜時無論葷素,皆需以筍之味來調和方才能成氣候。
因為沒有哪種蔬菜能像筍這般,藏得住春鮮,捂得住冬美,四季都能哄得住饞嘴。而人們如吃筍般循季而食,又何嘗不是忠于當下的一種體現呢?
△徽州歙縣,炭火烘制的筍干。(攝影/許志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