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哪吒2》全球票房破140億,“tiktok難民”涌入小紅書交貓稅,deepseek席卷全球AI圈……
春節至今,中國文化出海的現象級案例,層出不窮!
若用一個詞總結這個“夢幻開場”,大叔覺得是:
華流正當時!
當然,“華流”今年全面爆發,與2024年的“蓄力”,息息相關。
去年11月,李子柒復出,單條視頻播放量破億。 去年8月,《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震撼全球游戲圈。 去年2月,舞劇《詠春》登上央視春晚。大叔才知道,該劇累計全球巡演200場,在海外一票難求!而且去年他們去巴黎和倫敦的演出就是坐著國泰航空。 ……
出圈的中國文化IP越來越多,已成為諸多企業做品牌升級和產品營銷的“香餑餑”!
比如在產品營銷方向,瑞幸和“黑神話悟空”的聯名咖啡,蒙牛與“哪吒2”的深度綁定,都非常出圈!
但在品牌升級和企業文化方向,在“片面追求效果”的當下,一直缺乏優質案例。
直到最近,大叔最近看到一個叫《華流正當時》的短片,來自國泰和舞劇《詠春》的共創!
一個航司,為什么要關注中國文化出海?
大叔的理解,不僅是因為國泰本身就是基地在中國香港的國際化本土航司,更重要的是,它擁有豐富的國際航線,而“出國”的第一站或者第一個媒介,其實是航司。所謂“航司即窗口”。
那國泰為什么選擇和的舞劇《詠春》合作呢?
因為國泰航空和詠春拳,都是連接中西方文化的“媒介”。
二者不僅精神契合,也同為“媒介”。
比如:
《詠春》的演員們在國際舞臺上演出,展示了中國的功夫以及故事中蘊藏的中華文化。 作為國際化本土航司,國泰航空的服務和體驗,也體現了中國文化中的待客之道。
在“低劣短劇”充斥的“短視頻營銷”賽道,以及追求流量密碼的博眼球式營銷當道,《華流正當時》似乎以一種小眾題材的“文藝片”方式“出道”。
作為在現場看過舞劇《詠春》的人,大叔看完的第一感受是:
無論在文案、畫面和情緒上,均保持了和舞劇《詠春》的高度一致。
先說畫面。
幾乎每一幀都是精致的,功夫、建筑、光影,三者組成一個有機體,貫穿全片。
比如:
各大門派的掌門人,出現在深圳、香港和巴黎的地標建筑,進行比武切磋,其實恰好也代表了中國文化一步步走出國門的艱辛歷程。
再說文案。
圍繞“光”、“躍”、“華流”這三個關鍵詞展開,最后落到國泰品牌Slogan“志在飛躍”,一氣呵成!
“有光出現的地方,就有一定追光的人。” “只要有人躍到光的面前,華流就站在世界的眼前。” “看光去哪里登場,就把哪里變成主場。” “敢追光躍界的人,總讓世界大開眼界。” “助力更多中華之光飛躍世界”
大叔看完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燃!
不少網友也做了點評:?
最后,我們能從國泰航空這個案例抄哪些“作業”呢?大叔談3點。
1、企業做文化傳播要先找準“角色”。
提到交通,大家第一印象可能就是“橋梁”這個角色。確實,古有絲綢之路,現有文化出海,都離不開“路“。國泰雖然是航司,但其實也是“鋪路人”的角色,只不過這個“路”是“天路”。
路鋪好了,誰來走呢?一定是人,但人背后是文化。從這個角度來看,航司其實也是文化傳播的媒介公司。因為國際航空公司就是在鏈接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的人群,并促進他們交流。
因此,在中國文化出海這件事上,國泰肯定是要沖在一線,當仁不讓!國泰和舞劇《詠春》的合作,更是加強了這種屬性,而中國功夫就像大熊貓一樣,應該是中國文化的最亮的一張名片。
去年至今,我們給很多國家開放了免簽入境,當然,國外也有很多國家給中國免簽。吸引更多老外來中國感受真實的中國,讓更多中國人走出國門看世界。這是國泰的業務,更是國泰的使命。大叔認為,國泰打得這套中國功夫,就是吸引所有人來親身感受中華文化魅力的一個媒介和載體。
其實,國泰為中國文化出海做了很多實際的貢獻,比如舞劇《詠春》在海外的很多演出的航班支持都是國泰航空贊助的。國泰還多次完成國家文物的保護運輸工作,比如最近在香港展出的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的文物,就由國泰贊助運輸。
再講兩個細節。據說,國泰航空連飛機上提供的紅酒,都有了不同中國產地的選擇了。此外,國泰還竭力推廣中華美食,今年已經和香港的逸東軒合作。
從航司,到各國文化交流的“媒介”,再到中國文化出海的“使者”,國泰一步步升級定位,進而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文化傳播策略,這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大叔認為, 如果你始終找不到好的傳播突破點,不如重新從業務出發,給公司找到 “新角色”。
2、由守轉攻,品牌要會自己換“標簽”。
大家應該還記得,國泰航空之前出過的一次輿情。
大叔做了幾次點評,從一開始的批評,隨著事態發展,到后來的點贊,大叔甚至還給國泰航空一個“2024年度危機公關最完美閉環”的評價,因為不僅從當時的幾次回應能夠看到其重視程度的升級,我們還看到,國泰航空在去年開始實實在在招聘內地空乘,并確定了“植根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品牌發展方針。
這十二字方針并不是大空話,但怎么換“標簽”,需要品牌自己付諸行動!從開始大規模招聘內地空乘,到與舞劇《詠春》聯合出品《華流正當時》,把中國功夫“請”到飛機客艙,大叔認為,國泰航空的品牌傳播,已經從危機公關的完美閉環,開始升級到第二個階段,就是代表以及幫助更多優秀的中國文化和IP,一起出海。所謂“由守轉攻”。
但就像《哪吒》電影里,申公豹說的:“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動。”品牌修復的工作,也是一個需要耐心和“先做后說”的事,才能水到渠成。
3、IP傳播不能簡單大寫“非遺”。
這是大叔最想說的。
大叔今年春節,收到很多品牌的禮盒,好多都是大寫的“非遺”。好像不突出“非遺”,都不算中國文化傳播。
與此同時,大的文化IP也越來越貴。據說,電影《哪吒2》的IP給品牌開放合作,已經報價到上千萬了,還很挑品牌呢。
品牌找知名文化IP合作,有三個難題,一個是選擇什么樣的IP,這是一個難題,拿春節檔電影來說,沒選《哪吒2》的,基本都浪費了。另一個難題就是怎么合作,拍個15秒廣告+大規模投放,可能對快消新品來說,有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價值,但除此之外呢?第三,難道品牌要講中國文化,只能大寫“非遺”或者重金“賭”一把哪吒?
其實,詠春拳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這個項目里,國泰卻一句沒提。但我們能從詠春以及畫面里的諸多中國文化元素中,感受到強烈的“華流”的魅力。
最關鍵是,國泰選擇長線去講中國文化故事,比如和舞劇《詠春》的合作,并不是一個短期或者項目制,而是一個多年的合作期限。除了提供全方位的航線支持和目前出街的這個短片,下一階段,國泰還會推出“詠春”主題的機上拉伸視頻,讓坐長途航班的乘客,一邊在飛機上學習詠春拳,一邊坐拉伸。
這個“閉環”非常棒,最重要的是讓用戶有參與感。世界各地的旅客可以切實參與感受中國功夫的魅力,而飛機恰好就是第一個“觸點”。
大叔認為,國泰和舞劇《詠春》的IP合作,給了一個新視角,即:尋找成熟IP+深挖非遺背后故事+長期主義。
大叔記憶最深的畫面是,颯氣的舞者,一甩大褂,登上飛機。我在想,當年,李小龍師徒如果坐飛機,可能就是這個范兒吧。
最后,你怎么看國泰航空和舞劇《詠春》的這波共創呢?歡迎你在留言區聊聊。
過往點評:
年度復盤:
熱門點評
對話高手:
大叔內推:
誠邀你將本公眾號添加“星標”~不加星標會收不到更新提示,在公眾號主頁右上角點擊“添加星標”!
不用打賞,您幫點“在看”“點贊”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