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的時候,當時在美國洛杉磯已經開設了武館的李小龍,回到香港拍戲,李小龍當時參演了《唐山大兄》這部戲。
李小龍拍攝動作的時候,首次在電影中展示了他的街頭格斗方式的打法,由于李小龍的演技和功夫相當厲害,也讓《唐山大兄》獲得了很大成功。
當時《唐山大兄》的片場人員就跟另外一個邵氏電影公司透露說,李小龍才是這部戲的真正主角,邵氏公司的制片人邵逸夫得知以后,就想把李小龍從嘉禾公司那里叫過來和自己合作。
不過,李小龍當時已經和嘉禾公司簽約了兩部電影,就是《唐山大兄》和《精武門》,而且當時嘉禾公司制片人鄒文懷也給了李小龍一個比較高的片酬,李小龍當時并沒有想離開公司的想法。
李小龍當時在給自己妻子琳達寫的信中就說:“嘉禾現在很猶豫,因為邵氏給我打過電話,邀請我跟他們合作。他們用盡一切辦法想要得到我,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在香港已經是超級巨星了。”
當《唐山大兄》這部戲的拍攝接近尾聲的時候,嘉禾制片人鄒文懷親自到了現場探班,鄒文懷看到李小龍還是和以前一樣自信,李小龍告訴鄒文懷說,他要成為世界上最大牌的東方明星。
鄒文懷看出李小龍這小子是的自信是有感染力的,也決定力推這部《唐山大兄》。到了1971年9月3日那天,李小龍和劇組人員返回香港的時候,鄒文懷還特地為李小龍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現場還有許多記者,大家都想看看這個叫作李小龍的究竟長什么樣。
當時許多人經常拿李小龍和動作演員王羽進行比較,談論他們誰的功夫更厲害。當時就有記者就問李小龍說,他和動作演員王羽之間,誰才是真正的動作明星,在場的鄒文懷聽到這個問題就有點尷尬了,因為不論是王羽,還是李小龍,都是嘉禾公司很看重的演員,所以,不論說誰好,都不太適合。
鄒文懷就見到李小龍對記者說:“大家一定看過王羽在影片中的武打身手,將來《唐山大兄》上映,各位不妨看看我李小龍在片里的表現,交給各位做出判斷,不是比我自夸自贊更好嗎?”
在李小龍拍攝了《唐山大兄》,以及后來拍攝了幾部電影,都獲得了觀眾喜愛,也讓李小龍成為家喻戶曉的動作明星,李小龍的電影,也影響了不少人向他學習,比如說被稱為武癡的岳松。
岳松這個人可不簡單,雖然沒什么名氣,但卻是一位以實戰格斗能力著稱的武術家兼電影人,岳松擅長高難度動作,如寸拳擊飛對手、空翻七米和單指倒立,他的武術風格剛猛凌厲,曾通過地下黑拳經歷及自創“子彈寸拳”等絕技引發關注,岳松的動作爆發力與李小龍相似,被部分媒體稱為“李小龍第二”。
在一次節目采訪中,岳松在談到李小龍的時候說:“首先,李小龍的身體素質放在當時職業運動員中是頂級的,即便到了今天,人類又進化了半個多世紀,他的那種力量、反應速度,包括他流露出來的那種戰斗意識,都是一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