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阿聯酋旅行了一趟,所見所聞所感在這里分享給大家,阿聯酋絕不僅僅是“石油土豪”這么簡單,那種失落已久的古典共和城邦,在阿聯酋得以重現。
先來看看這一段視頻吧,身材火辣的美女,在沙漠中跳舞,揮舞戰刀,英姿颯爽與性感火辣并存,與阿拉伯國家固有印象中的閉塞大相徑庭。
阿聯酋很好地做到了宗教與現代化并存,在街道和其他的活動場所,女性的著裝并沒有受到限制,迪拜更是從來不缺酒吧等夜生活嗨皮的場所,沙迦作為宗教城市,相對保守,對飲酒方面有著嚴格的限制,但同樣不會強制要求女性戴頭巾。當然,在清真寺中,著裝要求還是相對嚴格,女性全身皮膚必須被包裹,戴上頭巾,作為宗教場所,這點無可厚非。
在政治制度與方面,阿聯酋不像伊朗一樣,有凌駕于世俗權力之上的伊斯蘭神權組織,國家治理以憲法為準。當然,如果穆斯林犯錯,也會有相應的宗教懲戒措施,這算是一種道德與世俗意義上的雙重規訓。阿聯酋雖然是伊斯蘭教國家,但并不排斥其他的宗教,在族群居住的社區,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修建基督教堂、猶太教堂甚至是道觀,這就是當年奧斯曼帝國的米勒特制再現:只要你繳稅,社區宗教可以自行管理,不加以干涉。
阿聯酋由七個阿拉伯酋長國聯合組成,迪拜、阿布扎比、沙迦等分別是相對獨立的酋長國,其中承擔首都功能的是阿布扎比,阿布扎比的酋長通常也擔任阿聯酋的總統,在外交與軍事領域擔任掌舵手的角色。其余的酋長國在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里要說一下,阿聯酋雖然名義上是酋長家族聯合統治,但議會同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不是酋長一言堂,議會中女性占比達到百分之五十,據說,阿拉伯女性開始參與投票的時間,要早過歐美。
作為最富裕的大哥阿布扎比,在小老弟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從不吝于慷慨解囊。例如迪拜的地標性建筑哈利法塔,本名迪拜塔,2008年金融危機時,該塔還在建設中,最大的金主雷曼兄弟發生暴雷,眼見就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爛尾工程,這時候,老大哥阿布扎比出手,借出大量的資金幫助迪拜完成這一標志性的建筑,迪拜為了感念老大哥的恩情,用時任阿布扎比酋長哈利法·本·扎耶德的名字命名,從此稱為“哈利法塔”。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阿布扎比的地位宛如周天子,其余酋長國眾星拱月一般在他的周圍。這里再聊聊阿聯酋的國民待遇,他們演繹了什么是愛有差等:阿聯酋對本國公民,真正實現了”從搖籃到墳墓“的全方位福利待遇。每個人出生起,就享受全程醫療保險。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聯酋,胡須是男子漢氣概的重要象征,如果到了青春期,胡子生長較慢,父母會將兒子帶去醫院做胡須種植,同樣是免費的。在對待女孩子這方面也做到了一視同仁,醫美美容項目也納入了免費醫療范疇。
在教育方面,阿聯酋公民從公立小學到高等院校的教育全部免費,阿聯酋政府鼓勵大學生去英美留學,留學過程中的學費與生活費皆由政府承擔。而阿聯酋政府對本國公民的教育也極為重視,在沙迦,建了一所大學城,是清真寺風格,看起來端莊而又大氣,這里與世界一流高校有很多合作項目,波士頓大學、清華大學等等都在這里設分支機構。阿聯酋政府還花費巨資聘請一流名校退休教授來這里任教,所開設專業幾乎都是理工類前沿科技,例如人工智能、自動化、區塊鏈等等。沙迦的大學城免費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阿拉伯族裔學生,旨在培養阿拉伯文明的下一代科學精英。從這點看,阿聯酋在阿拉伯世界的眼界與道義擔當可謂無出其右,完全稱得上阿拉伯之光。
而每一位結婚的公民,阿聯酋政府會分配一套帶院子的獨棟別墅。順便說一下,如果別墅門口樹木叢生且有不少參天大樹,證明這戶人家是有錢人,因為對于阿聯酋人來說,房和豪車從來不缺,但由于氣候干旱,水和植物在這里尤為貴重,這里養活一棵樹起碼需要數千美元的成本,因此,私人院落門口的樹木的數量,是阿聯酋人財富的重要象征。
阿聯酋對待本國公民非常好,但外來打工者的待遇,就相對差一些。阿聯酋海關的本國公務員,每個月工資是6萬迪拉姆(當地貨幣,1迪拉姆約等于2塊人民幣),但來自南亞的大巴司機、建筑工人、服務員等每個月的工資卻只有3500到6000迪拉姆左右,而且由于房租昂貴,他們不得不幾個人擠在公寓之中將就度日。有人可能會說,阿聯酋的富裕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對外來打工者的剝削之上,不可否認,阿聯酋貧富差距巨大,且外來打工者占到總人口的九成。
但不要忘了一點,這些外來打工者,在自己的母國,所能賺到的工資,僅僅是在這里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在這里付出了辛勤勞動,實現養家糊口甚至下一代階級躍遷的夢想,何樂而不為呢?不用過分妖魔化貧富差距,這是人類發展歷史上總需要面對且不可避免的,只要不是暴君獨裁者的那種掠奪壓榨即可。可以這么說,阿聯酋的今天,除了老天賞飯之外,是在一群高薪經理人指導下,運作有方所創造的,繁榮建立在秩序的基礎之上。
前面提到阿聯酋公民待遇非常好,但要獲得阿聯酋國籍卻難比登天,無論什么職業,即使在這里工作了四十余年,一旦結束工作或者退休,工作簽證就會失效,工作者必須在28天內離開阿聯酋,甚至是外國人與本國人結婚之后,外國人都沒法獲得國籍,只有下一代才可。說白了,這里可以讓你賺錢,但不可以給你公民權,為這里的建設付出汗水的人,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報酬,回到母國。
這種看似不近人情的制度,卻是古典共和時代愛有差等的重現,公民權向來是彌足珍貴之物,濫發公民權,所帶來的后果只有無序和混亂。看看被移民問題弄得千瘡百孔的歐洲與美國吧,對比之下,阿聯酋的這種制度,更容易構建秩序與穩定,這是一個多元、繁榮與保守并存的國度。
來到這里之前,我一度認為阿聯酋是一個現代化但缺乏歷史底蘊的地方,但我的這種認知,很快被顛覆。這是阿聯酋阿布扎比的盧浮宮,你沒有聽錯,就是真正的盧浮宮,阿布扎比花費了90億美元從法國購買了盧浮宮三十年的冠名權,并且都是盧浮宮和其他藝術大師的真跡放在這里展覽,有時候,法國的軍艦也會停靠在這附近,為了維護他們的瑰寶。這個盧浮宮的門票約合100人民幣出頭,展品豐富,可以逛上大半天。
阿布扎比目前還在新建很多主題游樂園與博物館,未來這里可玩的東西會越來越多。阿聯酋完全打破了我曾經對石油佬只是暴發戶,缺乏歷史底蘊的固有印象。歷史底蘊與人文素養,并不僅僅體現于過去發生了什么事情,更應該表現在一種對歷史文化的景仰與珍視,美美與共,同享人類文明瑰寶,而對待同根同源的阿拉伯文化,他們則用科技與工藝等手段,讓其蓬蓽生輝,這里或許沒有源遠流長的文明與歷史,但這里完好地保存并且用獨特的方式將文明與歷史發揚光大,阿聯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最后再說說旅行體驗吧,真心建議讀者們有空親自去體驗一番,無論是城市city walk還是游船、沙漠之旅,都是一種獨一無二的享受,這里街道干凈整潔,四處彌漫香氣,可以見到形形色色的人,友好相處。我有見過膚色白皙,美貌無比的阿曼女子,也有活潑開朗主動給我們拍照片的巴勒斯坦母女。
你見證過海灣之上耀眼的明珠,才能體會到《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伯文明獨有的神秘與浪漫。越發喜歡的一句話:在建立世界觀之前,你要先知道世界是什么樣子。封閉與禁錮,不一定是阿拉伯文明的底色,浪漫與多元才是。而秩序、開放與包容的延續,對于這個國度而言,無疑是比石油更為重要的東西。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