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載自公號:憨爸在美國(ID:hanhanusa)
01
期待已久的《哪吒2》,我終于在美國看到啦!
而且是,這三天,我們連刷了兩遍哪吒!
盡管是在海外放映,但是我們這的《哪吒2》依然保留的是中文語音,但下面會配合英文字幕。
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女兒是約了朋友一起看的,她的朋友是個美國人,不懂中文。
不過整場電影下來,這個外國小女孩卻看得津津有味的。
特別是到了哪吒媽媽為了哪吒而犧牲的那一幕,小女孩竟然在一旁啜泣起來,她的媽媽則是把她摟在了懷里,輕輕地摸著她的頭。
真是太感人了!
那一刻,哪吒消除了文化的隔閡,大家都在靜靜享受電影傳遞的愛意。
02
電影結(jié)束后,我們走出電影院。
女兒和她的朋友嘰嘰喳喳討論個不停,因為她那個外國朋友一下子冒出了好多好多的問題。
有些問題女兒回答不了,她就轉(zhuǎn)過頭來問我。
可是當我聽到外國小女孩的問題時,我一下子也懵了……
她有3個問題讓我印象最是深刻。
第一個問題
電影里那些造型怎么這么奇特?
給孩子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電影里的結(jié)界獸。
兩個綠色小人呆萌呆萌的,法力高強,但是有點傻,又有點搞笑。
我就告訴她們,結(jié)界獸其實有原型的,它的原型就是中國遠古時期,三星堆黃金面罩青銅人。鼻子處的鳥喙紋飾,體現(xiàn)的是古蜀國的鳥文化。
她們對闡教的鎮(zhèn)教之寶——天元鼎,也很感興趣,問我這是個什么東西。
我就告訴她們,這個鼎的靈感,其實來源于商周時期的青銅鼎。
鼎在古代中國是權(quán)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天元鼎是闡教的重要法寶,這意味著闡教在諸教中的崇高地位與無上權(quán)威。
另外玉虛宮她們也很愛,特別是仙鶴在天庭翩翩起舞的一幕,瞬間把她們帶入了仙境。
我就告訴她們,玉虛宮的造型其實很有講究,它來源于宋徽宗的名作——《瑞鶴圖》。
當太乙真人帶著哪吒去玉虛宮時,屋頂仙鶴飛舞,仙氣飄飄,這其實就是當年宋徽宗所繪的名畫《瑞鶴圖》,象征天降祥瑞,國泰民安。
通過這些小細節(jié),我想告訴孩子們: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誕生了很多藝術(shù)瑰寶。
因此《哪吒》將那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的美學相融合,一下子就煥發(fā)出了獨特的魅力,所以能讓觀眾眼前一亮,這就是源于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第二個問題:
為什么哪吒父母愿意為孩子去死?
那個外國小女孩給我提的第二個問題,讓我更是驚訝。
因為她問:
哪吒的父母,為什么愿意為哪吒去死呢?
比如哪吒遭受天雷劫,李靖就把符咒藏在自己身上,寧愿為哪吒扛下天雷的擊打,保住哪吒的性命。
媽媽在生死之際,沒有護住自己的元神,而是忍著劇痛,抱住滿身是刺的哪吒,在最危難的時刻,給了哪吒溫暖和力量。
這在西方文化是不太能理解的,因為在好萊塢動畫里,很少有父母愿意為孩子犧牲的場景。
我就跟她們講,西方文化里更看重個人英雄主義,因此在好萊塢電影里,經(jīng)常看到孤身英雄對抗壞人的情景。
可是中國文化不一樣,中國文化更看重集體,而家庭就是一個小集體。
父母將子女視為家族血脈的延續(xù),因此她們會為孩子無條件的付出,甚至會通過犧牲去成全子女。
而在中國文化里,家不僅僅是自己的小家庭那么簡單,更上升到國家的概念。
中國人會把國家看做一個大家庭,有一句古話叫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是把自己的小家先照顧好,然后再照顧國家這個大家。
因此,中國人對待國家就像對待自己的小家一樣,會默默無聞地奉獻,甚至為了國家犧牲自己。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告訴孩子們:
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支柱,不管她們做什么,不管她們走多遠,是魔丸也好,是靈珠也罷,父母都會用心去呵護。
就像哪吒媽媽臨死前,抱著哪吒說的那樣:“娘從沒在乎過,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兒,娘永遠愛你……”
第三個問題:
天庭是壞人嗎?
哪吒為何要反抗天庭呢?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讓我想了好久,因為小女孩問:“天庭都是壞人嗎?哪吒為何要反抗天庭呢?”
這和之前看的好萊塢電影又有很大的不同。
在西方電影里,一般都有善惡兩重對立的。
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蛋,壞人必須最后被好人打敗,這是亙古不變的敘事規(guī)則。
可是在《哪吒》里卻完全不是這樣,天庭完全是惡嗎?不一定。
天庭不能簡單理解成邪惡的代表,它更多的是權(quán)威和規(guī)則的象征,非常冷漠,不容置疑,不近人情。
因為天庭定義了行事規(guī)則:
魔丸天生就是魔,龍族天生就是妖,魔和妖注定就是壞的,因此它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被消滅。
可是哪吒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打破了這種世俗偏見。
他敢于撕開身上別人貼的標簽,挑戰(zhàn)天庭的權(quán)威。
“小爺是魔,那又如何?”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
這像極了中國古人面對大自然、面對天地的態(tài)度。
就像精衛(wèi),她一只瘦弱的小鳥,竟然立志填海。
就像愚公,他一位蹣跚的老者,竟然決意移山。
中國人不甘于命運的安排,即便前方溝壑遍地、荊棘叢生,他們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一條路來。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告訴孩子們:
不要給自己設限,不要理會世俗的眼光,只要選擇好了方向,就勇敢地走下去。
就像哪吒一樣,“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轉(zhuǎn)這乾坤!”
03
女兒超級喜歡看《哪吒》,從電影院回家的一路上,她還在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我把上面這三個故事講給她了聽,其實是希望她知道:
中國人最可貴的地方,
就是那股永不認命的骨氣,
是那縷血濃于水的親情,
是那種博大精深的文化。
這是我們在五千年歷史里,盡管歷盡滄桑,卻屹然不倒的原因,這也是我們追求繁榮富強的底氣!
女兒聽完后,一臉的神往。
“爸爸,爸爸”,她沖我甜甜的一笑,“明天去學校,我要跟同學們都講講哪吒,好酷啊!”
“好啊好啊”,我給妹妹點了個大大的贊。
我很開心女兒能跟她那些外國同學們分享中國文化,我更欣喜的是,從《黑神話悟空》到《哪吒2》,中國文化漸漸成為了一種時尚,在全球各個角落綻放!
編輯 | 京教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